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 教育技术通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4702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 - 教育技术通讯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开题报告 - 教育技术通讯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开题报告 - 教育技术通讯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开题报告 - 教育技术通讯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开题报告 - 教育技术通讯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 - 教育技术通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 - 教育技术通讯(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开题报告 课程理论的教学设计理 论与实践研究 报告人:张贵芹指导教师:李秀兰副教授 杨开诚博士开题时间:2002年3月课程理论的教学设计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二:研究目标和任务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方面,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 还太薄弱。教学设计似乎还处在前理性认识阶段。(发现活动、创立 活动、著述活动;)要针对高等教育达到教学设计的后理 性认识阶段(理解活动、设计活动、加工活动)还需要做 大量的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必须率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本专业 自身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改造。(二):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理论进行

2、教学 改革的必要性: (1)课程作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居 于核心地位 。(2)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该具有课程理论的知识基础。(3)课程理论目前在我校教育技术专业还是选修课程,是第一次 在我系开设,所以根据我系学生特征如何教授这门课还缺乏经验。 (4)课程理论这门课进行多种教学尝试后效果并不理想:对问题归因: 缺乏目标导向,这样导致设计的活动成为无的放矢; 虽然也进行了活动的设计,但是内容较空洞;学生的学习资源匮乏,缺 乏有效的活动支持和控制,活动没有落实到实处。对学生的评价反馈机 制不科学。 (三):从实施的角度看教学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献调研: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设

3、计案例: l 第二军医大学对法医学、病理学进行了学科教学设计;(核心 思想是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重视媒体的作用) l 军医进修学院对统计学进行教学设计实验研究;(重点是进行多媒 体组合教学设计,只针对一个单元) l 陕西师大电教系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和设 计的参与者访谈得知只是针对重点章节进行了设计,主要是提供了大量的 资源,虽然也进行了学习活动,但是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l 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案的设计研究 l 高等师范院校非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培养方案的研究; l 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尝试基于资源的 学习方式初探(核心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三 个概念

4、整合应用,但是对学习活动重视不够)。问题分析:(1)基于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较多。例如中国电化教育 杂志就设有“教学设计”专栏,但实质更象教案实例,没有上升 到理论层次。而且表现出来也多是基于媒体的设计。(2)基于学科教学设计的几个案例虽然各有特色,但是最终效果 并不象设计者所描述的那样成功。一方面评价标准不科学,另一方 面就是对学生的要求定位太低。 根据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对其进行归因,就是对教学设计中的边 缘层次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给与的关注较多,但是忽视了学生 学习活动的设计或者学习资源的设计。即把教学设计的重心放错了 位置。教学设计的设计对象有三: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媒体传递 ,并且这三

5、个设计对象构成了层次关系(见下图)。(杨开诚网 络时代的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二:研究目标和任务: 1:即按照新的思想来指导课程理论教学设计。 (1)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使其在教学设计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 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 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 能的目的。(2)重视学习资源的设计。通过内容给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源, 培养学生选择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资源能够学会自主 学习、自适应性学习等。(3)有特色的目标体系选择依据和实施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6、实行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评价标准。(4)对学生采用新的评价机制。即采用多元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 生的学习,将自我评价、小组评 价、班级评 价和教师评 价有机 结合;借鉴国外教育评价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 式,2总结实施经验,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1)建立一种开放式的设计范式。设计一种有弹性、可扩展的课程教 学设计方案。给他人以静态的理论上的指导和启发,同时又让他人有 动态迁移的余地。(2)研究已有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得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比较研 究框架,即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应用的具体描述理论。面对纷繁复杂的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何针对不同情景选择最合适的类型是一个问题 。这需要对教

7、学设计的过程模式进行比较,首先确定四个基本的比较 纬度:即理论定向(描述性还是处方性)。知识类型(程序性还是陈 述性)、所需专业知识(新手、专家,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理论 起源(硬系统、软系统、还是直觉等),此外理论背景、应用水平等 也要考虑。(3)根据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比较研究框架和具体的教学情景,得出 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 学理论。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而创造环境,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设 计不同的教学计划,在充分发挥人类潜能的基础上促使人类潜力 的进一步发展,它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对教学设计有重

8、要的指导作用,教学设计也必须广泛了解学习 及人类行为。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 学。教学设计是科学地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过程,为了解 决好教学问题就必须遵循和应用教学客观规律,所以在设计的过 程中离不开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为基础, 在教学设计的四个理论基础中,学习理论相对较活跃,对教学设 计理论的影响也最大。60年代以来国外教学设计学科发展中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包括: 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瑞奇鲁斯的教学设计理论、梅瑞尔的 CDT理论和ITT理论、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设计理论等。我国的教 学设计理论发

