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讲座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172798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讲座(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基础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基础山西省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培训山西省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培训*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森林抚育间伐原理一、森林抚育间伐原理 二、抚育间伐的种类和方法二、抚育间伐的种类和方法三、抚育间伐的技术指标三、抚育间伐的技术指标四、我省主要类型森林的抚育间伐四、我省主要类型森林的抚育间伐五、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五、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山西省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培训山西省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培训*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森林抚育间伐原理一、森林抚育间伐原理 (一)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一)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二)林分生长发育规律(二)林分生长发育规律(三)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三)林木分化和

2、自然稀疏(四)林木分级(四)林木分级(五)林木直径分布规律(五)林木直径分布规律(六)林分密度作用规律(六)林分密度作用规律(七)森林抚育间伐的经济因素(七)森林抚育间伐的经济因素山西省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培训山西省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培训* *(一)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一)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1 1定性和定位定性和定位(1 1)在幼林郁闭后到林分成熟前的一段时间)在幼林郁闭后到林分成熟前的一段时间 内,在未成熟林分中按一定指标采伐部分内,在未成熟林分中按一定指标采伐部分 林木,为保留林木创造良好生存环境的森林木,为保留林木创造良好生存环境的森 林抚育措施。简称间伐。林抚育措施。简称间伐。(2 2)培育

3、森林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培育森林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3 3)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4 4)在新林形成至成熟林主伐前的中间利用)在新林形成至成熟林主伐前的中间利用 。* *(一)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一)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2 2 目的目的 (1 1)调整树种组成和结构。用材林混交,公益)调整树种组成和结构。用材林混交,公益 林结构林结构 (2 2)调整林分密度。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树种)调整林分密度。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树种 组成组成 (3 3)调整立木配置。立木位置关系,立木混交)调整立木配置。立木位置关系,立木混交 模式,群团状、小片状,模式,群团状、小片状,

4、 (4 4)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材质。个体与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材质。个体与群 体、自然整枝体、自然整枝 (5 5)改善林分卫生状况。直接、间接)改善林分卫生状况。直接、间接 (6 6)提高林分生态效能。结构与功能)提高林分生态效能。结构与功能* *(一)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一)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 通过抚育应达通过抚育应达到以下目的:到以下目的: ( (一一) ) 天然林天然林 ( (二二) ) 人工林人工林 ( (三三) ) 促进林木生长促进林木生长 ( (四四) ) 改善林分质量,增加利用量改善林分质量,增加利用量 ( (五五) ) 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整体抗性改善林分卫生状况,

5、增强整体抗性 ( (六六) ) 形成适宜结构,提高多种防护功能形成适宜结构,提高多种防护功能* *(二)林分生长发育规律(二)林分生长发育规律森林生长发育过程因树种组成、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森林生长发育过程因树种组成、气候条件、土壤条件, 以及人为管理措施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以及人为管理措施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森林生长发育时期。林分生长发育变化,林木相互间的森林生长发育时期。林分生长发育变化,林木相互间的 竞争,林木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竞争,林木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森林生长发育森林生长发育6 6个时期:森林形成期(幼龄林),森林个时期:森林形成期(幼龄林),森林 速生期(干材林或壮

6、龄林),森林成长期(中龄林)速生期(干材林或壮龄林),森林成长期(中龄林) ,森林近熟期(近熟林),森林成熟期(成熟林)和,森林近熟期(近熟林),森林成熟期(成熟林)和 森林衰老期(过熟林)。森林衰老期(过熟林)。* *1 1形成期(幼龄林前期阶段)形成期(幼龄林前期阶段)(1 1)时期:栽植(更新)到郁闭,通常)时期:栽植(更新)到郁闭,通常龄级。龄级。 (2 2)特点:根系生长为主,树高生长较缓慢,到开)特点:根系生长为主,树高生长较缓慢,到开 始加速生长;森林的性状和特点很不稳定,物种始加速生长;森林的性状和特点很不稳定,物种 多样性丰富。初期生长比较迅速的树种可能抑制多样性丰富。初期生

