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3527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讲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十一讲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十一讲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十一讲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十一讲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讲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讲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章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 赵春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11.1 非关税措施概述 11.1.1 历史变迁与特点 l重商主义时期,限制和禁止进口的非关税性措 施就开始盛行。l20世纪70年代把非关税措施作为保护贸易政策 的主要手段。l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关税壁垒更加隐蔽、技 巧更高。 l非关税壁垒与关税措施相比的明显的特 征: l(一)有效性。 l(二)隐蔽性。l(三)歧视性。 l(四)灵活性。 11.1.2 非关税措施的类型 l第一类:从制定主体角度,可分为内生性非关 税壁垒与外生性非关税壁垒。 l第二类:从实施手段的特性角度,可分为制度 性非

2、关税措施与技巧性非关税措施。 l第三类:从影响方式及程度角度,可分为直接 影响性、间接影响性以及溢出或旁及影响性非 关税措施。 l第四类:从实施目的或作用机制角度,可分为 数量限制型与成本价格型非关税壁垒。 11.1.3 进口配额及其经济效应 11.1.3.1 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的类别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 定时期(如一季度、一年)内,对于某些商品的 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 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或 罚款。它是进口国实施数量限制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据控制的力度和调节手段,进口配额可分为 绝对配额和关税

3、配额两种类型。 l1.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l 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 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 这个数额后,便不允许进口。在具体实 施过程中它又有三种方式:l l全球配额(Global Quotas;Unallocated Quotas) 。 l国别配额(Country Quotas)。 l进口商配额(Importer Quotes)。 l2.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l 对商品的进口绝对数额不加限制, 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配额以内 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 ,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 关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 l关税配

4、额措施的显著特征是它拥有两个调控手 段:一是配额数量,二是配额内外的税率。 l三种形式 11.1.3.2 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 l保护(生产)效应 l消费效应 l国际收支效应 l配额利润效应 l再分配效应 l贸易条件效应 11.1.3.3 进口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l配额与关税的经济效应有相似之处,但是也存 在着许多重要差别,主要表现在: l1.配额容易导致垄断。 l2.配额的管理效率低。 l3.配额的限制作用强于关税。 l4.其他差异。 l基本结论:关税优于配额;即使要实行配额管 理,也应采取进口配额的竞争性拍卖形式。 11.1.4 “自愿”出口限额 11.1.4.1 自愿出口限额的实质 l “自

5、愿”出口限额(“Voluntary” Export Quotas)又称“自动”限制出口,这 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关税壁垒中很流行的一 种形式。 l 具体是指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出口 国“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 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 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11.1.4.2 采取自愿出口限额措施的原因 l1.与传统手段被GATT限制有关。 l2.自愿出口限制像出口税那样发挥作用,全部租金都被 转移到出口国,所以自愿出口限制会提高出口企业的利 润和出口国的福利。 l3.自愿出口限制在出口国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l4.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自愿出口限制特别容易

6、实施。 l5.出口国偏爱于自愿出口限制是因为这种协议为它提供 了一种每隔几年就可以对进口国施加压力,使其取消限 制的选择,或者至少改变或放宽自愿出口限制种类的定 义,使之更好地符合出口国的出口产品组合。 11.1.5 常见的其他非关税措施简释 11.1.5.1 进口许可证制 l 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se System)是指商品的进口,事先要由进口商 向国家有关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审查批准并 发给进口许可证后,方可进口,否则一律不 许进口。 l从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进口许可证 可分为两种:l一种是有定额的许可证, l一种是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l按照进口许可的程度来分,进口许可证

7、 一般有两种:l一种是公开一般许可证, l一种是特种进口许可证。 11.1.5.2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l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Foreign Trade Under State Monopoly)又称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是指国家对某些商 品的进出口规定由国家直接经营,或者是把某些商品的 进口或出口的垄断权给予某个垄断组织。l发达国家对商品贸易的国家垄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l第一类是对烟和酒的垄断,并从中获得巨大的财政收入 ;l第二类是农产品贸易,国家往往把对农产品的对外垄断 销售作为国内农业政策措施的一部分;l第三类是武器贸易。 11.1.5.3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l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8、(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l是一些国家通过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 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对国外产品构成 歧视。 11.1.5.4 各种国内税 l各种国内税(Internal Taxes)是一些国家特 别是西欧国家,广泛采用国内税制度来限制进 口。l这是一种比关税更加灵活和更易于伪装的贸易 壁垒手段。l因为国内税通常不受贸易条约或多边协定的限 制,国内税的制定和执行是属于本国政府机构 有时甚至是地方政府机构的权限。l通常的做法是对国内货物和进口货物征收较大 差幅的消费税,通过对进口货物征收高于国内 产品的消费税,来削弱进口

9、商的竞争力,从而 抑制进口。 11.1.5.5 最低限价 l最低限价(Minimum Price)是指进口国对某 一商品规定最低价格,进口价格如低于这一价 格就征收附加税。l最低限价往往是根据某一商品生产国在生产水 平最高的情况下生产出的价格而制订的。 11.1.5.6 设置海关障碍 l海关任意估价。 l改变进口关道。 l制定独特的商品分类。 11.1.5.7 外汇管制 l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是一国 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 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l一些国家往往与许可证制度结合使用来控制进口 商品品种、数量和进口国

