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语文字形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173777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三语文字形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3年高三语文字形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3年高三语文字形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3年高三语文字形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3年高三语文字形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三语文字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三语文字形(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 识记和正确书写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识记现 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识记)。包括 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考查重点是形似字、同音字和近义字。2.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选择题形式考 查识记、辨别、判定常用汉字字形;二是“不 写错别字”在作文中也作为一项评分要求。而 且,这一要求越来越严格。3.现代汉字主要指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熟语 中的字也在考查范围之内。精解精解 考考 点点1.“不变”的稳定性原则(1)单项选择的形式不变。(2)倾向于同音字、形似字、音形皆 近字的方向不变。(3)关注生活、体现实用、矫正错误 习惯的宗旨不变。

2、(4)课内、课外兼顾并重的拟题思路 不变。扫描扫描 考考 向向2.“可变”的灵活性原则(1)可能会采用把错别字放到一定语 境中让考生辨别、判断的题型。在具体语 境中甄别,难度较大,有助于考查考生的 识别、应用能力。(2)以二字词语、四字词语考查为主 ,但也应关注三字词语,多字词语。扫描扫描 考考 向向一、高考考查错别字规律探寻近几年高考考查错别字,重点是以下几种类型 :(1)利用同音设置陷阱音同形异字。如“法 制”与“法治”、“抱负”与“报复”、“富有”与“赋有” 、“供品”与“贡品”等,由于读音相同,极易张冠 李戴。另外,由于读音相同,极容易出现事实上 的生造词语,如“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

3、待”,“仗 义执言”写成“仗义直言”,“一筹莫展”写成“一愁 莫展”,“随声附和”写成“随声附合”,“真知灼见” 写成“真知卓见”,“趋之若鹜”写成“趋之若骛”,“ 鸠占鹊巢”写成“鸠占雀巢”等。对学生来说,同音 字的误记是做题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时应重 视。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音同形似字,如“乌篷船”与“蓬荜生 辉”的“篷、蓬”,“一张一弛”与“心驰神往” 的“弛、驰”,“赔偿”与“品尝”的“偿、尝”, “重叠”与“迭挫强敌”的“叠、迭”,“贪赃枉 法”与“肮脏不堪”的“赃、脏”等。音同义近字。这类字虽数量不多,然 而失误的可能性极大。如“水气”(“气”应为 “汽”)、计日成功(“成”应为

4、“程”)、出奇 致胜(“致”应为“制”)、闲情逸志(“志”应 为“致”)、攻城掠地(“掠”应为“略”)、积 毁消骨(“消”应为“销”)就极具迷惑性。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三、辨析错别字的方法1.以音辨形通过朗读词语,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要求 同学们平时读准字音(包括声调),才能准确找出 错别字。例如: 啜(掇)泣:“啜”读,“掇”读du。枢(抠)纽:“枢”读,“抠”读。宣(渲)泄:“宣”读,“渲”读 。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肄(肆)业:“肄”读,“肆”读。穷兵黩(赎)武:“黩”读,“赎”读。崇(祟)山峻岭:“崇”读,“祟”读 。吹毛求疵(庇):“疵”读,“庇”读。 以上括号中的字为错别字。下同。

5、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2.字形辨识法在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 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 : 书籍(藉):籍,古代书写常用竹简。干燥(躁):燥,缺少水分易着火,所以与火 有关。躁,若是脾气暴躁会跺脚,所以是足字旁 。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恻(侧)隐之心:恻,指同情不忍,与心 理有关。赈(振)灾济贫:赈,用钱救济灾民,与 钱(贝)有关。风驰(弛)电掣:驰,快跑(多指车马) 。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3.语义辨识法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用字是否正确。 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 错。例如:贪赃(脏)枉法:赃,从“贝”,古代曾用 贝壳作货币,所以,用“贝”作形

6、旁的字,本义一 般与财物有关。“贪赃枉法”的意思是贪污受贿, 违反法纪。跋(拔)山涉水:跋,从“足”,指在山上 行走。拔,从“手”,如拔河、拔草。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味同嚼蜡(腊):嚼蜡,像嚼蜡 烛一样干瘪无味。蜡,从“虫”,动物(或 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可做蜡烛。腊,从 “月(肉)”,古代农历十二月用肉食祭众 神,所以农历十二月也叫腊月。一筹(愁)莫展:“筹”本义是指竹 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 是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 为“计策”。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针砭(贬)时弊:“砭”是指古代治 病的石针,“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完美无瑕(暇):“瑕”是指美玉上 的斑点,比

