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72305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1 9.1 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n n当运输对象当运输对象( (旅客、货物旅客、货物) )使用某种运输工具使用某种运输工具,沿特定路线运行到达枢纽站换乘时,该,沿特定路线运行到达枢纽站换乘时,该枢纽站能满足改用其它运输工具或使用其枢纽站能满足改用其它运输工具或使用其它路线运行。一般来说,两种以上运输方它路线运行。一般来说,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或多条公交线路交汇的场所都可称之为式或多条公交线路交汇的场所都可称之为 枢纽站。枢纽站。 n n城市交通枢纽是指城市客、货流集散、转运的地方城市交通枢纽是指城市客、货流集散、转运的地方,可以分为城市客运枢纽和城市货运枢纽。城市客

2、,可以分为城市客运枢纽和城市货运枢纽。城市客运枢纽是乘客集散、转换交通方式和线路的场所。运枢纽是乘客集散、转换交通方式和线路的场所。客运交通枢纽的含义很广泛,干道交叉口,公共交客运交通枢纽的含义很广泛,干道交叉口,公共交通线路的端点站及有多条线路、不同交通方式的换通线路的端点站及有多条线路、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地点,都可称为客运交通枢纽。合理规划、设计乘地点,都可称为客运交通枢纽。合理规划、设计城市客运枢纽,是改善公交系统,解决出行换乘,城市客运枢纽,是改善公交系统,解决出行换乘,提高公交服务和运营效率的重要环节。提高公交服务和运营效率的重要环节。n n轨道交通枢纽的特征就是客流与车流的特征:轨

3、道交通枢纽的特征就是客流与车流的特征: 方式多层次、客流多方向、流量大而发散。方式多层次、客流多方向、流量大而发散。 n n轨道交通枢纽同样也可以称为综合交通枢纽或轨道交通枢纽同样也可以称为综合交通枢纽或 客运交通枢纽等。客运交通枢纽等。 n n轨道交通枢纽是单一交通功能建筑或集轨道交通枢纽是单一交通功能建筑或集交通功能和商业开发功能于一身的建筑交通功能和商业开发功能于一身的建筑综合体。轨道交通枢纽的交通功能主要综合体。轨道交通枢纽的交通功能主要体现为对客流的转移和疏散,轨道交通体现为对客流的转移和疏散,轨道交通枢纽的商业开发功能则须根据具体的项枢纽的商业开发功能则须根据具体的项 目情况而定。

4、目情况而定。 4、2 客流预测的方法4、2 客流预测的方法轨道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枢纽点的到轨道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枢纽点的到、发客流,按不同的目的和方向,实现、发客流,按不同的目的和方向,实现“ “换换乘、停车、集散、引导乘、停车、集散、引导” ”四项基本功能,核四项基本功能,核心的功能在于换乘。心的功能在于换乘。9.2 9.2 轨道交通枢纽的特点分析轨道交通枢纽的特点分析n n轨道交通枢纽一般是由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换轨道交通枢纽一般是由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换乘通道、站厅、停车场、服务设施六个子系统组乘通道、站厅、停车场、服务设施六个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作为轨道交通枢纽的有机组成部

5、分成,各子系统作为轨道交通枢纽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实现出行,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实现出行者换乘舒适、安全和换乘时间最短这一总体目标者换乘舒适、安全和换乘时间最短这一总体目标而服务。而服务。 9.2 轨道交通枢纽的特点分析n n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枢纽内换体系中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枢纽内换乘通道如同一座桥梁将不同交通方式乘通道如同一座桥梁将不同交通方式连接起来,出行者可以利用换乘通道连接起来,出行者可以利用换乘通道,从一线转入另一线,或从一种交通,从一线转入另一线,或从一种交通方式转向另一种

