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材料的选用与安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739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之材料的选用与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代文阅读之材料的选用与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代文阅读之材料的选用与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之材料的选用与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之材料的选用与安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现代文阅读之材料选用与安排一、知识点解读:不管选用什么材料,不管材料怎样安排,也不管使用什么表达技巧,只需要明白一个简单的事实:一篇文章的中心只有一个,或是一个形象,或是一种情感,或是一种思考,或是一种道理。分解到各段落里的中心也是唯一的。因此,从表达的角度看,所有语言材料和表达技巧都是为“中心”服务的。我们只要把握文章和段落的中心(本身写了什么)后,这些材料的“目的”和“作用”就非常明确了。二、针对文本,考生几种简单的方式作答:选用材料是为了证明XX道理(段落里体现的道理);选用材料是为了突显XX形象的 XX特点;选用材料是为了表达作者的XX思想情感。当然还要关注材料所处段落的位置,A、

2、一般在开篇出现的材料还具有起到引出中心话题的作用;B、中间段落里材料还有过渡的作用,C、结尾段落里还具有照应上文、总结上文、回扣主题(中心)的作用。三、知识点拓展:明确某段选用了什么材料(史实、典故、事例、传说、诗歌等)及如此运用的好处。明确材料的主次(衬托或对比)、象征、类比、暗示等作用。具体解读:插入史实(或典故)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喻)今、或例证的作用。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事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积极而深入的思考(或反思)。插入传说,一般是丰富文章内容

3、,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插入诗歌,一般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有时有增加文章诗意。四、答题过程本身的内容及作用(意图)。各个具体类型的作用表现作者的XX情感。段落的位置作用。T1:第段中引用米兰 ?昆德拉的小说中的一段话有何作用?那些柔软的或坚硬的时光徐怀谦“柔软时光”四个字,大约属于丽江古城的专利。漫步在商铺林立、灯红酒绿的丽江古城,不时会有“柔软时光” 、 “一米阳光”之类的客栈、酒吧,懒洋洋地探出幌子,挽留你的脚步。幌子上的广告语有点特别,多是“聊天、偶遇、看书、发呆、晒太阳、赏月、恍惚、游离、做梦、睡觉”之类的词汇,让都市人看了,不免立马恍惚起来。想起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为了告别的

4、聚会 。书中写美国富翁巴特里弗对捷克人的生活有这样一番评价:“在这个国家,人们不会欣赏早晨。闹钟打破了他们的美梦,他们突然醒来,就像是被斧头砍了一下。他们立刻使自己投入一种毫无乐趣的奔忙之中,请问,这样一种不适宜的紧张的早晨,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像样的白天!那些每天早晨伴着他们恰当地称为闹钟的一阵铃声开始生活的2 人,他们发生了什么呢?他们一天天变得习惯于紧张,而不习惯于快活。相信我, 人的性格是由他们的早晨决定的。 ”,这就是所谓的柔软时光吧?可它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在丽江木王府驿栈小住一晚,淅淅沥沥的雨声安谧了我漂泊的心。睡得奇好,醒来得就早,心想太阳是晒不到了,那就出去淋淋雨吧。推门出去,

5、是黎明前的黑暗,灯光是有的,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行人也是有的,三三两两,步履匆匆。是些什么人呢?看清了,主要有三类:一是上学的小孩子,二是环卫工人,三是赶早买菜或上货的人。时光对于这些孩子和大人来说,是柔软还是坚硬呢?不错,柔软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而坚硬总是“偏爱”那些贫穷和苦难的人。丽江有大把大把的柔软时光,可是它们是由那些过着坚硬生活的人支撑起来的。,第段中引用米兰 ?昆德拉的小说中的一段话有何作用?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

6、,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T2. 请赏析“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段落的作用。变题: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

7、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 ! 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然落红满地。 / 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惆怅,你喟叹,/ 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3

8、 T4、文中插入梦碑有何作用?司马迁墓由青砖镶砌,上嵌有八卦砖雕,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如巨掌撑天。柏上鸣雀跳跃,叫声凄凉,似在叹惋那一段凄美的历史。墓旁也是古柏环绕,浓荫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着、一株青翠的柏树,与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随后,我有幸看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撰写的梦碑一文。其文如下: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夜静坐于西厅。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髫盛妆,泣渭余曰:“妾汉太史司马迁之侍妾也,赵之平原人,姓随名清娱。年十七事迁,因迁周游名山,携妾至此。会迁有事去京,妾缟居于同,后迁故,妾亦忧伤寻故,葬于长乐亭之西。天帝悯妾未尽天年

9、,遂司此土。代异时移,谁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将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铭墓,以垂不朽。余感悟铭之。铭曰:“嗟尔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终厥志。百千亿年,血食于斯。”可惜,如此珍贵的碑拓却没有流传,这段凄美的梦碑故事却把人们的神思带到了那悠远的时空,让人们为那位矢志不渝的女子洒一掬同情之泪,更为史公那牺牲许多的悲剧人生而叹惋怜惜。我不由得把那株奇异的柏树与梦碑故事联系起来,莫非是随清娱精诚所至,感而有灵吧?鉴于此,故随行赋诗一首以示纪念:T5、在第 2 自然段中,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 ( 2)战争给了许多人一种有关生活的教育,走了许多路,过了许

10、多桥,睡了许多床,此外还必然吃了许多想象不到的苦头。然而真正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说不定倒是明白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气,天气不同还多少影响到一点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海边的云幻异,渤海和南海云又各不相同,正如两处海边的人性情不同。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

11、了生命。( 3)云南的云给人的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的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它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而在这美丽天空下,人事方面,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其余平常小职员、小市民的脑子,成天打算些什么,就可想而知了。云南的云即或再美丽一点,对于那个真正的多数人,还似乎毫无意义可言的。在第( 2)自然段中,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