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基础和法律教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73905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基础和法律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思想道德基础和法律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思想道德基础和法律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思想道德基础和法律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思想道德基础和法律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基础和法律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基础和法律教育(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讲教师:李婉 平1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第二部分 我国的法律制度 2我国的法律制度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仲裁法律制度3l实体法律制度4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n(一)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 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2行政合理性原则5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二)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奖励行政

2、惩戒行政裁决行政合同 6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n(三)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 政法律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依法应承担的行政 法律后果。 行政责任追究必须遵循的原则:责任法定原则责任与违法程度相一致原则 补救、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n(四)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依法向特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 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8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n(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则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

3、之间、法人之间、公 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民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国家的基本 法律之一。民法的基本原则1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3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原则4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9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n(二)民事主体制 度民事主体法人公民(自然人)其他组织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合伙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 农村承包经营户10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n(三)民事行为制度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的形

4、式: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及其他形式。11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n(四)民事权利制度民事权力制度物权 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12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n(五)民事责任制度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或法人违反民法规定,不履行民事义务 , 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法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的特征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民事责任是由行为人的违约行为或侵权行为或其他 不履行 民事义务的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独立的法律责任。13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n(六)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1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 害时起计算。2诉讼

5、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 时效停止计算。3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由于发生 法定事由,使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限统归无效,时效 期间从中断之时起重新计算。4诉讼时效延长,是指因有特殊情况,权利人不能按 诉讼时效期限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可以适当延 长诉讼时效期间。14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n(七)合同法律制度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 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 务关系的协议。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的 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转让、终止、 违约责任以及主要合同种类等都作出了明 确归定。15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n(

6、八)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知识产权16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n(一)经济法的概念和原则 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 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原则国家适度干预原则效率公平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17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n(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 主要享有下列权利: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 利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公平交易的权利18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n(三)税收法律制度税法税收征纳实体法税收征纳程序法商品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税务管理制度 税

7、款征收制度 税务检查制度 税务代理制度19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n(一)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20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n(二)犯罪概述n犯罪的特征 n犯罪构成n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n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n共同犯罪21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n(三)刑罚制度刑罚的种类主刑附加刑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死刑22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四)犯罪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

8、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23l程序法律制度24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n(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受案范围和参加 人n(二)行政诉讼程序起诉与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25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n(一)民事诉讼的概念、管辖与当事人 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 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管辖是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 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 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 人。26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n(二)民事诉讼程序审判程序: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

9、程序审制监督程序特别程序执行程序27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n(一)刑事诉讼法概述刑事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的管辖、回避、辩护和代理刑事诉讼证据、强制措施和附带民事诉 讼28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n(二)刑事诉讼程序 立案和侦查起诉 审判程序 执行程序29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n(一)仲裁概述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 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 第三者居中评断是非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 。仲裁的原则:自愿原则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原则独立仲裁原则30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n(二)仲裁程序申请与受理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审理31思考题n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n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n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n举例说明依照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的意 义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