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课件第三讲 行政权力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71403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三讲    行政权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三讲    行政权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三讲    行政权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三讲    行政权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三讲    行政权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三讲 行政权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行政学课件第三讲 行政权力(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讲 行政权力n 第一节 行政权力概述n 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分配n 第三节 行政授权n 第四节 行政权力的行使第一节 行政权力概述n一、行政权力的涵义n 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 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 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n行政权力的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n第一,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n第二,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n第三,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n第四,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 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

2、整个社会。n第五,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 力。二、关于行政权力的主要学说n(一)早期分权学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政治学;古罗马的波利比阿(Polybius)n(二)三权分立学说查理孟德斯鸠(Charles Montesquieu)n(三)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乔汉布隆赤里(Johann Bluntschli);伍德罗威尔逊;马克斯韦伯 ;古德诺n(四)五权宪法学说孙中山先生在借鉴西方三权分立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政治 传统所创立的一种学说。n(五)议行合一学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是统一的。法国巴 黎公社首创了议行合一的先例。n(六)组织权力

3、学说组织权力普遍存在,其重要功能在于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三、行政权力的结构n(一)行政权力的静态结构纵向的层级结构+横向的部门结构n(二)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由权力作用的方向、方式、轨道、 层次、时间和结果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所 构成的权力运行模式四、行政权力的特征及其与其 他权力的关系n(一)行政权力的特性n 1公共性。 作为一种国家权力,行政权力本来就属于公 共权力,公共性自然是其主要特征。它的运作集中 体现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活动,其目的在于提 供公共物品、维护公共利益。n 2手段性。行政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行政权力要实现的目的并非产生于行政系统本身 ,而是来自于行政权力

4、之外。从法理上讲,行政权 力属于派生性的权力,是经公民政治授权或经立法 权力委任之后产生的,它必须执行赋予它权力的公 民或国家立法机关的意志。(一)行政权力的特性n3自主性。行政权力的自主性首先是其相对独立的特性,这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相对于社会权力的独立性和相对于统 治权力的独立性.n4一元性。 行政权力的一元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一个 国家内,拥有和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系统只能是一个;其 二,在一个国家的行政系统内部,只能存在一个权力中心 ,首长负责制是一般行政管理机关的领导原则;其三,行 政权力的一元性还表现在行政权力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不可 逆性,亦即行政权力运行的单向性。(一)行政

5、权力的特性n5时效性。 行政权力主要是要有效地执行国家意志,以迅速实 现公共利益。所以,时间就成为行政权力结构中重要 的坐标,效率也才成为行政权力所追求的直接目的。 注重时效是行政权力明显的特征之一。n 6膨胀性。n行政权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即自我膨胀特性。 这种特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行政权力的自然增 长,由行政权力的结构功能正向发展所决定,属正常 状态;另一种是行政权力的恶性膨胀,就如帕金森定 律和彼得金字塔原理所揭示的那样,属异常现象。(二)行政权力和其他政治权 力的关系n1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 同属国家权力;区别在权力的性质和作用结果 、功能和价值原则。n2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 同属

6、国家权力;区别在权力运行方向、主体在 权力体系中的独立性、权力的作用和功能和权力的价 值原则。n3行政权力和政党权力 属于国家权力与其他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区别在于权力目的、结构、合理合法程度、客体和手 段。五、行政国家20世纪行政 权力发展的独特现象n20世纪的行政权力已不再仅仅是担负“守夜警察”的角 色,它从“政治侍女”的地位一跃上升到执政治牛耳之 位。20世纪的行政权力已不再仅仅是担负“守夜警察” 的角色,它从“政治侍女”的地位一跃上升到执政治牛 耳之位。n在行政制度充分发展的国家,行政事务、政府职能、 官员制度都相当发达,以自由裁量权、委任立法权和 行政司法权为主要内涵的行政权力

7、扩张,使得国家活 动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这种情况,英 美法学家形象地将其概括为“行政国家”,美国行政学 家沃尔多又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系统描述。如何认识“行政国家”现象呢?n首先,行政国家的出现,是大工业时代科学技 术突飞猛进和生产力迅速提高所导致的结果。n其次,应该看到,与行政国家现象相伴而生的 行政越权现象,是在行政权力增长过程中自身 的恶性膨胀造成的。n最后,必须强调指出,行政权力在由“守夜警 察”的消极身份转变为社会积极干预者身份的 过程中,其本质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六、21世纪的行政权力展望n(一)趋向之一:权力结构的扁平化n行政权力扁平化的主要表现是:上下级之间、 人与

