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资源与家庭节能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3917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4.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约资源与家庭节能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节约资源与家庭节能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节约资源与家庭节能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节约资源与家庭节能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节约资源与家庭节能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约资源与家庭节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约资源与家庭节能(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约资源与家庭节能1 1内容提要n当今的能源形势n200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内容n争对今年夏季电力紧张(全国约3000万千瓦 、苏州约150万千瓦的缺口)所采取的政策及 措施n为何要节约能源?如何为您家居节约能源?n节电、节水、节油及节燃气的科学方法n买节能家电看准能效标识n节能从我做起,节能行动进家庭n节约资源,全面建设节约型城市2 2人口、节能和保护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普 遍关注的三大社会 问题,并直接影响 到人类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3200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活动的主题 “全民动员,共建节能型社会”4200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活动的内容 宣传周活动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包

2、括企事业单位 、机关、社区、学校等,大力开展群 众性的节能创建活动,创建节能型企 业、节能型政府、节能型社区、节能 型学校,要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做 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全民自 觉节能的意识。 5当今中国的能耗趋势6 6当今中国的能源问题、如何解决电荒n是加快电站建设,满足MD,还是。n煤在哪里n水在哪里n土地在哪里n运输问题n环境问题n资金问题7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发出关于 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决定年至年在全国 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 综合利用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 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做出 重要批示。在全国电话

3、会议上曾培炎副总 理作了重要报告。82004年24个省级电网限电2005年用电更紧张2004年,除吉林、辽宁、黑龙江、新 疆、海南电网外,其他省级电网一律拉闸 限电,形势比去年严峻得多。今明二年缺 电最严重的依然是上海、浙江、江苏、安 徽组成的华东电网,据统计2004年缺电达 到2000万千瓦。估计2005年缺电可能高达 2500-3000万千瓦左右。 9江苏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要点v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高度重视节能工作 ,认 真贯彻国家“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 在首位”的方针,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各级节能管理部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 变政府职能,依法监管,加强指导、引导和 服务,

4、使节能管理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法制 化轨道。 10节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n2000年9月1日,我省制定实施了节能法的 配套法规江苏省节能条例,2002年又颁布 实施了江苏省节能监测办法(省政府15号 令),使我省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规 章体系,为依法开展节能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n能源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主体是苏州市 经济贸易委员会;具体的能源行政执行 机构是苏州市节约能源监测站。11目前生活用能有所改善,交通用能快速增长 2003年,全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49.5亿千 瓦时,人均用电由1990年的39千瓦时提高到 202千瓦时;天然气0.16亿立方米、煤气 10.13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

5、78.72万吨,分 别比1990年增长1.1倍、6.1倍和7.3倍; 2003年煤炭消费119.8万吨,比1990年减少 了467.3万吨,下降了79.6%。交通营运能耗 快速增长,2003年汽、煤、柴油消耗分别比 1990年增长6.8倍、143.5倍和2.3倍。1212苏州市能源发展战略 2005年苏州缺电达到150万千瓦,综 合分析了苏州能源利用的基本情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能源供需形 势,从苏州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出发,确定苏州能源发展的基本思路 是:坚持“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 总方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合理利用 能源,提高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 发展。13苏州市节能工作的现

6、状与设想现状:苏州又是一个耗能大市,2003年全社会 用电量357.6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0.7%, 其中工业用电量304.1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30%。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合计 2614.66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1605.49万吨, 焦炭138.16万吨,汽油7.76万吨,柴油24.46万 吨,电力205.51亿千瓦时,燃料油51.51万吨, 热力0.13亿百万千焦。苏州能源资源的自给率低 ,原煤、原油等的自给率为零,所需原煤、原油 等全部从外市、外省购入。 14表1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指标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

7、3年耗煤量(万t) 1058.92 1110.98 1175.78 1700.89 1730.09 1605 能源消耗规模以上工业(万t标煤) 1469.46 1737.58 1965.75 2615 废气排放量(万m3) 1251.25 1362.51 1489.86 3133.3 3377.9 3471.7 SO2排放量(万t) 23.1 18.81 19.03 22.3 22.65 21.68 烟尘排放量(万t) 5.7 4.5 4.58 7.22 4.78 4.62 工业粉尘排放量(万t ) 4.08 2.4 2.23 3.57 3.72 3.84 每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250

