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doc 8)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17195 上传时间:2017-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doc 8)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doc 8)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doc 8)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doc 8)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doc 8)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doc 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doc 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增强人民体质,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简便易行,是注重社会性和群众性的体育单项锻炼等级标准,适用于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军队、农村。 本标准实施对象为全体国民,重点的青少年。 第三条 标准的实施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管,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篮球协会、各行业体协和解放军体育部门以及各高等体育院校组织施行。 第四条 实施单位根据具体情况、条件组织实施。可结合本单位的春、秋季运动会进行,也可专门组织各种不同形式

2、的达标比赛。地方各组体育主管部门、篮球协会有义务宣传、指导标准的实施。开展达标活动的目的是加强国民的锻炼意识,提高参加者的篮球技艺,增进健康。 第五条 本标准为分性别设三个等级,一级为高级,二级为中级,三级为初级。 第六条 下列比赛视为可申报篮球业余锻炼等级的比赛:符合中国篮球协会最新竞赛规则要求,有等级称号的裁判员主持裁判工作,大、中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部队团以上组织的有秩序册、成绩册的各种比赛。 第七条 个人所创成绩应以单位集体申报,由裁判长签字,比赛主办单位复核后加盖公章,向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申报。 第八条 达到标准所规定的等级,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颁发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

3、标准证书、证章,证书、证章由中国篮球协会统一制作,委托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篮球协会、各行业体协、解放军体育部门以及各高等体育院校准颁发。 第九条 各核准颁发部门应认真把关,严格执行标准,确保标准的权威性、严肃性。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体育主管部门 ,对所属证书核准颁权发单位的工作每定期审查一次。对误差率超过 5%的,有权暂停其核准颁发证书的权力,对情节严重的,报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批准,取消其颁发权力。 对玩忽职守、弄虚作假的裁判员及有关人员一经查实,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条 对于辖区内达标人数多且达标等级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主管部门、行业体协,国家体育总局篮球

4、运动管理中心将给予表彰。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 一级(高级): 1、参加省级以上综合性运动会篮球比赛(成年人、青少年、职工、农民、解放军等)所有代表队成员。 2、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以上单项比赛(青少年、大学生、职工、农民、解放军等)前六名的全体队员。 3、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以上三人制篮球比赛获得前八名的队员;参加小篮板全国百城市三人制篮球决赛的所有队员。 4、参加小篮板投篮大赛中,取得 3 分钟远投达 10 投 8 中、罚球连续投中 10 球以上队员。 均可申报业余一级。 二级(中级): 1、参加市(地)级或相当于市(地)级以上综合性运

5、动会篮球比赛(成年人、青少年、职工、农民、解放军等)所有代表队成员。 2、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的所有代表队成员;参加市(地)级以上单项比赛(成年人、青少年、大学生、中学生、职工、农民、解放军等)取得前六名的全体队员。 3、参加市(地)级以上三人制篮球比赛获得前八名的队员。 4、参加小篮板投篮大赛,取得罚球连续投中 8 球以上、3 分远投达 10 投 6 中的队员。 5、参加小篮板趣味游戏,“投抢罚”比赛 3 分钟内得分超过 20 分者。 均可申报业余二级。 三级(初级): 1、参加县(区)级以上综合性运动会篮球比赛(成年人、青少年、职工、农民、解放军等)所有代表队成员。 2、参加市(地)级以上比赛

6、的所有代表队成员;参加县(区)级以上单项比赛(青少年、大学生、中学生、职工、农民、解放军等)取得前六名的全体队员。 3、参加县(区)级以上三人制篮球比赛获得前八名的队员。 4、参加小篮板投篮大赛,篮下左右打板(45 度角)投篮 1 分钟内投中 30 次、3分远投达 10 次 4 中、罚球连续投中 5 球以上的队员。 参加有秩序册、成绩册的正式篮球比赛累计 10 场以上者。 均可申报业余三级。 关于制定、公布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的说明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增强人民体质,中国篮球协会制定了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通过开展达标活动,以满足

