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099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园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清华园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清华园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清华园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清华园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华园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园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华园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王红霞审核:王红霞审批:讲课教师: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课题:手指学习目标: 1、能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 。 2、能概括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 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 方法。(重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领悟并说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难点)一.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 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 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找出它们的短处和长处。2 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体会作者不同的表达方法。如写大拇指的那段话, 了接那段话的基本意思, 再体会写法, 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

2、写“ 吃苦” 的句子,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自读课文,完成表格。手指特点表达方法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4. 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提出探讨问题。二.合作探究。方法指导: 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3.读悟结合,训练朗读。三、课堂展示 :展示要求:做到大声,大胆,大方,形式多样。点评要求: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拓展补充。其他同学:归纳整理,发现问题,准备质疑。四.课堂小节。五课堂检测。1.你愿意做哪

3、根手指呢?为什么?2 读相关的主题丛书,并模仿本课写法,选择类似的事物写一写,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可以写一写五官、 电脑各部分、 文具盒、标点符号、 钟表的指针、 花儿。六、通过比较,迁移应用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末或文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悟,以直接表白的方法,给人以启示。匆匆顶碗少年是将说明的道理蕴含在文章之中,使人从中受到启迪。自我评价:态度积极完成目标书写工整拓展创新清华园小学语文导学案主备:张小水审核:王红霞审批:讲课教师:课题:班级:姓名:使用时间:课题: 顶碗少年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 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蕴含

4、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重点)3.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难点)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会读:抚摸肩胛愧疚附和露天沉着2、我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作者看了一场() 的杂技表演,从中受到了()的启示。3、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说说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5、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二.合作探究。方法指导: 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3.读悟结合,训练朗读。三、课堂展示:展示要求:做到大声,大胆,大方,形式多样。点评要求:

5、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拓展补充。其他同学:归纳整理,发现问题,准备质疑。四.课堂小节。五课堂检测。1、我能比一比,再组词。优()错()久()忧()措()疚()2、我会选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异国( y) 沉着( zhu zh o ) 抚摸( f f)肩胛(ji ji )愧疚(ji ji ) 附和( h h)3、我会读一位矮小结 (ji ji )实的白发 (f f )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lulu)金边红花白瓷 (c ch)碗。他走到少年面前 , 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m m)着少年的肩胛 (ji ji ),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

6、了一句什么。1.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2.哪些词语表现出老者 “ 并无责怪 ”? 请抄下来。3.想象一下 ,你觉得老者可能低声对少年说了一句什么? 4.这是一位() () ()( )的老者。自我评价:态度积极完成目标书写工整拓展创新清华园小学语文导学案主备:张菲菲审核:王红霞审批:讲课教师: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课题: 桃花心木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 9 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重点)2、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难点)一、自主学习1、 我会读:插秧枯萎基业幸而一番考验锻炼转化2、我知道:这篇课文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的生长,来比喻()的成长。

7、3、桃花心木是一种名贵的树种,培育它一定要用尽心思使其成材,而文中这位与众不同的种树人是怎样培育桃花心木的?请同学们读课文,把写种树人种植培育树苗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并写写你的感受。4、面对种树人的做法同学们心中肯定有许多不解,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种树人的做法是不是有道理?5、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们讨论。二.合作探究。方法指导: 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3.读悟结合,训练朗读。三、课堂展示:展示要求:做到大声,大胆,大方,形式多样。点评要求: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拓展补充。其他同学:归纳整理,发现问题,准备质疑。四、课堂小结。五、课堂检测

8、。我会写。ch y nk widu n lin ()()()yuyl n f nb b sh n j ()()()自我评价:态度积极完成目标书写工整拓展创新清华园小学语文导学案主备:康园园审核:王红霞审批:讲课教师: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课题: 桃花心木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 自己的体会。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一、自主学习1、体会种树人的奇怪做法,你有何想法?(速读 410 自然段)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A、树苗种下后,他

9、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又是隔三天, 有时隔五天, 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 浇的量也不一定, 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从中我看出。(温馨提示:要抓住有关词句谈呀! )B、种树苗的人偶尔回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 一定。从中我看出。C、桃花心木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来补种。从中 我看出。2、面对种树人的奇怪做法, 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当我向种树人提出疑问时, 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同学们当一回种树人,把他的话找出来回答我的疑 问。 (速读 11-13 自然段 )A 种树人笑着说什么?要读出种树人的“语重心长”呀!读中感悟种树人话中蕴 含的

10、哲理。B、假如你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你会想。 假如你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 你会想。C、读了种树人的话后,我的观点是。3、明白道理,深刻领悟。 A、听了种树人的话后,我明白了什么? B、这里“ 不确定 ” 对于树来说是。对于人来说是 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比如。C、结合生活实际,我明白了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会。 D、结合生活实际,我还明白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我从这段话中明白了作者是用借喻人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F、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是因为 E、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我能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赞美、感激、欣慰、骄 傲等)H、我们现在明白了作者在这里不光是说树的成长,也告诉了我

11、们人的成长经历 一些挫折、一些磨难,会成长的更快, 更坚强。你想对我们这些家庭中 “ 小皇帝” 、“ 掌上明珠 ” 说4、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仿写。 林清玄的散文让我很难忘, 他有哪些写作方法呢?我感觉我也能仿造他老 人家的写法写几句。 二.合作探究。方法指导: 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 3.读悟结合,训练朗读。 三、课堂展示:展示要求:做到大声,大胆,大方,形式多样。 点评要求: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拓展补充。 其他同学:归纳整理,发现问题,准备质疑。 四、课堂小结。五、课堂检测。 1、填空(1) 桃花心木一课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用种树的方法、道理、经验来比喻()

12、;用树的成长来比喻() 。 (2). “ 不确定 ” 的意思是:()树的 “ 不确定 ” 指树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 () ;人的 “ 不确定 ” 指() 。2、填关联词语。 1 ()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枯萎了。2 ()在不确定种寻找水源,拼命扎根的树()能长成百年的大树3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浇得多,()浇得少。自我评价:态度积极完成目标书写工整拓展创新清华园小学语文导学案主备:樊会玲审核:王红霞审批:讲课教师: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课题:习作一教学目标根据习作提示, 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

13、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课前准备和同学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法或得到的启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1. 上节课, 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 第一次 ”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 第一次 ” ,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2. 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1)可以记写自己“ 难忘的 ,第一次 ?”,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2) 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3) 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

14、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二、自选内容,合作探究,分组交流1. 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2. 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三、汇报交流,拓宽思路1. 每一个内容选择2、3 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2. 师生评议:(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学生各自习作。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自我评价:态度积极完成目标书写工整拓展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