6、交通方式,完成出行方式转向另一种交通方式,完成出行过程;过程;站厅的合理布设是减少换乘时间的站厅的合理布设是减少换乘时间的关键之一;关键之一;n n静态交通设施是吸引出行者由私人交通方式静态交通设施是吸引出行者由私人交通方式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实现公交优先战略的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实现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手段:服务设施可以提高枢纽的开发强重要手段:服务设施可以提高枢纽的开发强度,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同时又可以使出度,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同时又可以使出行者在候车时间完成购物和商务等活动,从行者在候车时间完成购物和商务等活动,从而减少单纯候车时间和出行次数。六个子系而减少单纯候车时间和出行次数。六个

7、子系统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统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优势,促使系统达到整体功能的优化。和优势,促使系统达到整体功能的优化。 n n做好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必须把做好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必须把握其人、车、路、场四项规划要素握其人、车、路、场四项规划要素 。 9.3 9.3 轨道交通枢纽规划的要素、原则及理念轨道交通枢纽规划的要素、原则及理念 9.3.1 9.3.1 规划要素规划要素n n1. 1.人人是客流生成的基本要素,规是客流生成的基本要素,规划宗旨应划宗旨应“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为乘客提供方,为乘客提供方便、捷达、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便、捷达、高质量

8、、高水平的服务。n n2. 2.车车是车流生成的基本要素,包是车流生成的基本要素,包括各种车辆的载客能力、速度、舒适括各种车辆的载客能力、速度、舒适度等标准。度等标准。 n n3. 3.路路是客流和车流组织的基本要是客流和车流组织的基本要素,包括其流动的路径,道路的通过素,包括其流动的路径,道路的通过能力等技术条件。能力等技术条件。n n4. 4.场场是枢纽的场地和选址,是规是枢纽的场地和选址,是规模和环境的控制要素,包括建筑、景模和环境的控制要素,包括建筑、景观和环境影响。观和环境影响。n n1. 1. 网络化的原则网络化的原则在设计一座轨道交通枢纽的时候,应该对该区域的交在设计一座轨道交通

9、枢纽的时候,应该对该区域的交通状况及发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在此基础通状况及发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才可能对轨道交通枢纽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之上才可能对轨道交通枢纽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9.3.2 9.3.2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n n2. 2. 城市化的原则城市化的原则在城市中尤其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大都市中,必须在在城市中尤其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大都市中,必须在轨道交通枢纽轨道交通枢纽( (所有类似的交通建筑所有类似的交通建筑) )的设计中引入的设计中引入城市设计的观念。城市设计的观念。n n3. 3. 发展的原则发展的原则任何建筑都会随着实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自身任何建筑都会随着实

10、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自身的功能定位,轨道交通枢纽建筑尤其如此。的功能定位,轨道交通枢纽建筑尤其如此。n n4. 4. 环保的原则环保的原则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噪音、震动、废气等对城市环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噪音、震动、废气等对城市环境和建筑的空间质量有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境和建筑的空间质量有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都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n n5. 5. 人性化的原则人性化的原则n n1. 1. 遵循总体规划,把握轨道交通线网的遵循总体规划,把握轨道交通线网的枢纽骨架,做好总体布局枢纽骨架,做好总体布局 n n2. 2. 强化管理概念,建立强化管理概念,建立“ “动态动态+

11、 +静态静态+ +管管理理” ”的综合规划思维,控制合理规模的综合规划思维,控制合理规模 n n3. 3. 重点做好换乘的结构和功能规划,发重点做好换乘的结构和功能规划,发挥枢纽的最佳效益挥枢纽的最佳效益9.3.3 9.3.3 以轨道交通线网构筑枢纽规划的基本思想以轨道交通线网构筑枢纽规划的基本思想n n1) 1)层次清层次清枢纽内各种交通系统按车辆制式枢纽内各种交通系统按车辆制式和客流性质分区归类,如火车站、轨道交通、和客流性质分区归类,如火车站、轨道交通、市内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等的停车位应进市内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等的停车位应进行分区管理,并且人车分流,进出分流,使换行分区管理,并且