8、1358.43 1540.7 1760.28 2080 2802数据来源:苏州统计年鉴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 15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2。表2 2003年苏州市分地区规模以上企业能源消费情况规模以上企业工 能源消费总量 单位GDP的消费地区 业总产值(亿元) 比例(%) (万t标煤) 比例(%) 量(t标煤/万元)市区 1264.04 36.47 493.09 25.08 0.39常熟 435.2 12.56 441.08 22.44 1.0135张家港 621.94 17.95 487.35 24.79 0.7836 昆山 617.33 17.81 180.67 9.19 0.2927吴江 3

9、29.05 9.49 175.14 8.91 0.5323 太仓 198.32 5.72 188.42 9.59 0.95合计 3465.88 1965.75 0.5672数据来源:苏州统计年鉴,2003。16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n能源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n工业能耗比重过大n煤炭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突出n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不相适应n能源加工转换和使用效率仍然较低,能 源消费环节浪费比较严重n供需矛盾突出17设想:1. 加强我市节能信息建设 ;2.加大 淘汰型产品的淘汰力度 ;3. 加大节能技改 投入 ;4.实施清洁生产,加大节能降耗力 度; 5. 进一步加强节能宣传,提高全民节

10、 能意识。全民节能意识的高低是节能工作 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全 民的节能意识;通过相关规定,改变不良 的能源消费方式,如加快燃油效率低、排 放污染气体严重、噪声大的燃油助动车、 摩托车淘汰进度,大力发展城市公交事业 ,对改善我市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和保护环 境具有积极的意义。18主要能源策略n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n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 产业n逐步解决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问题n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n树立新能源安全观,建立能源安全储备库n进一步明确制定和贯彻节能优先的长期能源 略路线19为什么人们并不总是对节能 感兴趣,这是因为:n缺乏信息/信息高成本n交易成本和争论/

11、成本不对称n效果的不确定性/交易风险n筹措资金/资本的途径n激励的分割/商业的和政策的n关心初期费用/不正确的比较20政府带头积极应对能源紧缺n现状 生活能耗13年来成倍增长 n措施 政府和百姓都要促进节能 n视点“节能奖励”政策值得推广21为何要节约能源? 如何为您家居节约能源?n电力及电器 n灯光 n冷气机 n雪柜 n微波炉及电 炉 n电水煲 n洗衣机 n乾衣机 n熨斗 n热水炉 n吸尘机 n暖炉 n抽湿机 n家居影音器材 n吹发器 n煤气及石 油气炉具 n一般煮食 之节约能 源提示 n平头炉 柜炉 炉 n热水炉 n用水n淋浴n刷牙 n洗衣机或洗 碗碟机 n洗手间的冲 厕 n水龙头漏水 n

12、洗地板或淋 花等 n食水 n切勿取用过 量食用水 n用油n轿车进 家庭 节能不 能松 22叁大理由令我们须同心协力减少 日常生活的能源消耗量 n 1. 所有的电力及气体能源都来自需要从矿物料 煤和石油。矿物燃料在燃烧后即消失殆尽,故此 我们每天耗用的能源愈多,可留给未来使用的能源 就愈少。 n 2.燃烧矿物燃料产生污染问题,并日益严重地 破坏大自然的复杂调控机制,令地球气候反常。 n 3.更有效地管理您的家居,从而减少耗用能源 ,自可节省开支,有助保护环境及保障我们未来的 社会。 n 今后,我们有需要减少全世界的能源消耗量, 无论在工业、运输业、商业、建 业以至家居方面, 都应该尽献每分力量,集腋成裘,以达致节约能源 的共同目标。 23家庭节电举手可为 做好节电工作才是今年苏州安度用电高峰的“上策” 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口号n “请将你的空调设定温度上调一度”n“请注意杜绝家电待机耗能” n“节约用电,缓解瓶颈制约” n“全民动员,共建节能型社会”n电力专家告诉记者,就拿空调来说,空调的能耗占到了苏州全市 用电负荷的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