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解决单和训练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398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解决单和训练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烛之武解决单和训练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烛之武解决单和训练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烛之武解决单和训练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解决单和训练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门市第一中学“三六三”教学模式工具单高一语文问题解决评价单高一语文问题训练评价单烛之武退秦师解决评价单设计人:叶玉红审核人:序号: 04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生生成问题教师预设问题一、秦晋联盟,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怎样说服秦伯,从而力挽狂澜的?属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二、课文是如何刻画烛之武这个人物的?三、写作特色烛之武退秦师问题训练评价单设计人:叶玉红审核人:序号:班级:组名:姓名:时间:一、基础知识(1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 分)() A秦军氾南(s )夜缒而出 (zhu)佚之狐 (y ) B共其乏困 ( n) 若不阙秦(qu)许君焦、瑕(xi )

2、C秦伯说(yu ) 杞子(q)杨孙戍之(sh ) D逢孙(f n) 微夫人之力 (f ) 失其所与,不知(zh ) 2 下列各句中, “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以其无礼于晋B焉用亡郑以陪邻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以乱易整,不武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且贰于楚 (从属二主 )越国以鄙远(把, 当做边邑) B晋军函陵 (驻扎 )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 C 行李之往来 (使者 ) 朝济而夕设版焉 (渡河 ) D秦伯说(言,道 ) 又欲肆其西封 (扩张 ) 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

3、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以其无礼于晋5默写名句。(6 分) (1)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_ 。_,敢以烦执事。_,君知其难也。_?”(2)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不仁;失其所与,_;_,不武。 _。”二、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9 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

4、君,敢以烦执事。越国玉门市第一中学“三六三”教学模式工具单高一语文问题解决评价单高一语文问题训练评价单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B行李

5、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版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B.郑既知亡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无能为也已且君尝为晋君赐矣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

6、使秦伯心悦诚服。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9翻译下列句子。(9 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 分)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 分) 三、课堂延伸(18 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 题。 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

7、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 “ 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

8、 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 “ 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 可矣。 ”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选自左传)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亟请于武公亟:屡次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都:大概C蔓,难图也图:对付D国不堪贰贰:从属二主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焉辟害将焉取之B.国之害也君之所知也C.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以乱易整D.公闻其期其真无马邪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庄公

9、寤生”使姜氏受惊,由此厌之,偏爱共叔段,导致了后来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悲剧。B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封给制这一地方,庄公因制是险要之地而不给,可见其精明,深知其地对国家的重要性。C共叔段在母亲的纵容之下,违反国家制度,肆意扩张,臣下再三劝庄公约束共叔段,及早玉门市第一中学“三六三”教学模式工具单高一语文问题解决评价单高一语文问题训练评价单消除隐患,庄公不许,因为他对兄弟存有宽容之心,不忍下手。D当共叔段与姜氏密谋袭郑,完全暴露其叛乱行径时,庄公才认为“火候”已到,下令出兵伐京,一举击败共叔段。郑庄公竭力容忍共叔段得寸进尺,从表面看,好像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主动权仍然掌握在郑庄公手里。13.翻译(1)蔓

10、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3 分) (2)厚将得众。 (3 分) (3)公伐诸鄢。 (3 分) 四、语言运用(16 分 ) 14请把下面的句子连缀成顺序合理的文段,在横线上填写序号即可。(6 分 ) 主要有论语 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先秦散文分为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两大类有编年体的左传 ,有国别体的国语 战国策等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它们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中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15目前,不少重点中学为了抢到尖子生,不惜代价,开出一个比一个优厚的条件:免学费、发高额奖学金

11、、补贴生活费、提供单间宿舍,有的甚至许诺解决尖子生父母的就业问题。这种疯狂的抢尖子生的做法,被教育界形象地称为“摘豌豆尖”“撇油花”。某中学团委针对这一现象出了一道辩论赛辩题:正方:给尖子生特别待遇弊大于利。反方:给尖子生特别待遇利大于弊。请你为正方写一段辩论提纲,要求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条陈述理由。(6 分 ) 五、随堂练笔(20 分) 16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文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烛之武退秦师中选一个人物形象,写一篇人物形象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