10、以及用汇数额,从而达 到平衡国际收支、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l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数量性外汇管制。l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还实行复汇率制度,利用 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 口。一般被称之为成本性外汇管制。 11.1.5.8 预付进口押金制 l预付进口押金(Advanced Deposit)l 又称预先进口存款。在这种制度下,进口 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 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 笔现金,从而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达到 限制进口的目的。 11.1.5.9 有秩序的销售安排 l所谓“有秩序的销售安排” (Orderly marketing Arran

11、gement-OMA),是20世纪70 年代由发达国家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 垒措施。 l是通过政府正式干预,由出口国和进口国签订 具体协定。按照这一协定,出口国将自己产品 的出口约束在一定的水平上。 11.1.5.10 服务贸易壁垒 l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对新兴服务业的限制上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一是数据处理和通讯设备服务方面的歧视限制 ,如有些国家禁止在本国内使用在本国以外进 行处理的数据;l二是限制外国公民在本国建厂、开设银行、进 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l三是对外国银行、企业的开业权加以严格限制 。 11.1.5.11 劳工标准 l关于“劳工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精确的定义。

12、l 总的来讲,它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公约或核 心标准构成,主要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如结社自由权 、罢工权、集体谈判权)、人格尊严(如禁止强迫劳 动等)、禁止劳动歧视(如男女同工同酬、禁止就业 和职业方面对不同种族、肤色、宗教等的歧视)、下 一代成长(规定准许就业的最低年龄标准以及禁止童 工劳动)、工人工作条件(如工作环境要符合健康安 全的标准)等有关人权方面的问题,以及与贸易效益 相关的社会福利待遇标准(如制定工人的最低工资标 准、保障工人的合理收入、维持工人的基本生活等) 。 11.1.5.12 投资措施中的贸易壁垒11.2 反倾销壁垒 11.2.1 倾销手段的滥用 11.2.1.1 反倾销

13、的目的 l反倾销的初衷是抵销不公平竞争。当出口商的价格歧 视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时,其产品在进口国将会受 到法律的制裁,即遭到反倾销。 l倾销导致进口国经济的不稳定,而且可能成为垄断 工具。l进口国政府一般更关心生产者利益而非消费者利益 。l导致不公平。 11.2.1.2 反倾销手段逐渐被滥用 l反倾销政策在现实中容易被滥用的原因有:l第一,反倾销的定义较为灵活,所谓公平价值 和对进口国国内工业造成的损害或损害威胁的 计算也难以有统一和明确的标准,因而为借反 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提供了条件;l第二,实行反倾销措施必然会产生限制进口、 保护国内工业的效果。并且,与其它贸易保护 政策相比,反倾销

14、政策具有如下两个优点,一 是有可能带来进口国社会福利的净增加;二是 进口国以受害者的姿态出现,不易招致贸易保 护的指责。 11.2.2 反倾销的条件与程序 11.2.2.1 反倾销的条件l根据WTO的反倾销协议,只有具备以下三 个条件,成员方才能采取反倾销措施: l 1.存在倾销。 l2.存在实质损害。 l3.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1.2.2.2 反倾销的程序 l1.反倾销调查的提起与受理。 l2.初步裁决。l3.价格保证。 l4.临时措施。 l5.征收反倾销税。 l6.行政复审和司法审查。 11.2.3 反倾销的经济效应 11.3 绿色壁垒 11.3.1 绿色壁垒的成因与特点 11

15、.3.1.1 绿色壁垒的成因绿色壁垒,就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 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 的环保制度和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 市场为目的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l绿色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与环境保护运 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运用和泛滥有其深刻的 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原因: l全球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为“ 绿色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l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需求”的扩大, 内在地推动了“绿色壁垒”的形成。 l各国在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金投 入等方面的差异是“绿色壁垒”存在的直接原 因。l市场矛盾的尖锐、发达国家谋取经济利益

16、 的目的是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而 在环保规范方面的缺陷又助长了绿色壁垒的泛 滥。 11.3.1.2 绿色壁垒的特征 l1名义上的合理性。 l2形式上的合法性。 l3保护内容具有广泛性。 l4保护方式的巧妙性和隐蔽性。 l5保护技术上的歧视性。 11.3.2 绿色壁垒的表现与实践 11.3.2.1 绿色关税制度 即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为理由,对一些污 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除征收一般 正常关税外,再加征额外的关税。这其实是一 种进口附加税,又称为环境进口附加税。 11.3.2.2 环境配额制度 l配额是非关税壁垒常用的数量限制措施。现已 延及至环境贸易领域。l国际上有些环保主义者主张,根据某一出口国 某种产品环保实绩来确定其在本国市场的销售 配额,即按时期(如年、季度、月)分配给相关 出口国输入本国该产品的最高数量。 1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