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有线-HFC860M双向网建设技术交流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171637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有线-HFC860M双向网建设技术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东方有线-HFC860M双向网建设技术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东方有线-HFC860M双向网建设技术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东方有线-HFC860M双向网建设技术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东方有线-HFC860M双向网建设技术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方有线-HFC860M双向网建设技术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有线-HFC860M双向网建设技术交流(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FC860MHZ双向网建设技术交流2007年5月HFC860MHZ双向网设计一、HFC网络结构介绍东方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采用模拟光纤和电缆传输 系统。从总前端(按不同路由把下行信号分两路送到各 分中心机房。市区部分采用两级光网络,以1310(主) 结合1550nm(备)为模拟主干线,从分中心到各光节 点为星型结构,采用双向1310nm设备进行传输;郊区 部分采用三级光网络结构,即155013101310nm; 电缆网络为星型加树枝型结构,采用860MHz双向传输系统。 HFC860MHZ双向网设计东方有线网络有线公司网络示意图 和IP骨干网 上联光收机射频分配 (包括射频放大重 新分配)光发机

2、光分路器1:4分 前 端光节点放大器用户端:电视端口以及各种数据业务 端口(CM或者STB等)用户分配网光收机射频分配组合CMTS供电器TV信号HFC860MHZ双向网设计 网络系统指标分配 HFC860MHZ双向网设计备注: 1310nm光设备的传输指标为:CTB=-68dB,CSO=- 64dB,标称链路下C/N=51dB。2. 要求在系统指标计算中,网络每个部分所占用的指标 应不超过分配表中所规定的值。表中光节点RF1指光节 点中RF放大器的指标;电缆网络部分放大器还应留有 1dB电平波动的指标余量。HFC860MHZ双向网设计二、光缆网络设计要求1. 接入网(从分中心到各个光节点)干线

3、采用1310nm模 拟星型结构,每个光节点建议覆盖用户为300-500户左 右。 2. 接入网正向系统原则上采用DFB类860MHz正向光发机, 一个光节点对应一个光发。 3. 在光链路损耗计算时, 1310nm光纤的损耗为每公里为 0.4dB,每对连接器的损耗为0.3dB,同时整个系统应考 虑0.5dB的余量。 4. 新建小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设置远端机房,将光 接点及供电器放置在机房内并加装UPS以保证整个网络 的安全。HFC860MHZ双向网设计三、电缆网络设计要求 干线部分设计要求1电缆网络采用频分复用方式,正向通路工作频率为85- 862MHz,主要用于传输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以及

4、数据 传输的下行信号;反向通路为5-65MHz,用于业务反向 传输;65-85MHz为保护频段,不使用。2同轴电缆分配部分采用星型结构,以光节点直接连分 配放大器的方式连接用户,光节点后放大器一般为一级 级联。根据指标计算的要求,在10dB斜率的情况下,放 大器最大输出不得超过110dBuv。HFC860MHZ双向网设计3. 在电缆网络设计放大器间距时,应保留放大器的额定增 益的10%的余量,或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在最高频率下, 必须有至少3dB的余量。4在需要插入供电并且用户密度较高处(如高层建筑) 建议尽量采用多路输出放大器以减少放大器的个数和电 源插入器的使用。5在光节点覆盖区域距离较大,输

5、入电平较低时,可考 虑采用SA单端口放大器替代可能需要的延长放大器。HFC860MHZ双向网设计分配部分设计要求(一线进户)1进户后按需分配,原则如下:毛 胚 房:厅室1全装修房:端数根据合同要求进行设计2对用户应采用分配分支方式进行信号分配,原则上不 采用直接串接方式,分配网络的多路分支器串接数最多 不得超过7个,一般以不超过4个为宜。3原则上进户后采用分配形式,分配器放置在用户弱电 箱中。HFC860MHZ双向网设计4反向放大器的设计应保证每个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电平 大致相等(即从用户到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的损耗基本 保持一致),以保证反向汇聚均衡。5用户端至放大器的反向链路损耗应不超过35