12、人车分流,进出分流,使换乘结构层次清楚、流线分明。尤其是轨道交通乘结构层次清楚、流线分明。尤其是轨道交通车站与其他交通的换乘区域要立体化分层,干车站与其他交通的换乘区域要立体化分层,干扰少,安全性好。扰少,安全性好。 n n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功能复杂,在规划中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功能复杂,在规划中 必须把握其换乘结构的核心问题必须把握其换乘结构的核心问题“层层 次清、路径顺和距离近次清、路径顺和距离近” ”三项要领。三项要领。 n n2)2)路径顺路径顺每两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每两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的路线要顺捷,方向清楚,通视性好,的路线要顺捷,方向清楚,通视性好,视觉亲近。换乘通道的宽度应满足通

13、行视觉亲近。换乘通道的宽度应满足通行能力,并有导向标志,容易搜索目标;能力,并有导向标志,容易搜索目标;不同高程之间的换乘,应注意通道顺接不同高程之间的换乘,应注意通道顺接合理,避免高程反复起落,必要时需设合理,避免高程反复起落,必要时需设 自动扶梯。自动扶梯。 n n3)3)距离近距离近换乘的步行距离近,高差换乘的步行距离近,高差小,这是换乘中最直观的评价。小,这是换乘中最直观的评价。 n n1. 1. 对专项交通规划的认识对专项交通规划的认识n n2. 2. 枢纽规模确定问题枢纽规模确定问题n n3. 3. 内部交通组织原则问题内部交通组织原则问题 n n4. 4. 区域交通组织和影响分析

14、问题区域交通组织和影响分析问题 n n5. 5. 需求控制的思想需求控制的思想 9.4 9.4 轨道交通枢纽规划中的基本问题轨道交通枢纽规划中的基本问题n n1. 1. 背景研究背景研究n n2. 2. 方法研究方法研究 n n3. 3. 交通需求预测交通需求预测n n4. 4. 方案规划方案规划n n5. 5. 方案评估方案评估n n6. 6. 规划要点规划要点9.5 9.5 轨道交通枢纽规划的技术路线轨道交通枢纽规划的技术路线n n以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方式来以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方式来划分布局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划分布局模式,可以分为三种。9.6 9.6 轨道交通枢纽建筑的规划方法轨

15、道交通枢纽建筑的规划方法 9.6.1 9.6.1 建筑布局建筑布局n n常规公交线网主要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呈树枝常规公交线网主要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呈树枝状向外辐射,两者线路重叠区间一般不超过轨道状向外辐射,两者线路重叠区间一般不超过轨道交通车站路段,并与车站邻接地区集中开发一块交通车站路段,并与车站邻接地区集中开发一块用地用作枢纽换乘站场,作为各条线路终到始发用地用作枢纽换乘站场,作为各条线路终到始发和客流集散的场所。这种模式由于始发线路多,和客流集散的场所。这种模式由于始发线路多,常规公交线网运输能力大,乘客换乘方便且步行常规公交线网运输能力大,乘客换乘方便且步行距离较短,行人线路组织相

16、对简单,对周围道路距离较短,行人线路组织相对简单,对周围道路交通影响较小,但换乘枢纽站场用地较大。适合交通影响较小,但换乘枢纽站场用地较大。适合于换乘客客流大或辐射吸引范围大的轨道交通车于换乘客客流大或辐射吸引范围大的轨道交通车站。站。1. 1.放射放射集中布局模式集中布局模式n n常规公交线网由途经线路组成,换乘公交停靠站常规公交线网由途经线路组成,换乘公交停靠站分散设置在轨道交通车站附近的道路上。该布局分散设置在轨道交通车站附近的道路上。该布局模式不需要设置用地规模较大的换乘枢纽站场,模式不需要设置用地规模较大的换乘枢纽站场,但线网运输能力较小,部分乘客换乘步行距离较但线网运输能力较小,部分乘客换乘步行距离较长,行人线路组织相对复杂,换乘客流较大时对长,行人线路组织相对复杂,换乘客流较大时对周围道路交通有一定的影响,适合于换乘客流较周围道路交通有一定的影响,适合于换乘客流较 小的轨道交通车站。小的轨道交通车站。 2. 2. 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