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中考复习讲座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72056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安徽中考复习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6年安徽中考复习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6年安徽中考复习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16年安徽中考复习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16年安徽中考复习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安徽中考复习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安徽中考复习讲座(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中考复习交流一、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 学业考试命题的依据基本依据:教育部初中 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 命题指导意见二、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 学业考试命题的原则(1)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 与要求。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内容标 准”规定的六个历史学习板块和乡土 史均属于考查范围,应按照“内容标 准”确定考试内容及其重点和要求。(2)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历史试题的功能 。 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 , 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 (3)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查。注重考查学 生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 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用 历史的、发

2、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 力和历史意识;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 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 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和社会。以历史 问题为出发点,同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 现实的社会实际,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 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 (5)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试卷要结构合 理、题量适中、题意明确、语言准确、难易 适当、目标有效,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避免考试中的“难、繁、偏、 怪”现象。同时,中考试题还要结合初中生 学业考查和高中阶段的招生的双重任务,设 计合理的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三、安徽省历史试题特点1试题设计角度新颖

3、,贴近学生生活和社 会实际,体现新课改的精神。2. 试题设计具有开放性,重在培养学生 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2014年中考题】1.人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称 谓不同,有的称年号,有的称庙号,有的称 谥号。下列与“汉武帝”称谓相似的是 A.孝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康熙帝3.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 观结合起来。【2014年中考题】6. 根据“求同存异”、“小 球转动打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 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A.伟大的历史转折 B.挑战两极格局 C.艰难的探索历程 D.走向世界舞台4.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实

4、际问题的能力。【2013年中考题】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 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的梦想。为此,某校九年级班开展了“弘扬 爱国精神,共逐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路逐梦 风雨兼程】 小华同学在梳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逐梦历程时,制作一张知识卡并 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3分)【梦想绽放 给力前行】 在小组讨论中,小明同学就上述卡片所填的三大重大事件分别从“开始复 兴”、“制度确立”、“伟大转折”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 扼要说明。(6分) 【同心筑梦 气势如虹】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通过探究和交流,你感悟到

5、了中国人民 和中国共产党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3分)5.注重学科内综合渗透古今贯通、中外 关联的命题原则。【2014年中考题】12. 非洲是一块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 。 _是古埃及法老专制统治的历史见证和古 埃及文明的象征。 明代郑和船队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 沿岸。 1935年意大利军队侵略矛头直指非洲的_ (国名),英、法等国对意大利采取绥靖政策,这一 政策在_会议中达到顶峰。6. 重视情境设置,体现知识迁移,重视 基本史料的作用。注重命题的探究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014年中考题】8.图3为某历史兴趣小组做的研 究性学习展板,你认为最适合的入选人物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

6、.穆罕默德 D.查理马特7.关注地方史,突出地方特色【2014年中考题】2013年底,中国珠算背列 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集中国古代珠算之大成,为中国珠算走 向世界奠定基础的徽州籍数学家是 A.梅文鼎 B.程大位 C.方以智 D.王贞仪8.密切关注考纲的变化 历史课程标准和中考纲要是 中考命题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 ,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指导性文件 和重要依据。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注意每年考纲 在考点上的变化,尤其要重点把握好 新增加的考点,这往往是当年考查的重 点所在。四、2015年安徽中考历史 考纲变化 (一)、增加部分: 1中国古代史 (1)B理解: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

7、流中的 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 (2)A识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2中国近代史 (1)A识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B理解:分析辛丑条约 对中国民族危 机全面加深的影响3中国现代史 没有增加内容4世界古代史: (1)A识记: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2)A识记:罗马共和国的兴衰5世界近代史:无增加内容6世界现代史 无增加内容7安徽地方史: (1)A识记:中共安徽省委的成立 (2)A识记:近代文化的演变(二)、删减部分1.中国古代史: (1)A识记:陈胜吴广起义 (2)A识记:三国鼎立的形成 (3)B理解:遣唐使 (4)A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 (5)A识记: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李时

8、珍和本草纲目 (6)B理解:长城、北京故宫2.中国近代史(1)A识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A识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A识记: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 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3.中国现代史 (1)B理解: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 失误 (2)B理解: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B理解: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4)B理解: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 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 响。4.世界古代史 (1)A识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代印度的 种姓制度 (2)B理解:知道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 史实,探讨世

9、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 史意义。 5.世界近代史 (1)C运用:华盛顿的主要活动 (2)A识记: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向日葵与英雄交响曲6.世界现代史(1)A识记: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和苏联解体7.安徽史 (1)A识记:科技名流 (2)B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B理解: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三)、调整的部分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B A) 2.红军长征的史实(B A) 3.西安事变(B A) 4.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B A) 5.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 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认识资本原始积累 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了解)

10、2015年安徽历史中考考纲与2014年考 纲的比较分析(变中不变)1、命题指导思想没有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 进取的评价机制。 2、命题原则没有变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注重“三维目标”,侧重能力考查。遵循新课程理念设计试题。 3、考试目标没有变 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 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方法及过 程。 考查学生对历史的感知、体验及对知识的真正 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没有变 考试形式试卷结构 难度要求 (7:2:1)五、2015历史周年事件一、中国史部

11、分 1、200年,官渡之战之战 1815周年 2、220年,三国魏建立 1795周年 3、960年,北宋建立 1055周年 4、1005年,澶渊之盟 1010周年 5、1115年,阿骨打建金 900周年6、14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610周年 7、1685年,雅克萨之战 330周年8、605年,隋朝大运河开始修建 1410周年9、 1840年,鸦片战争 175周年10.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55周年 11. 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 150周年 12.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120周年 13.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5周年 14.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建立

12、150周年 15. 1895年,公车上书 120周年 16.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10周年 17.1915年,新文化运动 100周年 18.1935年,遵义会议 80周年 19.1945年,中共七大 70周年 20.1945年, 重庆谈判 70周年 21.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70周年22.1905年 京张铁路开始修建 110周年 23.1905年 废除科举制 110周年 24.1950年 抗美援朝战争 65周年 25.1950年 土地改革 65周年 26.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 特区建立 35周年 27.1985年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30周年 28.1990

13、年 海基会成立 25周年 29.1995年 江泽民“八项主张”提出 20周年 30.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通过 10周年 31.1955年 万隆会议 60周年 32.1970年 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45周年二、世界史部分 1.610年 伊斯兰教创立 1405周年 2.630年 穆罕默德攻占麦加 1385周年 3.465年 罗马帝国分裂 1620周年 4.1275年 马可波罗来华 740周年 5.1865年 美国内战结束 150周年 6.1885年 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 汽车 130周年 7.1935年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80周年 8.1945年 雅尔塔会议召开 70周年 9.

14、1945年 联合国成立 70周年 10.1945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 11.1985年 戈尔巴乔夫改革 30周年12.1960年 非洲独立年 55周年 13.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 25周年 14.1955年 两极格局形成 60周年 15.1995年 WTO成立 20周年六、中考中的新史观 全球(整体)史观 现(近)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 生态史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一)全球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 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 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 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 展的客观主

15、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 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 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 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 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 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 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 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全球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 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 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 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 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 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