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一中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255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益阳市一中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一中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一中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一中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一中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益阳市一中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益阳市一中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益阳市一中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2008 年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渐染( ji n)谄上欺下( ch n)寡廉鲜耻( xi n)畏葸不前( x)B蓓蕾(l i )刚愎自用( b)吹毛求疵(c)浑身解数( xi a)C纰漏( p)佶屈聱牙( j )自怨自艾(y)靡靡之音( m )D炮制( p o)螳臂当车( d ng)呼天抢地( qi ng)栉风沐雨( zh)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于

2、是乎,错的总是别人,对的总是自己。对待对手不用说,对待人民群众,也往往是这种态度。群众有意见上访,说是刁民,乃至于群众有困难求助,也被说成是胡绞蛮缠。B教育部对学校评估造假的现象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一票否决”了之,而应该引起反思。当务之急就是改革评估机制,减少评估的附加值,不要让评估搀杂太多的功利因素。C在几千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因一人一事而致诛连几族乃至九族之事俯拾即是。只要当权者一时兴起,成十上百的人头瞬间移位就如切菜砍瓜一般“简单”,简直是惨绝人寰!D朝鲜听众能自然平静地接受星条旗永不落这一美国国歌的旋律,同样,被视为朝鲜国粹的阿里郎,也能在美国音乐人的指间演绎得如此欢快、流畅。这是音

3、乐的魅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孙华表示,“来看病的这一百多人只是冰山一角,儿童心理问题患者基数大,低龄化趋势明显,危害大,形式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B对于庞家珏来说,权力不过是手中的玩物,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人谋点福利,不过是囊中之物,对于自己丝毫无损,他完全能做得到。C只有找到里面的深层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和做到“药到病除”,否则,所谓的处罚只能是隔靴搔痒,难以起到任何的积极作用。D国民党对当时的进步文人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段,鉴于鲁迅的声望,国民党极力拉拢,鲁迅却假以辞色;后来压迫加重,他仍愈战愈勇。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什么时候,根本无须仰

4、仗环保局长腰板的硬与不硬,而是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行事,就能使当地民众推窗一览蓝天如洗、云淡风清的宜人胜景,那才是值得人们大书特书的政绩。B他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批判,无论广度还是深度,均无法和五四先贤相比,他的唯一优势唯在于,喜欢用读书人所不愿用的市井语言,常常近于诅咒和辱骂,更便于在市井中流传。C为有效遏止不少地方煤矿生产方式粗放,安全管理差,事故隐患多,一些企业“三违”现象突出,给矿工生命造成严重危害,云南决定制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D能力决定落实。抓落实的过程实际上是检验能力素质高低的过程,工作落实到哪里,能力素质就体现到哪里。能力强、素质高,贯彻落实指示精神就快,工作就容易打开局

5、面。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悬空廊桥建造在大峡谷南缘老鹰崖距谷底1158 米的高空,为U字形,最远处距岩壁21 米。游客可以行走其上,俯瞰大峡谷和科罗拉多河景观它每年将吸引50 万游人前来观光廊桥宽约3 米,底板为透明玻璃材质还能够抵御80 公里外发生的里氏8 级地震以及最高速度为每小时160 公里的大风游客们只需花25 美元,就可以体验一回凌空俯瞰1200 米大峡谷的刺激感觉它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454 吨钢梁,完工后能够承受住72 架波音飞机的重量A B C D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 分,每小题3 分)超越“夷夏之防”思维模式晚清以来出现

6、了对中国社会形成广泛而深刻触动的西学东渐。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西学,除了欧洲各国制度层面的东西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包括了政治意识、哲学思想、文化观念等社会意识的方方面面。伴随着西方新式教育和译介书籍传播进来的新思想和新风俗,对中国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近代中国的大地上逐渐形成了求新、求变的社会气候:不仅促使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同时,彻底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固步自封、唯我独尊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并迈开了史无前例的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的步伐。我们回顾和研究清代的西学东渐, 除了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外,更应当着眼于其现实意义,即在当前中国到处兴起的“国学热” 中