7、长比较迅速的树种可能抑制 、淘汰初期生长较慢的树种;林地上过密的杂草、淘汰初期生长较慢的树种;林地上过密的杂草 灌木也会严重抑制幼树生长。灌木也会严重抑制幼树生长。 (3 3)管理:林地土壤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幼林抚)管理:林地土壤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幼林抚 育,注意不同树种的比例,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育,注意不同树种的比例,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 混交;加强林地管理和幼林抚育,调整林分树种混交;加强林地管理和幼林抚育,调整林分树种 组成,以促进林木生长,特别是根系的发育。组成,以促进林木生长,特别是根系的发育。* *2 2速生期速生期林分郁闭到达到最大生长速度,特别树高生长速度达林分郁闭到达到最大

8、生长速度,特别树高生长速度达到最大,成林,林下环境形成,结构和外貌开始成型,到最大,成林,林下环境形成,结构和外貌开始成型,但可塑性强,林地管理,及时开始疏伐,调整密度最为但可塑性强,林地管理,及时开始疏伐,调整密度最为紧迫,保持适当密度,促进自然整枝,提高材质。这是紧迫,保持适当密度,促进自然整枝,提高材质。这是森林生长发育较年青的阶段,通常指森林生长发育较年青的阶段,通常指龄级的林分。龄级的林分。* *3 3成长期(中龄林或中龄林后期)成长期(中龄林或中龄林后期)林分总体生长旺盛,但树高生长变缓,树冠面林分总体生长旺盛,但树高生长变缓,树冠面积达到最大,叶面积指数达到最高,直径生长达积达到

9、最大,叶面积指数达到最高,直径生长达到最大,材积生长量达到最大,调整密度,保持到最大,材积生长量达到最大,调整密度,保持适当密度,及时疏伐,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成材适当密度,及时疏伐,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成材期。期。* *4 4近熟期(近熟林阶段)近熟期(近熟林阶段)直径生长变缓、材积生长仍较大,开花结实直径生长变缓、材积生长仍较大,开花结实 量加大,树冠郁闭,培养大径级木材仍需疏伐。量加大,树冠郁闭,培养大径级木材仍需疏伐。这个时期林木的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已趋缓慢这个时期林木的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已趋缓慢 ,而材积生长仍能维持较高水平。林冠继续郁闭,而材积生长仍能维持较高水平。林冠继续郁闭 ,自然稀疏

10、明显减缓,林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稳,自然稀疏明显减缓,林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稳 定性,林木开始大量开花结实,林冠中出现的空定性,林木开始大量开花结实,林冠中出现的空 隙显著增多,林内更新幼树的数量也在增加。为隙显著增多,林内更新幼树的数量也在增加。为 促进林木材积生长,仍可进行疏伐。这个时期的促进林木材积生长,仍可进行疏伐。这个时期的 林分为林分为龄级。龄级。* *5 5成熟期(成熟林阶段)成熟期(成熟林阶段)生长缓慢、大量结实、林冠开裂。继续培养生长缓慢、大量结实、林冠开裂。继续培养 可增加心材比例,及时主罚利用。可增加心材比例,及时主罚利用。林分在达到林分在达到v v、龄级时,林木在生物学及工

11、龄级时,林木在生物学及工 艺方面都已艺方面都已 进入成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林进入成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林 木已达到完全成熟,大量结实,高生长、直径生木已达到完全成熟,大量结实,高生长、直径生 长和材积生长均非常缓慢。由于郁闭的林冠逐渐长和材积生长均非常缓慢。由于郁闭的林冠逐渐 疏开,林木间的竞争缓和下来,自然稀疏基本停疏开,林木间的竞争缓和下来,自然稀疏基本停 止,林木不仅天然更新幼树逐渐增多,而且灌木止,林木不仅天然更新幼树逐渐增多,而且灌木 、草木植物种类和数量也有增加。这时是森林进、草木植物种类和数量也有增加。这时是森林进 行主伐更新的最佳时期。行主伐更新的最佳时期。* *6 6衰老期(

