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网络工程师网络路由设计4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73904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级网络工程师网络路由设计4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级网络工程师网络路由设计4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级网络工程师网络路由设计4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级网络工程师网络路由设计4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级网络工程师网络路由设计4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级网络工程师网络路由设计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级网络工程师网络路由设计4(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网络路由设计本章要点: 4.1 路由选择算法 4.2 路由选择协议4.1 路由选择算法 4.1.1 路由选择的概念 1路由选择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 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 传送到目的站点。 2分组转发分组转发即是指在互联网络中,路由器转发IP 分组的物理传输过程与数据报转发机制。分组转 发可以分为直接转发与间接转发两种。 图4-1 分组转发的过程4.2.1路由选择算法及目标1. 路由选择算法 (1)静态路由选择算法 (2)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2路由选择算法的目标 (1)最优化 (2)简洁性 (3)坚固性 (4)快速收敛 (5)灵活性4.1.3 路由

2、选择的参数 (1)带宽带宽即指一条链路的传输速率,一般表示为 Mb/s。 (2)跳数跳数即为一个分组从其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所要 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显而易见,经过的路由器 的个数越少,即跳数越小,这个路径越好。 (3)时延时延即为一个分组从其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所要 经历的时间。当然,时间越短,即时延越小,也 说明这个路径越好。(4)负载负载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由器或是线路的 通信量。 (5)可靠性可靠性的衡量标准即为分组传输过程中的误码 率,误码率是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误码率=传 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100%,当然误码率 越小,说明其可靠性越高。 (6)花费花费即为分组传输过程中的开销

3、。4.1.4 路由表路由表是随着路由选择算法的产生而产生的, 路由器要传输IP分组时,必须查询路由表来决定 分组发送的下一个地址。 1静态路由表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称之为 静态路由表,管理员将每一个目的地址的路径都 输入到这个路由表中,因此,它一般是在系统安 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 随着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其更新工作必须由 管理员手工完成。 2动态路由表动态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 而自动调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 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 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重点提示:路由表是当路由器传输IP分组时

4、用于查询路由以决定分组所要发送的下一个路由 ,它分为动态路由表和静态路由表。4.1.5 IP路由选择与路由汇聚IP分组的路由在使用CIDR协议后,就通过子网 的划分的相反过程来汇聚。路由表的项目由“网络 前缀”和“下一跳地址”两项内容组成,因此,选择 路由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 路由。 图4-2即为CIDR的路由汇聚图。图中,核心路 由器通过两条专线S1与S2与两台汇聚路由器连接 。两台汇聚路由器又分别通过Ethernet各连接了4 台接入路由器,得到了8个子网。图4-2 CIDR的路由汇聚图路由器接口172.18.54.240/30S1172.18.54.244/30S217

5、2.18.54.0/28S1172.18.54.16/28S2172.18.0.0/24S1172.18.1.0/24S1172.18.2.0/24S1172.18.3.0/24S1172.18.44.0/24S2172.18.45.0/24S2172.18.46.0/24S2172.18.47.0/24S2路由器接口172.18.54.240/30S1172.18.54.244/30S2172.18.54.0/28S1172.18.54.16/28S2172.18.0.0/22S1172.18.1.44/22S2表4-1 核心路由器的路由表 表4-2 汇聚后的核 心路由的路由表4.1.6 路

6、由选择的评价1算法简单、正确、最佳路由算法尽量简单以减少路由资源的耗费和分 组转的时延;分组沿着路由表所指引的路径能够 到达正确的目的地址;分组转发的算法开销尽可 能的低,它应在衡量各方面因素后,得到一个相 对较为合适的传输路径。 2稳定、公平在网络的拓扑和通信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路 由算法收敛于一个较好的解,并且算法应该对所 有的用户都是公平的。 3适应网络拓扑、通信量的变化当网络拓扑、通信量的变化时,算法能自动进 行更新,改变路由,以均衡各链路的负载。4.2 路由选择协议4.2.1 路由选择协议的概念 1自治系统Internet采用分层的路由选择协议,并将整个 Internet划分为许多较

7、小的自治。自治系统就是处 于一个管理机构控制之下的路由器和网络群组。 自治系统的想法是把Internet的路由分成两层。 2路由选择协议路由选择协议是一种网络层协议,它通过提供 一种共享路由选择信息的机制,它允许路由器通 过与其他路由器的来更新和维护自己的路由表, 并确定最佳的路由选择路径。 4.2.2 路由选择协议的分类1. 内部网关协议是用于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 协议,目前主要的内部网关协议有: (1)地址解析协议它是一个TCPIP协议,它为内部路由器传递 数据报提供方法。 (2)路由选择信息协议 它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 议。 (3)优先开放最短路径它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