7、,理性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超越中国旧有的“夷夏之防”的思维模式,以新的全球化的视野审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这样才能以史为鉴,利用历史研究的成果,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夷夏之防,要以夏变夷,严防以夷变夏,这是中国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这里的夷夏,不仅是一个种族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其核心观念是华夏文化远远高于夷狄文化。在先秦时代,它指中原农耕文化高于周边游牧文化;后来则长时间地沿续了这一观念。清代以来,这一观念被用来抵制西学,以及西方思想、学术、文化的渗透与影响。近年来,熙熙攘攘地编儒藏,倡“国学”,纷纷开办国学研究院、国学讲习班,同时,响起

8、了一片反对西化、反对西方渗透的呼声。从这中间,不难看到“夷夏之防”这一思维模式是多么顽强,多么根深蒂固。中国古代的夷狄文化曾冲击和破坏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但也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新的活力。后来,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输入中国,这大体上是与一种农耕文化和中国原先农耕文化的交流,经过双方的磨合,不仅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佛教宗派,而且有力地激发了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和文化的转型,直到宋、明理学的创立。近代以来,中国所广泛吸收接纳的西学,并非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而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和世界联系的形成,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成功而带来的一种全新的现代文明。中国师法西方,吸取西方物质生产

9、和精神生产的各种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并没有使中国因此而丧失自己;相反,却推动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走向了伟大复兴。师法西方,推动了中国新的社会力量的形成、中国发展道路新的选择和中华民族新的腾飞。由于师法西方,打开了中国的眼界,活跃了中国的思想,不仅使中国新学科迅速诞生,从而能够积极同世界进行平等对话,而且使中国所固有的思想、学术和文化获得了新的营养,焕发出新的活力,从固持走向流动与创新。我们只有自觉地超越“夷夏之防”的思维模式,不再日夜忧心地处处防备“以夷变夏”,以更为开放的心态,自觉吸收和利用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方能更为有效地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方能真正自

10、立于世界!(选自河北学刊2006 年第 6 期 有删节)6下列不属于“西学东渐”曾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的一项是A彻底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固步自封、唯我独尊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B对中国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C使中国产生了特有的佛教宗派,激发了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和文化的转型D使中国迈开了史无前例的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的步伐。7下列关于“夷夏文化”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夷夏文化”的核心观念就是华夏文化远远高于夷狄文化。B华夏文化就是指中原农耕文化,夷狄文化就是指周边的游牧文化。C夷狄文化既对华夏文化产生过冲击和破坏,也为华夏文化注入过活力。D我国历史上对“夷狄文化”的态度经历了接受抵

11、制接受反对的过程。8下列关于“西学”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B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意识D西方工业革命成功带来的全新的文明9根据文章相关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西学东渐,在历史上和现在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冲击,在未来,这种冲击也不会消失。B “国学”的兴起,主要是严防“以夷变夏”,防止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C只要我们自觉超越“夷夏之防”的思维模式,我们就能更为有效地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D超越“夷夏之防”就会泯灭西方社会和中国在政治、哲学、文化等社会意识方面的界限。三、文言文阅读(21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分,翻译题9 分,简答题3 分)训俭

12、示康(节选)司马光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 “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臵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

13、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 “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

14、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

15、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不敢服诟弊以矫俗干名干:谋求B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病:缺点C此为宰相厅事诚隘诚:的确D臣家贫, , 故就酒家觞之觞:饮酒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今人乃以俭相诟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B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C所亲或规之曰失其所与,不知D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出身贫寒,从小就不喜爱饰有金银的华美服装,二十多岁中进士时,是在同科考中的人的劝说下才勉强戴了一朵花。B文中举先公、李文靖

16、公、鲁公、张文节的事例,时为了说明前辈大贤的深谋远虑,崇尚节约,非庸人之所及。C全文围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两句话,谈古论今,指出古以俭朴为美德,今人却竞相奢华,“风俗颓弊” 。D作者为了把道理说透,教育儿子司马康厉行节约,通过举事例、引名言、作对比等手法反复说理,可谓用心良苦。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每小题3 分)(1)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2)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3)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14作者教育儿子厉行节约,那么“节约”到底有什么实际的好处?请用原文回答。(3分)四、古诗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1 分)15阅读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