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人物6.辛弃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481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国人物6.辛弃疾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爱国人物6.辛弃疾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爱国人物6.辛弃疾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爱国人物6.辛弃疾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爱国人物6.辛弃疾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国人物6.辛弃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国人物6.辛弃疾(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国人物 6.辛弃疾一、历史背景(同陆游)二、辛弃疾生平简介辛弃疾( 1140 年 5 月 28 日 1207 年 10 月 3 日)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 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 水调歌头 带湖吾甚爱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满江红家住江南 、 沁园春杯汝来前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

2、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 与 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 岁。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 ) ,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

3、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起义反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 ,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 奋起反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步入仕途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

4、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南下地方辛弃疾初来到南方时,对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 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 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 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

5、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 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1180 年, 41 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1181 年春,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 “高处建舍, 低处辟田” 的庄园格局, 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 当以力田为先。 ”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 “稼轩

6、居士” 。并且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 论盗贼札子 ) ,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农历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人生起落绍熙五年( 1194 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庆元二年( 1195 年)春,瓢泉园林式庄园建成。庆元二年( 1196 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移居瓢泉。1196 年秋,辛弃疾

7、生平所有的各种名衔全部被朝廷削夺得干干净净,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 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 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 、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玉楼春戏赋云山等等,都是辛词中描写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贺新郎邑中园亭 ) 。这些词句表现了辛弃疾对瓢泉山水风物一往情深。隐居生活1178 年决定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定居。1181 年冬, 41 岁的辛

8、弃疾因受弹劾被免职,归隐上饶。 8 淳熙十五年(1188)冬,其友陈亮从故乡浙江永康专程拜访辛弃疾,两人于铅山( y n sh n)长歌互答,称第二次鹅湖之会辛陈之晤(见后文“名士相会”) ;鹅湖之会后又陆续出山两次做官。1203 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辛弃疾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 年) ,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

9、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1207 年秋, 68 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 令他速到临安 (杭州) 赴任。诏令到铅山, 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开禧三年秋天, 农历九月初十, 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68 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 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 。后赠少师,谥号忠敏。三、介绍辛弃疾的相关史籍宋史卷四百零一 ?列传第一百六十原文节选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

10、号“ 辛党 “ 。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 ,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

11、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

12、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以大理少卿召, 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 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灭。良由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州不敢问,县以并缘科敛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县不敢问。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划荡,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

13、。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 “ 诏奖谕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复奏疏曰: “ 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军人则利于优闲窠坐,奔走公门,苟图衣食,以故教阅废弛,逃亡者不追,冒名者不举。平居则奸民无所忌惮,缓急则卒伍不堪征行。 至调大军, 千里讨捕, 胜负未决, 伤威损重, 为害非细。 乞依广东摧锋、 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

14、。“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 开陈本末, 绘图缴进, 上遂释然, 时秋霖几月, 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 “曰:“ 二十万。 “ 弃疾曰: “勿忧。 “ 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敢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兴府

15、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久之,主管冲佑观。绍熙二年, 起福建提点刑狱。召见,迁大理少卿, 加集英殿修撰、 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弃疾为宪时,尝摄帅,每叹曰:“ 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 “ 至是务为镇静,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榜曰:“ 备安库 “

16、。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 今幸连稔, 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 候秋贾贱, 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则盗贼可以无虞。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 闽王殿 “ 。遂丐祠归。庆元元年落职,四年,复主管冲佑观。久之,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无使,四年,宁宗召见,言盐法,加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奉朝请。寻差知镇江府,赐金带。坐缪举,降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辞免。进宝文阁待制,又进龙图阁、知江陵府。 令赴行在奏事, 试兵部侍郎, 辞免。 进枢密都承旨, 未受命而卒。 赐对衣、 金带,守龙图阁待制致仕,特赠四官。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跋绍兴间诏书曰:“ 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与仇敌俱存也,悲夫! “人服其警切。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