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县—项目带动转型升级“漠河”加速崛起路在何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882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漠河县—项目带动转型升级“漠河”加速崛起路在何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漠河县—项目带动转型升级“漠河”加速崛起路在何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漠河县—项目带动转型升级“漠河”加速崛起路在何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漠河县—项目带动转型升级“漠河”加速崛起路在何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漠河县—项目带动转型升级“漠河”加速崛起路在何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漠河县—项目带动转型升级“漠河”加速崛起路在何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漠河县—项目带动转型升级“漠河”加速崛起路在何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度全省优秀统计分析报告评选推荐表题目项目带动、转型升级“漠河”加速崛起路在何方单位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统计局作者姓名刘庆云编发日期2013年 9 月 9 日编写背景“十一五”期间,漠河县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跃居 17 位,经济步入新的起点。2010 年,漠河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2012 年,漠河县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降至 18 位。2013 年初,占规上工业近四分之三的矿业走入低迷,全县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该篇统计报告是作者于2013 下半年,在林区经济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根据全县经济发展实际,为使县(局)领导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与把握

2、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明确发展方向,早日实现全省经济强县的目标,加快推动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特撰写了此分析报告。社会评价该篇分析得到了县局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对统计部门的工作再次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将该分析印刷30 份,在全县经济分析会上作专题讨论。报告中提出全县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起与会人员高度重视,其中的主要建议被认可和采纳,并分别被列为全县经济发展的近期和中长期奋斗目标。推荐评语该文在总结和肯定漠河县近年来经济跨越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转型调整的重要拐点期,重点和客观地揭示了影响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

3、展的弊端与劣势,并提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对县委、县政府领导宏观决策具有现实借鉴和指导意义。该文文字用词准确,表达规范,思维符合逻辑;数字准确、翔实;分析客观、深入,对策建议可行,具有前瞻性。备注项目带动转型升级“漠河”加速崛起路在何方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漠河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旅游业迅速成长为全县转型崛起的支柱产业。十几年间,漠河走出了一条由艰辛到繁荣、由起步到快跑、由蓄势到成势的强劲上升曲线,全县各个领域和层面发生了一系列可喜而深刻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漠河现象”、“漠河模式”、“漠河速度”。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 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实现两年

4、翻一番的重大突破。在全省县域经济的综合排名由2007 年的第 34 位跃升至2009 年的第17 位,成为晋位幅度最大的一个县份。2010 年,漠河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谋划未来,提出进军全省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然而,2012年,漠河县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降至18 位。 2013 年,占规上工业近四分之三的矿业走入低迷,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增速预计将低于预期目标和同期5 个百分点。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要实现全省经济强县的目标会有多远?漠河加速崛起的转型之路又在何方?一、经济发展步入新的起点近年来,全县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宏观经济效益大幅提

5、升。2012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1 亿元,首次超过加区跃居全区第一位,其中小口径GDP完成 28.6 亿元,增长18% ,增速继续保持全区首位;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 5.5 亿元,占全区总量的1/3 以上,增长25% ;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01 亿元,增长 30.8% , 两项财政收入总量继续保持全区第一位。省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8.05亿元、 23.7 亿元。多项指标总量多年稳占全区第一方阵。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由 2006 年的第 28 位跃升至2009 年的第 17 位,是全省晋位幅度最大的县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起点。二、经济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漠

6、河县在经济转型崛起的进程中,有优势,有动力;有劣势,有压力,有制约全区发展的共性问题,也有影响漠河发展的个性矛盾。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项目,转型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城镇居民和在岗职工收入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具体表现为,一是投资不均衡。旅游、基础设施民生投资比重大,工业产业项目投资比重小;二是总量大,增速放缓。主要体现在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发展、非公经济税金等指标;三是产业抗干扰能力差。主要体现在煤炭、黄金、木材行业、石油小额贸易等。(一)从经济总体发展看: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矛

7、盾更加突出。随着生态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县在享受诸多生态保护政策的同时,也使项目建设在占用林地、环境评估等方面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今后,作为县域经济重要财源的矿产开发、旅游地产等项目审批将越来越难。晋位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2009 年,我县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位列第17 位,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各市县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要实现进军“全省经济强县”的目标,必须突破省、地“十二五”规划指标,确保 GDP 和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分别保持 30% 和 40% 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2012年,我县县域经济在全省综合排名位居第18 位,面对全省各县(市)的激

8、烈竞争,晋位已举步维艰。人才匮乏与交通瓶颈的问题仍然存在。我县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对新兴产业、项目规划建设、社会管理、教育医疗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加大,由于我县位置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工资相对较低,人才匮乏问题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同时,交通运力不足,运速不快,生产与生活成本的高支出等等低劣的投资硬环境让许多投资者望而生畏,从而制约了经济发展。(二)从行业发展看:第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自 2010 年以来,主伐全面停产,靠林业支撑的一产发展后劲不足。种植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全县耕地面积 3192公顷,农业乡镇耕地面积1740公顷 ,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4.5% ,随着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占用土地,农村