7、喻缺点。暇,从“日”,空闲时间。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4.结构分析法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来判断用字书写是 否正确,或者说做到“字不离词”。例如:惹是(事)生非:“惹”与“生”对应, 都是动词,“是”与“非”对应(“事”“非”不对 应)。插科打诨(浑):“插”与“打”都是动 词,是对应的。“科”与“诨”对应。科,指古 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 。“插科打诨”是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 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重峦叠(迭)嶂:“峦”与“嶂”对应 ,能与“重”对应的只能是“叠”。仗义执(直)言:“仗义”是动宾结 构,从词语结构对应的角度可判断后边不 应该是偏正

8、结构的“直言”,而应该是动宾 结构的“执言”。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5.语境辨识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 别是对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 ,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例如:耗费工(功)力:“工力”与“功力”, 都表示“功夫和力量”。而表示“某项工作所 需要的人力”时,只能写作“工力”;“功力” 还表示“功效”,如“功力不佳”。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爆(暴)发战争:“爆发”与“暴发”都 有“突然发作”的意思。“爆发”指力量、情绪 、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起义、爆发力、爆 发阵阵掌声。“暴发”指突然发财得势(如暴 发户),或山洪暴发等。奋斗不止(只):“不止”表示“(动

9、作)继续不停”,如“大笑不止”;也表示超 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如“不止六十岁”。“不 只”表示“不但、不仅仅”,如“不只利己,也 要利人”。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6.词源结合法有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往往都有一定的 来源,有的来自古代的寓言,有的来自历史故事 ,如果不了解出处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容易望文 生义,造成误写。所以要识记典故及文化常识, 最好能结合其最初的来源,这样有利于准确、牢 固地记忆其形态。如“礼尚(上)往来”出自礼记,“一筹( 愁)莫展”出自宋史,“弱不禁(经)风”出自 杜甫诗。又如“曲(屈)突徙薪”出自汉书,“ 墨(默)守成(陈)规”出自墨子等。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7.激趣记忆法

10、把枯燥的字形联想为有趣味的故事或形 象的场景,这样记起来不但兴味盎然,也会 使记忆牢固。如:“真知灼见”,因为该词常用来形容 高明机智的见解,而“灼”又常误写为“卓”字 。故而可以把它联想为“闪烁智慧火花的见 解”。这样,既联系了词义,又根据“灼”的 字形特征化为生动的形象,记忆起来一定容 易得多。再如下列一些词语都可以用此类方 法记忆: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一筹莫展:一根筷子(似的筹码)都摆 布不开,还能有什么办法呢?(避免写成“ 一愁莫展”)按部就班:按部门上班。(避免写成“ 按步就班”)鸠占鹊巢(避免写成“雀”,麻雀筑的巢 没喜鹊的好)食不果腹(果:充实,避免写成“裹”)点拨点拨 方方 法

11、法8.编写口诀法对形近字,可以把它的细微差别编成口诀 ,这样易记易用。比如:(1)戌戍戊戎戒横戌()点戍()戊()中 空,划个十字就念戎(),两竖加一 横念戒()那才成。(2)掇缀辍啜用手拾掇房子,用线连缀裙子,用车接辍 学的孩子,用嘴啜泣伤心的日子。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3)已巳己封了一半已,堵了整个巳,不封不堵是 自己。(4)相象像外貌看长相,样子是形象,照人制成像 。(5)钓钧钩钓一点鱼,钧两点重,钩弯弯心。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9.形象描述法把词营造成富有意境的诗性文字,在获 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轻松记住字形。这样, 既容易记住字形,又能够锤炼自己的表意能 力。如:清秀在任何时候,“清”“

12、秀”组 合,“清”都必须带三点水。因此可描绘为这 样的语句:有水分,山才朗润(山清水秀);眉才灵秀(眉清目秀);美才诞生!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沟通和勾通“勾通”指暗中勾结,带 有肮脏交易之嫌。 而“沟通”没有这些意味。 抓住带三点水和不带三点水的区别。可这样 描述:有了水的清洗,沟通才纯洁。采和彩“采”常用于神采和文采,“彩 ”用于色彩和喝彩。据此可这样描述:神采照 亮全部精神,文采妩媚一篇文章,色彩缤纷 整个大地,喝彩宣示满腹热肠。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关于字形的复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 注意:(1)科学安排时间,分散复习字形题和字音题一样,不能设想一次到 位,也应该在小时间段内复习,循环进行。(2)逐渐缩小范围,集中淘汰每次复习后,都将掌握相当熟悉的字形 去掉,为下次复习节省时间,以便集中精力 消灭没有掌握的字形。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3)在生活中提高对字形的敏锐感知力生活中出现的错别字,绝大多数都是常 见错别字。如果我们在平时注意对这些词的 感知,印象就要比在书本中学到的深刻得多 。又因为这些字来自生活,所以还很有考试 价值。这样,我们在平时看电视、读报刊的 时候,或走在大街上看牌匾时,多留心一下 ,对我们提高字形的辨别力是很有好处的。点拨点拨 方方 法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