9、展相对较慢,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以来,教学 设计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引介、消化国外研究成果的状态。本土化 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两个最核心的思想:一是对学习结果进 行了分类,即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情感、动作技能五种 类型。另一个核心思想是认为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需要不同的学 习条件。瑞奇路斯教学设计理论是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 方法和教学结果,并进一步把教学方法变量分为教学组织策略、 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策略。瑞奇路斯提出了细化理论,它的 基本内容可用“一二四”概括。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 环节。梅瑞尔提出了教学组织的微策略-成分显示理

10、论(CDT),“目标- 内容”二维模型。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 何可抗老师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教学 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 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设计。(何可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下的教学设计)1993年雷博(lebow)曾提出关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五条原则:在学 习者和教学实践潜在的损伤性影响之间维持一个缓冲;为同时支持自治 与关联的学习提供一个背景;将学习潜入学习活动本身;学习者为发展 重构过程而承担不断增强的责任,应通过促使这些技能和态度的形成来 支持自动调节的学习;增强学习者参与预定的学习过程的倾向,尤其应

11、 鼓励学习者采用错误探究策略。再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观点就是:提供知识的多种外 部表征;提供丰富认知工具;设置真实的任务情境;学习者控制与程序 控制/教师控制相结合;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相结合;重点辅助差 生;知识获取与思维训练相结合。(杨开诚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 原则) 以上三种观点虽然看起来有很大区别,但也具有很大共同点:重视情景 的创设、重视协作学习、重视学习者参与,丰富的资源的设计等。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标准,也是 制定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的依据。所以有必要重点阐述一下有关学 习目标分类的理论。当前流行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有以下几种: 加涅

12、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 、动作技能;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分 为若干层次。认知领域又分为指导、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加涅和布鲁姆的分类方式是在一维上进行,梅瑞尔目标分类则更进了 一步,即内容类型行为水平二维模型。该模型的横轴代表教学内容类 型,包括事实、概念、程序和原理四种;纵轴代表行为水平等级,由低 到高依次分为记忆例子、记忆通则、运用通则和发现通则四级。梅瑞尔 还认为事实知识一般只要求记忆,因此事实只存在记忆这一种行为水平 。新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按照两个逻辑轴进行分类(见下图) 。纵轴上的操作呈现的

13、是一种不严格的层级关系。辨别、表象化、理解、记 忆是一个层级,属于比较低的层级,对应于学习的意义建构阶段;运用和创 见/发现是一个层级,属于比较高的层级,对应于学习的能力生成阶段。低 层级操作是高层级操作的基础。(李向荣,杨开城对认知领域教学目类的 再认识)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期刊、网络、书籍等文献进行调研,了解 该课题研究现状,找出不足力求能够避免或者进行改进。2: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研究,增加任课老师对教学设计理论体 系的理解,领悟理论中可操作的成分。增强设计者和任课教师之 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便利性。3:观察法:通过观察深入课堂,了解课程实施的真实情况。4:访谈法:通过和

14、老师访谈了解学生情况,和学生访谈了解学生 的内心感受等;5: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风格、对该课的 意见和建议等。在实验之初,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搜集资料,进行学习需 要分析。其次是用来帮助开展形成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设 计的实施作后测,验证实施效果。文献综述观察 访谈 问卷行动研究法和任课教师的合作交流资料的搜集研究现状确定问题,研究需要分析(意义)设计方案(目标分析,内容分析等)实施方案总结评价,经验分析,理论验证教学设计的具体描述理论(教学设计 过程模式)观察 访谈 问卷 实物参考资料参考文献:1:加涅(1999),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孙

15、克平(1998),现代教学设计纲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乌美娜(1994),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盛群力 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杨开城,“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几点看法”,中国电化教育 ,2001 7:Brent G. Wilson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vism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March 1997. http:/carbon.cudenver.edu/bwilson/construct.html 8:郑永柏,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9:徐晓东,“学习文件夹评价法的理论与方法 ”http:/ 桑新民 ,“网络环境下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 ”http:/ 200012: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中国电化教育 2000年13:容淑芳,张文兰,“ID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 1999年第3期14:刘莉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案的设计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论 文 2000年6月15:王铟,高等师范院校非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培养方案的 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