7、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参与体育运动日益增长的需求,使人们通过参加篮球锻炼,达到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的目的。 一、制定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主要依据 1、篮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群众性比赛常设的项目之一,深受人民大众的欢迎,随着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广大体育爱好者特 别是青少年对提高锻炼质量有了特别的需求,人们急需一个定量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锻炼水准,激发提高水平的欲望,因此,制定标准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2、篮球运动集跑、跳、投等基本运动于一体兼有一定的对抗性;在锻炼提高人的基本活动技能、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团结协作、并肩作战的团队精神。3、标准的制定是根据

8、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分析了目前篮球一级至三级运动员的标准和级差,力求使锻炼等级标准与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较好地衔接,保持较合理的级差,并对近年来部分大中学校、行业体协篮球比赛的成绩,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二、标准的实施对象和内容设置 标准实施对象是全体国民,重点是青少年。 内容设置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普及性,标准适宜。 标准设三个等级。三级为初级,二级为中级,一级为高级。男、女标准相同。 三、依托社会,建立网络,分步实施 标准既是一个全民健身活动,就要有相应的群众工作形式去实施。依托社会,建立网络,是实施工作指导思想。 标准的实施由国家体育总局篮球管理中心主

9、管,中国篮球协会具体实施,证书、证章统一制作。证书、证章的审核颁发工作由县(区)以区上的体育 主管部门、篮球协会、行业体协和解放军体育部门以及各高等体育院校具体执行。个人在各大、中学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解放军团以上等基层群众性比赛中 的取得的成绩,只要符合标准规定,均可申报等级证书,但要由比赛主办单位以集体的形式申报。 个人申请等级证书、优秀者称号,需交纳一定的工本费。此经费中国篮球协会将用于标准的实施、推广工作。 各级核发单位也可组织专门达标赛(或专项达标赛),由此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实施网络系统,以保证标准的实施深入持久地开展。 四、搞好宣传,扩大规模,全面实施 在制定标准过程中,我们

10、组织学者、专家、大中学校体育教师参加的工作小组,对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了广泛的证论。 工作小组的另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是、宣传标准的科学性。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去论证参加篮球运动,对促进人体各项机能、增强人体健康的作用等等。 宣传工作从标准实施开始立即展开,介绍如何开展这一活动及健身的科学性。通过新闻媒介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人了解标准,从而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 总之,我们将开拓思路,依托社会,把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的宣传、实施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号召、吸引更多的国民参加篮球运动,投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为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而努力。 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

11、 实施细则 全国篮球业余锻炼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现已颁布实施。中国篮球协会就标准实施的具体事项,作以下说明: 一、开展达标活动的目的是,加强国民的锻炼意识,提高参加者的篮球技艺,增进健康。 二、标准实施对象,应是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国民。同时,在华我外籍人以及来华参加中国篮球协会举办的有关比赛的外籍人士也可根据情况申报达标等级。 实施活动的口号:参加篮球运动,提高技艺,增进健康,迎接新世纪。 三、各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篮球协会、高等体育院校,只受理团体申报,运动会主办单位和比赛组织部门应负责集体申报工作。 四、参加篮球业余锻炼者,可同时持有多项、各级证书。

12、五、达标者可享有以下权利: 1、对持有等级证书的,可优先参加相应的篮球比赛; 2、取得一级证书,并在投篮大赛中,取得 3 分钟远投达 10 投 10 中或罚球连续投中 12 球以上的,可通过当地体育主管部门、篮球协会,向中国篮球协会申报,经核准后将授予“篮球锻炼之星”称号,并颁发证书。在升学、就业时,可由地方体总、篮协出具证明。 3、获得“篮球锻炼之星”称号的,可优先参加中国篮协组织的有关活动。 六、对于被授予上述证书、证章的申请者,发证单位除可向其收取证书、证章制作工本费(人民币 10 元、“篮球锻炼之星”证书工本费人民币 40 元)外,不得额外收取任何费用。 七、本标准暂定实行四年,根据实施情况将对其项目、标准,作合理调整,使之更加全面、完善,更好地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