6、dBuv(注 :此处反向链路损耗仅为器件损耗)。6用户终端设计电平要求为683 dBuv(设计时须预估弱 电箱至用户终端盒之间的电缆及用户终端盒的损耗)。HFC860MHZ双向网设计一线进户主卧室有线电视进户线终 端 盒客厅次卧室书房用户弱电箱(分配器暗盒)HFC860MHZ双向网设计四、供电部分 分配网络光节点和后接放大器一般需采用集中供电形式 。供电器对于光缆到小区的网络结构,每个光节点一般 只设置一个供电点。2. 对于分配网络功耗较大,设计工作电流超过所提供最 大电源容量(如10A供电器)80以上的,可考虑采用 两个供电电源。HFC860MHZ双向网设计3. 供电点的设置应尽可能接近光节

7、点,通过光节点对系统 馈电,光节点馈电口的最大设计电流不得大于15A,放 大器馈电口的最大设计电流不得大于8A。4. 在传输设备没有专用馈电口的情况下,应采用电源插入 器,通过同轴电缆向光节点和线路放大器供电的方式。5. 在系统设计时,供电器的设计容量需考虑至少百分之二 十的电流余量。双向网建设工艺规范建议 机房施工要求 设备安装工艺 电缆施工工艺 光缆施工工艺双向网建设工艺规范建议 鉴于大家对单向网络的建设都相当熟悉, 这里就对一般的网络建设工艺不再累赘。 在此只强调在网络建设过程中对双向业务 有直接影响的一些设备的施工工艺。双向网建设工艺规范建议 电缆电缆的屏蔽性能在单向网的时候已经非常

8、重要,在双向网中特别指出。由于反向网 络的指标肯定低于正向网络,所以其要求 更高。另外电缆的走线,避免特性阻抗的 改变而导致不匹配的现象。双向网建设工艺规范建议 电缆接头对于电缆接头在双向网的建设中非常重要 ,由于在网络建成后使用过程中有相当一 部分的故障都是由电缆的接头所引起,必 须得引起重视。双向网建设工艺规范建议 设备安装工艺由于双向有源器件的功耗比单向设备大许 多,从而导致的发热量比较大,在安装设 备(主要是光节点和放大器)时候充分考 虑设备的散热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延长 设备的使用寿命。双向网建设工艺规范建议网络建设施工过程: 施工前检验 光缆管线施工 电缆管线施工 暗配线管施工 电

9、缆桥架和线槽施工 楼层集线箱及用户信息配线箱 接地安装双向网络施工中需要强调的 同轴电缆应采用防潮性能好、抗腐蚀性 能强、信号泄漏小、不易老化的电缆。 在户外使用时,外护套应选用黑色聚乙 烯材料双护套电缆(管状外导体电缆可 使用单护套),户外网络干线、支线电 缆应使用铝管加聚乙烯护套电缆。 双向网络施工中需要强调的 连接器必须专人专岗,经培训考核后才能上岗 制作。 所有室外连接器都须外套热塑套管封装以保证 防水、防潮。 所有过电型器件和放大器的连接座需为贯通座 ,电缆与之连接需用螺丝紧固方式。 对F型接头,需用扭力矩扳手加以紧固;对针 型连接器应注意拧紧紧固螺丝。 双向网络施工中需要强调的需要

10、特别强调的是:在单向网络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连接器的 要求比在双向网中的要求低很多。特别指 出,连接器的尺寸,接触等情况是否良好 直接会影响反向通道的性能指标。(比如 内导体的不符合尺寸会导致相当严重的 CPD现象,接触不良会导致很严重的噪声 干扰现象等等,应该引起重视) 分配网络光节点和后接放大器一般需采 用集中供电形式。宜采用电源插入器, 通过同轴电缆向光节点和线路放大器供 电的方式。 供电器须具备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冲 击保护等功能。 电缆网络中的过电连接器应尽量采用针 形接头(不宜使用F型连接器)。 双向网络施工中需要强调的 供电器建议配有不间断电源 (UPS), 不间断供电时间在满载时

11、应满足2小时以 上的要求,并且具有自动切换功能。 供电器需配有或可配有标准网管接口, 可进行远端监控。 双向网络施工中需要强调的双向网络建设器材选择 电缆:性能的稳定性、屏蔽指标、反射指标、 传输指标等; 连接器:对电缆尺寸的兼容度、连接器的密封 性、反射指标、连接损耗、使用寿命; 无源器件: 光设备 放大器 供电电源双向网络建设器材选择器材选用的最主要依据是: 性价比 MTBF(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 适当的选择需要的设备双向网络建设器材选择 正向光发机(根据网络设计需要的光功率 ,CNR,CSO,CTB等参数选择) 光节点(包括光发光收)(根据接收光功 率,输出电平,要求的射频信号指标来选

