病原生物检验的要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3955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生物检验的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病原生物检验的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病原生物检验的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病原生物检验的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病原生物检验的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原生物检验的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生物检验的要求(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病原生物学检验的基本要求第一节实验室条件和基本要求实验室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和建设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实验室防火和安全通道设置应符合国家的消防规定和要求,同时应考虑生物安全的特殊要求。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可接受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邻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危害环境。病原生物学检验实验室的入口处应有警示和进入限制。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

2、噪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等相关要求。进行微生物检验的实验室,为了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实验室应至少划分成三个区。一、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培养基配制室、试剂储藏室。此区域禁止带入细菌检验标本。二、操作区1 整洁:微生物操作区是各种病原菌相对集中的地方,为了减少粉尘流动,防止交叉污染,操作区应与外界分开。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区换鞋,送标本人员不进入操作区,操作区地面用专用拖把每天拖一次,每周用消毒剂擦洗一次。每天早上工作前,用紫外灯照射30min,对整个操作区进行消毒,下午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面。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整洁。2 光线:细菌培养的细小菌落及

3、血清试验凝集颗粒观察,都需要有充足的光线。操作室除设置常规照明灯外,还必须安装操作台灯,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判断。3 通风:由于各种病原菌集中,空气污浊,实验室要求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配备抽风机。4 温度和湿度:由于无菌操作的要求,实验过程中经常使用酒精灯,因此,微生物实验室不能安装吊扇,为了达到实验所需的适宜温度,尤其是某些仪器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实验室应安装空调。5电源:实验室应该要求提供稳压、恒频的电源,根据仪器设备要求,必要时配备不间断电源。6水源:实验室的操作区内须设置水源,用于标本处理(如细菌染色)的水槽与工作人员洗手用的水槽不能混用。7污染物处理:实验室操作区须备有消毒缸,以

4、处理沾有活菌的玻片等污染物品。检验剩余的标本及微生物使用过的平板、试管均须集中地点放置,经消毒灭菌处理后再洗涤或丢弃。三、无菌区1、 无菌室应完全封闭。2、进出无菌室至少要经两道门,中间隔有缓冲间。3、无菌室与外间设置一个可开闭的窗口,用于传递器具。无菌室必须保持整洁。4、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换专用鞋、专用衣。5、无菌室使用前须用紫外线消毒30min,操作结束后清洁台面,再用紫外线消毒 30min。6、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彻底消毒。7、无菌室仅用于培养基分装等无菌操作,不能进行有菌标本的操作。8、操作人员操作时应严格关门,并戴好专用的口罩、帽子。9、无菌室内应有空气过滤装置,并安装空调。四、

5、实验室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预防医学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所从事工作的风险。自觉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和要求。在身体状态许可的情况下,接受实验室的免疫计划和其他健康管理规定。按规定正确使用设施、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主动报告可能不适于从事特定任务的个人状态。如果怀疑个人感染,应立即报告。不因人事、经济等任何压力违反管理规定。有责任和义务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主动识别任何危险和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并立即报告。1、所有处理血液、体液或其他可能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包括接触病人的黏膜或有损伤的皮肤、或在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的工作人员都应戴手套,如果有可能发生血液或体液的喷溅,或必须在生

6、物安全柜外处理微生物时,则应使用面部防护装备。如果手套破损、刺破、或失去其屏障功能,则应尽快更换。一次性手套不得重复使用,在接触病员后应更换手套。不能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或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门柄等)。2、工作台面应铺垫一块具有吸收性能的材料,以防止液体滴落或溅落造成的感染性物质扩散,使用后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3、所有可能产生气溶胶或飞沫的操作都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实验室应使用机械移液装置,绝对禁止用口吸移液。禁止用手直接处置注射器及其他锐器,以防止损伤;使用后或废弃的锐利物品都应放入专用容器内,并及时运走处理。4、实验中用过的污染物品在重复使用或装入容器中按传染性废弃物进行处

7、理前,应先进行去污处理。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的设备在进行维修之前应先进行清洁和消毒,无法彻底消毒的设备必须贴上生物危害警告标签。5、手或其他部位的皮肤在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后必须立即彻底清洗,在实验工作结束后或取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在离开实验室之前应脱下所有的个人防护装备。6、血液或其他体液发生泄漏或工作结束后,要及时用合适的化学杀菌剂对实验室工作区进行表面消毒。7、一般临床实验室应按BSL-2 的要求。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操作规范程序安全防范制度和废弃物处理制度等。第二节实验人员要素与设备一、人员要求在微生物检验中,几乎从标本处理到结果解释的每一步都需要高度的主观判断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提出微

8、生物学评价。所以,要求每个技术人员都需要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较强的主观判断能力,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至少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每个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专门基础教育和训练,并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一定的时间内相对固定,不应随意变换。2微生物检验是一个连续性极强的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或判断结果才有意义,要求微生物实验室能够保证节假日也能进行必要且有效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独立处理各类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能力。3工作人员必须通晓实验室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并经常阅读微生物方面的资料。尽可能多地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了解微生物专业的新进展,并尽可能把新知识新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4每位

9、工作人员均应直接参与质量控制工作。实验室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已知结果的标本混入日常标本中考核工作人员的检验水平,提高质量意识。5工作人员应加强与临床科室密切联系。可通过开展对临床医师的讲座,解答临床科室的咨询,参与临床查房等方式。以促进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的提高。二、基本设备和要求保持仪器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是实验室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一环。微生物实验室基本的设备有孵箱、冰箱、水浴箱、高压灭菌器、二氧化碳培养设备、厌氧箱培养设备、天平、 pH 计、显微镜、玻璃器皿、接种器具、离心机等。每一台精密仪器均应有专人负责,定期维修和保养,并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仪器设备名称、仪器型号、生

