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振动隔离.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16330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振动隔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五章  振动隔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五章  振动隔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五章  振动隔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五章  振动隔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振动隔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振动隔离.ppt(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振动的隔离与阻尼减振 隔振不涉及结构强度的计算,它只是研究如何降 低振动本身。 将振源与基础或连接结构的近刚性连接改成弹性 连接,以防止或减弱振动能量的传递,最终达到 减振降噪的目的。 隔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作为振动源的机械 设备采取隔振措施,防止振动源产生的振动向外 传播,称为积极隔振或主动隔振;另一类是对怕 受振动干扰的设备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弱或消除 外来振动对这一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称为消极 隔振或被动隔振。5.1 隔振原理 5.1.1 隔振的分类 隔振,就是在振动源与地基、地基与需 要防振的机器设备之间,安装具有一定弹 性的装置,使得振动源与地基之间或设备 与地基之间的近刚

2、性连接成为弹性连接, 以隔离或减少振动能量的传递。 被动隔振系统,其隔振的目的是为了减少 地基的振动对设备的影响,使设备的振动 小于地基的振动,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 5.1.2 隔振的评价 描述和评价隔振效果的物理量最常用的是 振动传递系数 T 。传递系数的定义是指通 过隔振元件传递的力与扰动力之间的比值 ,或传递的位移与扰动之间的比值,即 T 越小,说明通过隔振元件传递的振动越小 ,隔振效果也越好。如果 T =1 ,则表明干 扰全部被传递,没有隔振效果 。 在工程设计和分析时,通常采用理论计算 传递系数的方法来分析系统的隔振效果, 有时也采用隔振效率来描述隔振系统的性 能,隔振效率的定义为,

3、 5.1.3 隔振原理 无阻尼单自由度隔振系统 ,系统的运动 方程式为: 稳态解的数学表达式为: 通过隔振系统传递给地基的干扰力为: 振动传递系数为 : 当 时,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系数 将为无穷大。 当隔振系统存在阻尼时,就不会出现这种 情形。 有阻尼单自由度隔振系统 隔振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解可以方便地表示为 通过隔振系统传递的干扰力为 , 在稳定状况下, 传递干扰力的幅度为 振动传递系数为, 有阻尼时,隔振系统的传递系数的表达式 要复杂得多。当系统出现 时,隔振 系统的振动传递系数将不再为无穷大,此 时的传递系数由系统的阻尼决定。 5.1.4 隔振性能分析 隔振设计的目的就是选择并设计合适的

4、隔 振参数,使得 T 值较小。 振动传递系数 T 与 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 当 时,即干扰力的频率小于隔 振系统的固有频率时, ,干扰力通过隔 振装置全部传给了基础,即隔振系统不起 隔振作用。 (2) 当 时,即干扰力的频率等于隔振 系统的固有频率时, ,说明隔振系统不 但起不到隔振作用,反而对系统的振动有 放大作用,甚至会产生共振现象。 (3) 当 时,即干扰力的频率大于隔振 系统的固有频率的 倍时, ; 越大, T 越小,隔振效果越好。 从理论上讲, 越大隔振效果越好,但是 在实际工程中必须兼顾系统稳定性和成本 等因素,通常设计 。 振动传递系数 T与 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 当

5、时,即隔振系统不起隔振作 用甚至发生共振的区域, 值越大, T 值 越小,这表明在这段区域增大阻尼对控制 振动是有利的。特别是在系统共振时,这 种有利的作用更明显。 (2) 在 时,即隔振系统起隔振作用 的区域, 值越小,则 T 值越小,表明在 这段区域阻尼越小对控制振动越有利,也 就是说此时阻尼对隔振是不利的。 以上分析表明:要取得比较好的隔振效果 ,首先必须保证 ,即设计比较低的 隔振系统频率。如果系统干扰频率 比较 低,系统设计时很难达到 的要求,则 必须通过增大隔振系统阻尼的方法以抑制 系统的振动响应。 5.2 隔振设计与隔振器 在隔振设计中,通常把 100Hz 以上的干 扰振动称作高