8、选择协议,它优于路由 选择信息协议。现在是Internet网中最常用的内部 网关协议。(4)端系统到中间系统它帮助端系统寻找定位路由器,并提供一种方 法使路由器告知端系统它们的存在。(5)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它为一个域内两个路由器之间传送信息分组提 供动态路由。(6)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是一种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由Cisco公司开 发。 2. 外部网关协议在自治系统的边界是路由器其它 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时被使用。它包括以下协议 :(1)边界网关协议它提供有关相邻点可达性信息。同时也提供了 基于策略的算法,使网络管理者对路由选择有较 多的控制权。 (2)域间路由选择协议它包含路由选择的策略,但它

9、不大可能在 Internet上代替边界网关协议。重点提示:Internet将路由选择协议分为内部 网关协议与外部网关协议两类。内部网关协议一 般用于一个自治系统的内部;外部网关协议一般 用于两个不同的自治系统之间,将路由选择信息 从一个自治系统传到另一个自治系统。图4-3 自治系统、内部网关协议与外部网关协 议的关系 4.2.3 内部网关协议1路由信息协议RIP当路由器收到包含某表项的更新的路由更新信息 时,就更新其路由表:该路径的跳数值加上1,发 送者记为下一跳。同时记录该路由器可以到达的 目的网络或目的主机的矢量标识。路由信息协议 路由器只维护其到目的路由器的最佳路径即具有 最小跳数值的路

10、径。更新了自己的路由表后,路 由器立刻发送路由更新把变化通知给其它路由器 ,这种更新是与周期性发送的更新信息无关的。 并且,路由信息协议通过对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 的最大跳数的限制来防止路由环,最大值为15。 如果路由器收到新更新信息,且把跳数值加1后成 为16,就认为该目的网络不可到达。路由信息协议的工作主程主要分为路由表的建 立和路由表信息的更新两步。 (1)路由表的建立首先获取一个初始路由表,有三种方式 方式一路由器系统启动时,从外存读入一个完整的路 由表,长驻内存使用;系统关闭时再将当前路由 表写回外存,供下次使用。 方式二系统启动时,只提供一个空表,通过执行显式 命令来填充这个路由表。

11、 方式三系统启动时,从与本路由器直接相连的各网络 地址中,推导出一组初始路由。(2)路由表的更新设路由器1与路由器2是相邻的两个路由器,它 们在同一个自治系统内。 表4-3 路由器1的更新前的路由表目的网络距离路由10.0.0.00直接30.0.0.05路由器240.0.0.05路由器360.0.0.09路由器3113.0.0.03路由器6128.0.0.07路由器6136.0.0.013路由器7140.0.0.05路由器8表4-4 路由器 2发送的报文目的网络距离 10.0.0.02 20.0.0.03 30.0.0.04 50.0.0.08 128.0.0.05 136.0.0.04表4-

12、5 路由器1更新 过以后的路由表目的网络距离路由 10.0.0.00直接 20.0.0.04路由器2 30.0.0.05路由器2 40.0.0.05路由器3 50.0.0.09路由器2 60.0.0.09路由器3 113.0.0.03路由器6 128.0.0.06路由器2 136.0.0.05路由器2 140.0.0.05路由器82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1)概念(2)最短路径优先算法(3)自治系统内的区域划分(4)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执行 路由器的初始化 网络的运行(5)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特点重点提示:目前,内部网关协议主要有:路 由信息协议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前者是一 种分

13、布式、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后者 是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图4-4 一个自治系统划分的情况 4.2.4 外部网关协议1外部网络协议的设计外部网关协议是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它交 换的网络可达性信息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来检测路 由回路并根据性能优先和策略约束对路由进行决 策。 1989年,主要的外部网关协议:边界网关协 议(BGP)发布后,即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 1995年发布了新版本BGP-4。 2外部网关协议的路由选择协议 BGP有4种分组类型:(1)打开分组 打开分组用来与相邻的BGP发言人建立连接。(2)更新分组 用来通告可达路由和撤销无效路由。(3)存活分组 确认打开报文,以周期性地确保连接的有效性。(4)通告分组 当检测到一个差错时,发送通告分组。重点提示:边界网关协议BGP是外部网关协 议的主要内容,BGP-4是它的新版本,BGP路由 选择协议包括:打开分组、更新分组、存活分组 和通告分组等四个分组,并通过这些分组选择出 较好的路由。图4-5 BGP发言人与自治系统的关系示意 图图4-6 某个BGP发言人所构造的自治系统连接 的树形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