10、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仪器编号、购置日期及使用日期、保修期、电源要求、操作手册、使用记录、故障出现及维修记录等,以保证仪器正常运转。三、实验室基本设备的质控要求1孵箱根据需要设置温度,可调温度范围应由室温至60。孵箱温度允许的波动幅度为设置温度 1,如一般细菌培养,孵箱温度应为351。应每天记录孵箱温度,定期加水,每月清洁内壁和架子。2冰箱、低温冰箱普通冰箱允许温度为42,每天记录温度,并定期清洁。尽量减少冰箱开启次数,减少温度的波动。低温冰箱控制温度-205,每天观察温度并记录,每隔三个月除霜一次。一旦温度失控,及时调整。3水浴箱水浴箱根据需要设置温度, 温度允许的波动幅度为设置温度0.5,每

11、日检查水位,记录温度。每月擦拭内部并换水。4高压灭菌器高压灭菌器控制温度121,每次使用前观察并调整水位,记录使用时间,温度或压力。每周用嗜热芽胞杆菌检测灭菌效果,每月清理内部及换水,并定期检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5二氧化碳培养设备常用的有二氧化碳箱和蜡烛罐,要求CO2浓度为 5%-10%,箱内或罐内保持湿度,并用淋病奈瑟菌作效果监测。6厌氧培养设备主要有厌氧箱、厌氧罐、厌氧袋。混合气体组分要求CO2 10%、 H2 10%、N2 80%。厌氧箱、厌氧罐要每周清洁内部,定期更换催化剂。每次使用培养设备都应用美兰指示剂或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厌氧效果。7天平实验室用天平要保持光滑、清洁,并定期进行自校或

12、定期外校,保证其处于最佳状态。将天平置于稳定的工作台上避免振动、气流及阳光照射。在使用前调整水平仪气泡至中间位置。电子天平应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预热。称量易挥发和具有腐蚀性的物品时,要盛放在密闭的容器中,以免腐蚀和损坏电子天平。8pH 计一般 pH 计要求精度达 0.02,并定期校正。9显微镜实验室最常用的是光学显微镜,应注意保护油镜。每次使用后,应用擦镜纸擦去油镜头上的镜油。每天工作结束后, 应用含少量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拭油镜,再用洁净擦镜纸擦干。另外还用到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均应按程序清洁和保养。10玻璃器皿微生物实验室所用试管、吸管、平板等应洁净无菌,不残留酸碱。11接种器具分为接种

13、针和接种环两种。应选用传热散热快,耐用,不生锈的材料,早先使用的白金丝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多用比较经济的镍铬丝代替。一般要求接种环长5cm-8cm,环直径 2mm-4mm,定量接种环要定期校正其容量,接种针长 5cm-8cm。表 1-1 仪器设备质量控制要求设备控制标准保养及监测高压灭菌器121每次用前换水,每月清洁一次孵育箱351每天记录温度;每月清洁内壁和隔板水温箱370.5每周第一天记录温度;每月檫内壁和换水冰箱42每周第一天记录温度;保持清洁并定期除霜低温冰箱205每周第一天记录温度;保持清洁并除霜二氧化碳培养箱5%-10% 每天记录温度;换水;淋病奈瑟菌监测效果厌氧培养箱10% H2、

14、10% CO2、80% N2每次使用时用厌氧指示剂监测效果第三节 实验室安全措施和质量保证一、实验室安全措施1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制度,并定期检查。2进入实验室要穿操作服,工作服应放置在指定的地点,并经常消毒洗涤;生活用品不能带入实验室,必要的书籍带入后要和操作面远离,带离实验室前必须经消毒处理。3实验室内不得高声谈笑,不准吸烟、饮食,不要用手触摸头、面等部位以免造成污染。如有传染物污染手部,要立即用2%-3%来苏尔或 0.3%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再用肥皂水和流水冲洗干净。如有传染物吸入口中,应立即吐出,再用大量清水漱口,并根据需要服用相应的药物以防感染。4如有传染物污染

15、桌面或地面应立即用2%-3%来苏尔或 5%石碳酸溶液覆盖其上,经 30min 后方可抹去。如工作服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应立即脱下,进行高压灭菌处理。5实验室应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并定期检测;接种环(针)使用后应立即在火焰灯上烧灼灭菌;沾有活菌的玻片、吸管等物品应立即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消毒缸内。检验剩余的标本及微生物使用过的平板、试管均须集中地点放置,经消毒灭菌处理后再洗涤或丢弃。6实验动物应严格管理,不得让其逃离笼子,实验动物尸体应焚烧处理。7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烤箱等,要专人保管,并有使用记录;易燃物品(如酒精、乙醚等)应妥善保存,远离火源,若出现着火情况,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土将其覆盖。8易

16、燃、易爆、剧毒化学物品应有专人保管并有使用记录;分离出甲类或乙类传染病菌株,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未经上级同意,不得带出实验室或擅自处理;菌种保存必须专人负责,并建立保存菌种档案和菌种使用、收发记录。9工作结束后,要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面;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浸泡后,再用肥皂、流水清洗干净;检查好水源、电源后,方可离开实验室。10.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必要的预防接种,以增强自身抵抗力。二、实验室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实验室为了达到应有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措施。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与其他检验相似,但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1可靠性如为定量试验,即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如血清抗体滴度测定,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检测;如为定性试验,则观察测定值是否正确,如病原菌的鉴定、 K-B 纸片法测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可重复性指同一标本用同一方法检测获得的结果之间重复程度。微生物检验由于下面两方面的原因,而影响可重复性和精确性。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