6、频振动, 6-100Hz 的振动定 义为中频振动, 6Hz 以下的振动为低频振 动。常用的绝大多数工业机械设备所产生的 基频振动都属于中频振动,部分工业机械 设备所产生的基频振动的谐频和个别的机 械设备(如高速转动设备)产生的振动属 于高频振动,而地壳的振动和地震等产生 的振动都属于低频振动。 5.2.1 隔振设计步骤 1 测试分析,确定被隔振设备的原始数 据,包括设备及安装台座的尺寸、质量、 重心和中心主惯性轴的位置,机器质量和 转动惯量,以及激励振动源的大小、方向 、频率、位置等。 2 由以上数据,按频率比 的要求 计算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 ,也可以根据 隔振设计的具体要求,例如设备所允许的

7、 振幅,来计算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 3根据隔振系统所需要的固有频率,计 算隔振器应该具有的刚度。 4计算设备工作时的振幅,核算是否满 足隔振设计的要求,必要时通过降低隔振 系统的刚度或增加机座的质量来达到要求 的隔振指标。 5根据计算结果和工作环境要求,选择 隔振器的类型以及安装方式,计算隔振器 的尺寸并进行结构设计。最后必须考虑隔 振系统隔振效率和设备启停过程中通过共 振区时的振幅,由此决定隔振系统的阻尼 。 5.2.2 常用隔振器及其应用 1 钢弹簧隔振器钢弹簧隔振器是常用的一种隔振器,它 有螺旋弹簧式隔振器和板条式钢板隔振器 两种类型。 钢弹簧隔振器的优点是: (1) 可以达到较低的固有

8、频率, 5Hz 以下 ;(2) 可以得到较大的静态压缩量,通常可 以取得 20mm 的压缩量; (3) 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 (4) 耐高温、耐油污,性能稳定。缺点是: (1) 由于存在自振动现象,容易传递中频振动。 (2) 阻尼太小,临界阻尼比一般只有 0.005 ,因 此对于共振频率附近的振动隔离能力较差。为了 弥补钢弹簧的这一缺点,通常采用附加粘滞阻尼 器的方法,或在钢弹簧钢丝外敷设一层橡胶,以 增加钢弹簧隔振器的阻尼 2. 橡胶隔振器 橡胶隔振器最大的优点是本身具有一定的 阻尼,在共振点附近有较好的隔振效果。 橡胶隔振器通常采用硬度和阻尼合适的橡 胶材料制成,根据承力条件的不同,可以

9、分为压缩型、剪切型、压缩剪切复合型等. 3 空气弹簧 隔振器的隔振效率高,固有频率低 ( 在 1Hz 以下 ) ,而且具有粘性阻尼,因此,具有良 好的隔振性能。 5.3 防振沟 在振动波传播的途径上挖沟,以阻止振 动的传播,这种沟叫做“防振沟”。如果振动 是以在地面传播的表面波为主,采用防振 沟的方法十分有效。 第六章 阻尼减振 6.1阻尼减振 原理6.1.1 阻尼的定义与作用 阻尼是指系统损耗能量的能力。从减 振的角度看,就是将机械振动的能量转变 成热能或其它可以损耗的能量,从而达到 减振的目的。阻尼技术就是充分运用阻尼 耗能的一般规律,从材料、工艺、设计等 各项技术问题上发挥阻尼在减振方面

10、的潜 力,以提高机械结构的抗振性、降低机械 产品的振动、增强机械与机械系统的动态 稳定性。 阻尼的作用主要有: (1) 阻尼有助于降低机械结构的共振振幅,从 而避免结构因动应力达到极限所造成的破坏。对 于任一结构,当激励频率 等于共振频率 时,其位 移响应的幅值与各阶模态的阻尼损耗因子成反比 ,即:阻尼损耗因子用结构损耗的能量与结构振动能 之比加以定义 :是无量纲的参量,表明结构损耗振动能量的能 力 (2) 阻尼有助于机械系统受到瞬态冲击后 ,很快恢复到稳定状态。机械结构受冲击 后的振动水平可表示为, 若以 表示振动水平的降低率,则, 结构受瞬态激励后产生自由振动时,要 使振动水平迅速下降,必

