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科学运动课件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172068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人科学运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糖尿病人科学运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糖尿病人科学运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糖尿病人科学运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糖尿病人科学运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人科学运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人科学运动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古代体育养生方法 中国古代体育“身心一体”、“身心合一” ,表现我国古代生理学、医学、养生学等方 面的最经典性著作有:黄帝内经、华佗 、吕氏春秋都提出了不同的锻炼运动方 式能养生的概念,主张靠积极的运动来增进 健康,指出靠服药治病不是维护健康的好方 法。二、古代体育养生方法给现代运动处方的启示 运动处方的概念是由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波维奇 提出来的。 1960年猪饲道夫教授首先使用此术语。1960年世界卫 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确认。 近200多年,西方国家对心肌梗塞病人是静养好,还是 运动好?一直争论不休,直到20世纪40年代运动疗法才占了 上风。 戈德华特

2、(Goldwater(guldw:t(r) )运用有限制的 定量运动,使60%70%的心肌梗塞后病人恢复了工作,逐 渐改变了医生与病人对运动的态度。20世纪50年代将冠心病 的运动疗法发展成为运动处方的形式,并可用做三级预防及 对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如今,它已发展成为指导群众体育锻炼和对运动员进行 科学训练的方法。三、现代运动处方仅有 短短40年的历史 我国对于运动处方的推广和应用也只有10余年 的历史,已在应用运动处方治疗冠心病、肥胖症、 糖尿病等资料有不少临床报道。 现代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有三类:即竞 技训练运动处方;预防保健运动处方;临床治疗运 动处方。 一个完整的运动处方一般包

3、括运动目的、运动 种类、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度和注意事项 等内容。糖尿病人的运动疗法【健身有道】 四、糖尿病人锻炼身体 首要目的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可如果运动方式不当,反而会暂时性地升高血糖,使血糖波动变大 。最常见的误区就是不做预热活动,突然开始快跑、打球等。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强度要有一定的限制,既不能盲目地大量运动, 也不能运动量过小起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简单地说,运动时要把握三 、五、七这三个数字。“三”是指每天步行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 ”是指每周要运动5次以上,只有规律性运动才能有效果;“七”是运动后心 率加年龄约为170,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强度,能保持

4、有氧代谢。 另外,还可以采取“交谈试验”的方式估算运动强度。运动中如果还 能自然交谈,表示运动强度比较合适;如果运动中有交谈困难,表示运动 强度太大,应该降低运动强度。糖尿病人可选择的运动方式很多,如散 步、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练健身操、打太极拳、游泳、划船和跳舞 等。五、运动疗法 是糖尿病患者摆脱病魔获得康复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糖尿病分为型(胰岛素依赖型)和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两类 。 不管是何种糖尿病,除了在医师指导下选用降血糖药、饮食疗法等外,体 育锻炼在治疗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持之以恒地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可增加 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中的葡萄糖易被肌肉等组织利用,从而 使

5、血糖降低。运动可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加快能量的消耗,改善脂质代 谢,并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增加,消除过多的有害胆固醇,延缓和预防动 脉粥样硬化,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对型糖尿病患者,坚持适宜的运动可有效地控制血糖。据有关资料 表明,轻、中度糖尿病,即饥饿时血糖11毫摩升左右者,一次有效的适 宜的运动,可使血糖迅速下降,并能维持长达1272小时之久。 参加体育锻炼可改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植物神经系统的 调节,使人精神振奋,情绪愉悦,而良好的心理能使血糖保持稳定,对糖 尿病的康复极为有利。在运动中可充分地表现自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提高了生存和生命质量。六、什么时候适宜运动? 糖

6、尿病人饭后1小时左右参加运动较为合适,因为此时血糖相对较高 ,不易发生低血糖。运动时应适当饮水,同时随身携带糖果和干粮,当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 专家提醒,如果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 四肢无力或颤抖的现象时,提示你已出现低血糖。但不要惊慌,可立即 停止运动,并服下随身携带的食物,一般在休息10分钟左右低血糖即可 缓解。若10分钟后未能缓解,可再服食物,并请求其他人通知你家人或 送你到医院。 七种情况下不宜运动 一是有急性并发症、急性感染; 二是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三是有 严重神经精神病变; 四是有糖尿病足溃疡; 五是合并心功能不全、糖 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及近期

7、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或脑溢血; 六是血压 控制不佳,如收缩压大于160mmHg或舒张压大于100mmHg者; 七是血 糖控制很差或血糖波动非常大的患者。七、糖尿病人如何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开始着手新的运动计划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做 好精心的安排,比如运动前的检查、着装和运动时的饮食等 。尤其是要到医院做必要的检查,如血糖监测、尿常规、血 压、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脂等,根据检查结果制订运动强 度。人在运动时的运动强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170减去年 龄作为适宜心率。运动后即刻的脉搏可作为运动强度是否适 宜的指标,如果脉搏超过指标,说明运动强度太大,心脏负 荷重,对人体有害。如果脉搏率达不

8、到指标,说明运动强度 过小,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以下为运动前应做的准备工作(一)运动前的检查 糖尿病患者运动方案在实施之前,应该到医院进行一次 全面系统的检查,包括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 、眼底、肾功能等检查。有时心功能检查也有必要。应该与 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请医生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对所有 接受运动治疗的糖尿病人,都要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检查 。 查血糖、尿糖、尿酮体,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决 定运动时如何调节饮食和用药,锻炼后再查血糖、尿糖,观 察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查心电图,如属老年人或肺疾患者,有条件的应加测 肺功能、测血压、查眼底,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或眼底有 出血等病史