12、择,另外适当的考虑网管功能) 放大器(根据射频指标,增益等来选择, 另外适当的考虑网管功能)双向网络建设器材选择 野外过电分支分配器的选择主要是射频指标的考虑和过电能力的考虑 (包括屏蔽,反射,插损,隔离度等指标 ) 室内型分支分配器的选择主要是射频指标的考虑(包括屏蔽,反射 ,插入损耗,分支损耗,隔离度等指标)双向网络建设器材选择供电器的选择 由于网络架构采用集中供电的方式进行供 电,供电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对于供电器 的稳定性,过载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都是 考虑的指标,另外供电器的屏蔽也需要考 虑,可能供电器成为侵扰的一个来源(所 以建议一定使用电源插入器的原因)双向网络建设器材选择电缆接头

13、接头的容错性(由于电缆粗细造成的接触不良 ,打火现象-反向噪声) 接头的屏蔽性(正反向侵扰的最主要来源) 接头的过流能力(双向网络的功耗远比单向网 络大,注意接头的热损耗引起的故障) 接头的插入损耗 接头的反射损耗双向网络建设器材选择用户终端盒的选择由于70%多的噪声源都来自于用户家庭, 所以选择高质量的终端盒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考虑终端盒的隔离和反射特性。另外用户线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验收要求 工程验收及文件编制要求 设备器材抽查与验收项目 管道质量检验 光缆检测 用户端安装工程验收HFC860MHz双向网建设技术交流 谢谢!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机房设计标准 用户规模达到10万户以上

14、的大型规划区应至 少设立一个二级有线传输或分配机房。规划区域 的中部或超干线附近可建一分前端机房,使用面 积为200至250平方米。在用户密集的居住区域 和繁华的商业区内设置小型机房,使用面积约为 40至150平方米在商务楼内。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机房电力及电力线要求 1、宽带接入中心机房应提供可靠市电。2、宽带中心机房的后备电源宜配置UPS或48V蓄 电池。3、电源线的布放可采用穿线管、行线架、线槽 内布放,或采用明敷方式。电源线与通信线缆之 间必须保持相对的间距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机房其它要求 1、选址原则及建筑要求 。2、土建及防火要求 。3、环境要求 。4、防雷接地系统 。有线电

15、视系统设计规范 地下管线设计标准 建筑内管线设计要求 光缆网络设计要求 光缆网络施工要求 光缆施工基本要求 光缆弯曲半径不小于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外 径的20倍。 光缆牵引时,应制作合格的光缆牵引端头。 机械牵引时,牵引设备应能调节张力,应具有超负荷时自 动停机的功能,并自动发出警告。 人工牵引或拖放速度应均匀,避免”浪涌”、扭转、打小圈 等情况。 光缆布放过程以及安装、回填中均应注意光缆安全,发现 护层损伤应及时修复。在布放过程中发现有可疑情况应及 时测量,确认光缆是否良好。光缆端头应作严格的密封防 潮防水处理。电缆网络施工工艺 电缆的敷设传输电缆的铺设应优先采用穿管方式。干线、

16、支线电缆在 较长距离(大于100m)穿管铺设时应采用子管方式。 架设架空电缆时,先将电缆吊线用夹板固定在电缆杆上, 然后用电缆挂钩把电缆卡挂在吊线上。根据气候条件,每 一杆档均应留出适量余兜,杆距不宜大于50m。 架空电缆和墙装电缆需要转入地下或从地下引出时,在距 地面2.5m以内的部分应采用无缝钢管保护,钢管应埋入地 下0.30.5m,转入处要用油质水泥沙浆或铅帽密封。 采用直埋式电缆铺设时,应使用具有铠装的直埋电缆,埋 深不得小于0.8m,紧靠电缆要用细土覆盖0.1m,上压一层 砖石保护。 地下直埋式穿管电缆应采用密封性能好的电缆,必要时可 采用充气电缆。 光工作站、放大器的安装 在架空电缆线路上,光节点或放大器应安装在电杆左 右1m以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