12、过熟林阶段)衰老期(过熟林阶段)结实量下降、种子质量降低,生长停滞,林冠疏开结实量下降、种子质量降低,生长停滞,林冠疏开 ,出现枯稍,尽早利用。,出现枯稍,尽早利用。林分年龄已经超过林分年龄已经超过龄级以上,此时期林木已开始龄级以上,此时期林木已开始 衰老,结实能力和种子质量都已降低,生长几乎停止或衰老,结实能力和种子质量都已降低,生长几乎停止或 已经停止,并发生枯梢等生理衰老现象,林分中病腐木已经停止,并发生枯梢等生理衰老现象,林分中病腐木 ,站杆、风倒木大量增加,自然枯损量逐年增多,林分,站杆、风倒木大量增加,自然枯损量逐年增多,林分 蓄积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林分内幼树生长逐渐加速蓄积量

13、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林分内幼树生长逐渐加速 。从营林角度考虑,很不适宜将森林保留到这个时期。从营林角度考虑,很不适宜将森林保留到这个时期。* *(三)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三)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 林木分化的直接后果必将是导致一部分生长衰弱的林木林木分化的直接后果必将是导致一部分生长衰弱的林木 死亡。固而,在一定密度的森林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死亡。固而,在一定密度的森林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 森林的生长,而发生林木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这种现森林的生长,而发生林木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这种现 象称为森林的自然稀疏。象称为森林的自然稀疏。 在天然林木中自然稀疏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天然更新形在天然林木中自然稀

14、疏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天然更新形 成的幼林密度往往是很大的,从幼林郁闭直至林分自然成的幼林密度往往是很大的,从幼林郁闭直至林分自然 成熟,在森林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都会发生自然稀疏,成熟,在森林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都会发生自然稀疏, 例如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例如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2020年时每公顷为年时每公顷为64766476 株,到达株,到达200200年时林分密度仅为每公顷年时林分密度仅为每公顷347347株。株。* * * *(四)林木分级(四)林木分级 山西省在抚育采伐选木过程中也推荐使用山西省在抚育采伐选木过程中也推荐使用3 3级林木分级级林木分级 法。这个分级法如下:法。这个分

15、级法如下: (1 1)优良木:生长迅速,干形通直饱满,自然整枝良)优良木:生长迅速,干形通直饱满,自然整枝良 好,树冠发育正常,有培养前途的林木。好,树冠发育正常,有培养前途的林木。 (2 2)辅助木:有利于促进优良木生长发育和自然整枝)辅助木:有利于促进优良木生长发育和自然整枝 ,或具有改善林相和保持水土作用的林木。,或具有改善林相和保持水土作用的林木。 (3 3)砍伐木:主要指枯立木、被压木、弯曲木、病腐)砍伐木:主要指枯立木、被压木、弯曲木、病腐 木、多头木、风折木,雪压木,木、多头木、风折木,雪压木,“ “霸王木霸王木” ”以及密度过大以及密度过大 影响生长的林木。影响生长的林木。*

16、*(五)林木直径分布规律(五)林木直径分布规律 在天然林和人工林中,林木直径大小的数量在天然林和人工林中,林木直径大小的数量 分布,即可反映出林分的生长情况和林木间的竞分布,即可反映出林分的生长情况和林木间的竞 争情况,是林分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一般在密争情况,是林分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一般在密 度适宜,生长正常幼年龄阶段,林木株数按径阶度适宜,生长正常幼年龄阶段,林木株数按径阶 分布的状况,都呈常态或近似常态分布曲线。分布的状况,都呈常态或近似常态分布曲线。* * *(六)密度作用规律(六)密度作用规律1 1密度与与树高密度与与树高2 2密度与直径密度与直径3 3密度与材积、蓄积密度与材积、蓄积4 4密度控制与林分最大密度密度控制与林分最大密度* *(七)抚育间伐的经济因素(七)抚育间伐的经济因素 1 1经营目的经营目的 2 2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