9、则不应参加运动,如运动后血压上升,眼底出血 或心肌缺血,则应停止或减少运动。 (二)运动前的准备 运动锻炼之前,要选择合适的鞋袜,要特别注意鞋袜密闭性和通气性。应选 择安全的运动场地,寻找合得来的运动伙伴。避免单独一人运动。应该随身携带 预备处理低血糖的物品,如糖块、饼干等。并携带糖尿病急救卡片。糖尿病患者 锻炼时宜穿宽松、鞋底柔软舒适、通气好的鞋。运动时应穿合适的衣服,以防止 身体暴晒、中暑或体温下降。着装的原则是: 炎热的天气穿轻便的棉织品,它能吸收汗水并使潮气蒸发,从而保持正 常体温。 严寒的季节穿薄的多层衣服,多层衣服比单层衣服有更强的保温能力, 而且在运动中感到热时,可以脱下几层衣服

10、。外面穿棉织品不如穿皮革和羊毛制 品。戴帽子、手套能防止身体热量丢失。 潮湿天气棉织品吸水和透气性好,较为合适。 运动时穿合适的鞋也很重要,由于不少糖尿病病人并有周围神经病变,致使 足的感觉减退或足底皮肤增厚变硬,因此足部容易受损,锻炼时宜穿宽松、鞋底 柔软舒适、鞋面通气好的鞋。如运动鞋,胶鞋。(三)运动时间的安排 有人习惯于早晨空腹时锻炼身体,也有人主张晚上吃过 饭后进行体育锻炼,到底什么时间锻炼身体最好呢? 我们认为以早餐或晚餐后半小时或1小时后开始锻炼较 为适宜。餐前锻炼身体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可能因延迟进 餐造成血糖过低,也可能因没有服药而使血糖过高,所以最 好把运动时间放在餐后。为避

11、免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体 育锻炼最好在进餐结束后半小时以上再进行。晚餐后的体育 锻炼值得提倡,因为中国人多半进晚餐比较多,而且多数人 晚餐后就是看看报纸或电视节目,体力活动很少,这对降低 血糖和减轻体重十分不利。 糖尿病病人必须坚持“三定“的原则,包括定时定量的饮 食、定时定量的运动或定时定量地使用降糖药物,这里特别 要强调的是体育锻炼的定时定量,往往有人做不到,而只有 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四)运动前的饮食 锻炼前1小时,应当适当进食一些食物、喝一点运动饮料来补充能量,这会在 一定程度上提升运动质量。食物可以选择一些好消化、高营养的东西;如果没有 条件饮用运动饮料的话,

12、用白开水代替也是可以的。 控制食量:1个多小时的大运动量会使人的胃口大开,但无论如何,运动 都不是大吃一顿的借口。如果认为运动后就可以增加热量的摄入,那么控制体重 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饮食:应在开始运动之前1小时进食。这样是为了避 免体力活动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同样,要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如多汁的 蔬菜,油炸食品等。日常三餐和小点心能够使机体定时地、有规律地补充养分。 早餐和加餐时可食用:奶制品、谷类、水果、饮料。 午餐和晚餐食用:生的蔬菜、面包、奶制品、一个水果、至少有一餐保证有 肉或鱼;如果有一餐保证有烹制的蔬菜,另一餐就要有含淀粉的食物。要毫不犹 豫地摄入足够量的水果

13、和蔬菜,因为它们所含的抗氧成分(维生素C和维生素E 、胡萝卜素、多酚等)可以中和自由基,因为过量的自由基会侵蚀我们身体内部 的细胞。 无论进行何种运动,都应该在每次运动前和运动后测试血糖水平。如果运动 时间较长,运动中间也要测量。当然,在增减运动量之前,应该先和医生商量。 对于怎样开始运动,对于如何平衡运动、饮食和药物治疗三者来实现有效的糖尿 病控制,医生常常可以有一些有用的建议。(五)运动前的热身 热身时间并不是让人上洗手间、喝水或 和别人聊天。 专家指出,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来疏通筋 络,只有当机体变热,血液循环加速,关节 和肌肉得到充分的运动后,才会减少病人在 运动中受伤的机会。 (六)运动

14、后的调整 健身后的散热正如身体需要在健身前作热身一样 重要,因为机体需要一段时间恢复正常的稳定状态 。不然的话,心脏就会负荷过重,这肯定对病人无 益。专家建议在激烈健身后仍需要进行一些缓慢动 作,从而缓慢有序地排散体热,让心跳回到每分钟 120下或更低些。假如没有,最自然的检测器就是 自己,只要把精神专注在自己身体上,或专心抹汗 ,脑袋啥都不想,很快就能恢复冷静。 (七)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前最好喝杯开水,排净大小便,同时还应 想到携带一些糖果、饼干或巧克力,以备发生低血 糖时用。做好运动的自我保护措施,如穿软底防滑 鞋,戴护膝,保护脚跟等。 运动中如有身体不适,如头晕、眼花、脚闷、 心堵等

15、,应立即停止运动。 运动后,不宜停在风口处,有条件时,应等汗 慢慢干后再沐浴,既防感冒,又可消除疲劳。 在糖尿病防治的“五驾马车”中,运动与药 物、饮食、血糖监测、心理治疗等并驾齐驱 、举足轻重。 可见,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治病救 人,可是到底该选择何种运动、怎样运动、 什么情况不宜运动都需要医生的专业指 导。 许曼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食疗研究 会名誉理事长、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是我国著名的内分泌、糖尿病 专家及健康教育专家。 罗邦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 授,上海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是我国著名的内分泌、糖 尿病专家。 选运动,看病情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必须体检,包括心电图(45岁以上还要 做运动心电图)、检查有无血管及神经系统合并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