11、须提高结构的阻 尼比。 (3) 阻尼有助于减少因机械振动所产生的 声辐射,降低机械噪声。 (4) 可以提高各类机床、仪器等的加工精 度、测量精度和工作精度。 (5) 阻尼有助于降低结构传递振动的能力 。 6.1.2 阻尼的产生机理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讲,阻尼的产生机理 就是将广义振动的能量转换成可以损耗的 能量,从而抑制振动、冲击、噪声。 1 工程材料的内阻尼 材料阻尼的机理是:宏观上连续的金属 材料会在微观上因应力或交变应力的作用 产生分子或晶界之间的位错运动、塑性滑 移等,产生阻尼。在低应力状况下由金属 的微观运动产生的阻尼耗能,称为金属滞 弹性。当金属材料在周期性的应力和应变作用 下,加载

12、线 和卸载线 在一次周期的应力循 环中,构成了应力 - 应变的封闭回线 ABCDA ,阻尼耗能的值正比于封闭回线的 面积。 粘弹性材料属于高分子聚合物,从微观结构上 看,这种材料的分子与分子之间依靠化学键或物 理键相互连接,构成三维分子网。高分子聚合物 的分子之间很容易产生相对运动,分子内部的化 学单元也能自由旋转,因此,受到外力时,曲折 状的分子链会产生拉伸、扭曲等变形;分子之间 的链段会产生相对滑移、扭转。当外力除去后, 变形的分子链要恢复原位,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 会部分复原,释放外力所做的功,这就是粘弹材 料的弹性;但分子链段间的滑移、扭转不能全复 原,产生了永久性变形,这就是粘弹材料的

13、粘性 ,这一部分功转变为热能并耗散,这就是粘弹材 料产生阻尼的原因。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还出现了各种复合材料供工程应用,例如 纤维基材料、金属基材料、非金属基材料 等,均是利用各种基本材料和高分于材料 复合而成。用作精密机床基础件的环氧混 凝土则以花岗岩碎块作为基体,用环氧树 脂做粘结剂所制成的复合材料。由两种或 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因为不同材料 的模量不同,承受相同的应力时会有不等 的应变,形成不同材料之间的相对应变, 因而会有附加的耗能,因此复合材料可以 大幅度提高材料的阻尼值。 2 流体的粘滞阻尼 大部流体具有粘滞性,在运动过程中会 损耗能量。流体内部的速度梯度、

14、流体和管壁的相 对速度,均会因流体具有粘滞性而产生能 耗及阻尼作用,称为粘性阻尼。粘性阻尼 的阻力一般和速度成正比。为了增大粘性 阻尼的耗能作用,制成具有小孔的阻尼器 ,当流体通过小孔时,形成涡流并损耗能 量,所以小孔阻尼器的能耗损失实际包括 粘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两部分。 3 接合面阻尼与库仑摩擦阻尼 机械结构的两个零件表面接触并承受动 态裁荷时,能够产生接合面阻尼或库仑摩 擦阻尼。 4 冲击阻尼 冲击阻尼是一种结构耗能,工程中可通过 设置冲击阻尼器来获得冲击阻尼 5 磁电效应阻尼 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中,由磁电效应 产生阻尼。称之为涡流阻尼。 6.2 阻尼材料与阻尼结构6.2.1 阻尼材料

15、衡量材料阻尼特性的参数是材料损耗因子 ,大多数阻尼材料的损耗因子随环境条件 变化而变化,特别是温度和频率对损耗因 子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阻尼材料有不同的性能曲线,适用 于不同的使用环境。粘弹性阻尼材料 粘弹性阻尼材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 种阻尼材料,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调整 材料的成份及结构,从而满足特定温度及 频率下的要求。粘弹性阻尼材料主要分橡 胶类和塑料类,一般以胶片形式生产,使 用时可用专用的粘结剂将它贴在需要减振 的结构上。 阻尼材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有较高的阻尼 性能,根据性能的显著不同,可划分为三 个温度区:温度较低时表现为玻璃态,温 度较高时表现为橡胶态,在过渡区内材料 模量急剧下降,而损耗因子较大。损耗因 子最大处称为阻尼峰值,达到阻尼峰值的 温度称为玻璃态转变温度。 频率对阻尼材料性能也有很大影响,其影 响取决于材料的使用温度区。在温度一定 的条件下,阻尼材料的模量大致随频率的 增高而增大, 对大多数阻尼材料来说,温度与频率两个 参数之间存在着等效关系。对其性能的影 响,高温相当于低频;低温相当于高频。 对大多数阻尼材料来说,温度与频率两个 参数之间存在着等效关系。对其性能的影 响,高温相当于低频;低温相当于高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