9、耕地面积将呈减少趋势。 渔业发展潜力尚待开发。漠河县地处中国最北部,黑龙江上游南岸,具有发展渔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特别是近几年漠河县旅游业的加快发展,为漠河县尤其是北极镇发展渔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动力。但我县没有充分利用渔业的资源优势,渔业产值贡献率极低, 2012 年,渔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6% 。林业产业仍为一产主导 。近几年,虽然绿色食品业、特色养殖业迅速发展,比重不断提高, 2012 年占一产比重27.6% ,但营林天保占比仍居高不下,接近50% ,因此,形成了林业比重过高,并且依靠和依赖国家政策发展,缺乏自身造血功能发展经济。规上工业垄断地位逐渐弱化。“十五”至“十

10、一五”中期,我县工业发展全面提速。 2008 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8 户,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一半,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 以上,利税总量占全区规模以上利税总量77% 以上。 2012 年,规上工业企业 10 户,占全区的比重已降至三分之一。由于其他县区工业的发展基数小,潜力大,我县规上企业的垄断地位已逐渐弱化,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绝对优势逐步被打破。同时,企业抗干扰能力差。 2012 年,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14.0,工业重字当头,工业化率也仅为 26.3% ,低于城镇化率63.7 个百分点。 2013 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三个支柱企业中,有两个支柱企业所涉

11、及的行业经济走入低迷,使我县成为全区规上工业受创的重灾区,工业下行压力加大。红远煤矿( 2012 年占小口径县规上工业增加值45% 、利税占比41% )因煤炭质量差和销售市场疲软的影响,销售收入和利税同比直线下降,导致规上工业利税总量大幅下滑。二是砂宝斯金矿遭遇全球性产业危机。砂宝斯是 2012 年 11 月份纳入规上工业的一个颇具潜力的企业,它的加入将成为我县工业加快发展的最大看点。2013 年初,该企业预计全年实现产值1.5 亿,实现利润4000 万元。然而自3 月份以来,世界黄金价格一路暴跌, 黄金每克下降100 元左右,砂宝斯金矿受到重创,该企业两条生产线已停产一条,且只生产、不销售,

12、全年预计产值只能完成 7000 万元。工业经济结构单一,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突显。建筑业拉动经济增长乏力。由于建筑业“在地原则”和受衡量审核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建筑业营业税的限制,使我县快速增长的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明显乏力。2012 年,全县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虽增至 2 户,但企业规模、产出和效率仍然落后,竞争力不强,本地建筑施工市场多为外地企业占领,建筑业增加值对GDP 增长贡献率仍然微乎其微。2012 年,全社会固定产投资额23.7 亿元,建筑业增加值仅实现7593 万元,占 GDP 的 1.85% 。而与此同时,投资需求面临着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可争取的储备项目日益减少,项目争取难

13、度加大,部分投资商投资信心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基数过高等不利因素影响。旅游业发展消极影响逐步显现。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2 年,旅游收入实现11.9 亿元,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25.2% ,占 GDP 的比重达10.7% 。然而,旅游产业只对住宿行业和餐饮这种特定行业经济拉动明显,而对一些弹性行业,即游、购、娱等行业经济影响不大。由于旅游相关行业经营者的纳税意识比较淡薄,税收控管难度大,发票使用不规范等因素导致旅游业对特定行业的拉动只是让从事这些行业的经营者的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对政府的贡献却很小,同时还会

14、造成物价大幅上涨,给政府和居民带来压力。旅游业的消极影响正逐步显现。三、经济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转型崛起,产业是支撑,项目是载体,招商引资是关键。未来的发展,漠河必须始终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为主线,必须以强大的经济总量来加快经济转型、支撑建设和升级步伐,紧紧围绕“打造全省经济强县”奋斗目标,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三量齐升”,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 ,不断提高县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幸福的漠河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更加美丽。(一)准确把握“三个着力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着力调整经济结构。2012 年,漠河 GDP 总量虽稳占

15、全区制高点,但产业结构层次不够高。三次产业比重29.8 :28.2:42,呈“三一二”型。形成一产过高,二产过慢,三产不优的发展格局。未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应朝“优化一产、突出二产、搞活三次”三方面努力,加速我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即:大力发展现代都市观赏型农业,不断提升农业质效,增强应对风险能力;延长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实力,增强应对危机能力。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加大食品、药品和林下经济产品制造等轻工业项目招商,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突破一煤独大的发展瓶颈;加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采取有效措施,搞好旅游业的管理,积极包装旅游“精品”

16、,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全力打造旅游强县。大力引进总部经济实体,努力培植财源, 加快财源建设, 弥补我县税源短板,提升行业税收贡献率,为增加税收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供经济基础和财源保障。2.着力提高运行质量。漠河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正在迅速崛起为一块令人瞩目的“高地” 。一方面,这是一块“经济高地”,每年 GDP增长率达到两位数,2012 年 GDP 总量突破了40 亿。另一方面,漠河的人工成本、生产和生活成本、地价、房价都在上涨,加之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寒冷的气候特征正将其推向一块“成本高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漠河的竞争力。未来的发展,要在确保增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要着力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3.着力改善民本民生。近年,随着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物价成为全区价格高地的领头羊,使我县居民的实际收入缩水,低收入人群生活压力增大。因此,应着力改善民生,更好的将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实现政府、企业、居民共赢,这是民生所指、民心所向,更是政府的努力方向。(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