8、人之间的权力距离日渐缩短,权力中心逐 渐下移,尽可能地缩短决策链以减少决策在时 间和空间方面的延迟问题,尽可能地减少管理 层次和中间环节以提高施政效率,最大程度地 面对权力客体以体现便民原则和人本价值。行 政权力扁平化实质上是一种动态化的权力结构 状态,其影响力更多来自知识、信息、人格和 社会资本。(二)趋向之二:权力分配的 均等化n权力均等化是组织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在行政 管理中它意味着更广泛的权力分配,就是在行 政权力分配过程中更加突出公平和均衡的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机会均等的原则,扩大 公众在从事公共服务、管理自己工作和生活等 方面的参与权,让权力有更多的人执掌,适当 增加人性化社

9、会因素在权力资源中的比重,形 成决策民主化、沟通网络化、管理分权化的权 力模式。(三)趋向之三:权力行使的 共享化n行政权力共享化首先是一种包容意识,即对社 会多样性的兼容;行政权力共享化更是一种伙 伴关系,即政府、民营部门和民间社会的有机 结合;行政权力共享化还体现为参与施政,即 公民对于公共管理活动的直接参与。行政权力 的这些共享机制是弥补其因等级化运行而发生 衰减的重要方式,其效果是在分享过程中实现 增权,加强治理能力。在丰富的内涵当中,行 政权力共享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治理过程中的 伙伴关系。(四)趋向之四:权力运行的 透明化n权力透明化是权力共享化逻辑的必然结果。行政权力 透明化本质上

10、是一种制度设计,它集中表现为在法律 制度框架内的政府信息公开化。n行政权力透明化至少有三个基本方面:n一个方面是作为权力主体的政府信息公开化,即政府 有责任和义务公开信息,并以低成本传播信息;n另一个方面是作为权力客体的公众依法享有信息自由 权利和表达自由权利,这里包括寻找、接收与传播信 息的权利;n再一方面是权力载体的电子化,电子技术、信息技术 和网络技术在作为权力运行透明化支持条件的同时, 其所带来的电子政府、电子政务和网络传递本身也成 为权力运行透明化的基本要件。(五)趋向之五:权力约束的 法治化n约束行政权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法治化。现代法治首先 意味着政府守法,并意味着政府尊重公民权利和

11、自由 ,更意味着法律面前人平等。这就要求限制行政权力 ,用宪政制度和法治原则对行政权力的发生、配置、 行使、监督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制约。n联合国新千年第一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草案在把 良治作为理想目标时,又对良治内涵进行了勾勒,指 出“良治包括法治、国家制度有效性、公共事务管理的 透明度和问责制、尊重人权以及所有公民在影响其生 活的决策方面之参与。(六)趋向之六:权力价值的 合意化n以人为本的行政权力就是合情化、合理化、合法化有 机统一的行政权力,简言之就是合意化的行政权力。 具体而言,行政权力的合意化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n1. 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合法性的进一步增强,摒弃 单一的工具理性,做到

12、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并重,以 公共理性为基础;n2. 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共识机制的形成,认定公共 利益是公民与政府共商形成的社会共识,而非由行政 主体单方面判定;3. 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回应性的增强,行政主体主 动、积极、程序化、制度化地对行政客体的要求做出 反应,最大限度满足公民需求。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分配n一、行政权力分配的方式与途径n(一)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n1结构性分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政权 力分配)根据行政权力的层次性而对其所做的纵向垂 直性分割。n2功能性分配(各专业领域行政权力的分配)根据行政权力所承担的任务及其客体的状况 而对它进行的横向水平分割。结构性分配(中央政府与

13、地方政府的 行政权力分配)n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的分配是对行 政权力由高到低所进行的层次性的分配,分配 的结果使行政主体呈现出等级差别,层次越高 ,权力也就越大。一般而言,在单一制国家中 ,中央政府分配的权力要多于地方政府;在复 合制国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则大 体对等。不过,在当代世界各国政府中,随着 市场经济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地方政府权力 逐渐扩大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结构性分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 行政权力分配)n西方国家由于实行不同的政府组织形式,行政权力在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分配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 但主要职权各国基本上是相似的。总结起来,西方国 家中央政府的

14、权力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 (1)立法参与权。指行政机关参与立法的权力。具体 表现在:第一,公布法律。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的元 首都有公布法律的权力。在总统制国家,总统还可以 通过延缓公布法律的方式否决某一法案。第二,创议 立法。许多国家的中央政府有权提出法律草案。如英 国议会通过的各种法律议案由内阁提出,并经内阁阁 员解释。结构性分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 行政权力分配)n(2)委任立法权。指立法机关授予行政机关制定各类 行政管理法规的权力,如英国的枢密院令、部长发布 的命令、地方政府规章等。 (3)行政决策权。指中央行政机关在法定权限范围内 ,按一定程序和方法作出决定的权力。 (4)执行权。指

15、中央政府组织实施立法机关制定的法 律的权力。 (5)外交权。指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包括制定和执 行外交政策、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缔结外交条约、 对外宣战、媾和与缔结条约、参加国际会议等。 (6)掌管军队、警察和监狱权。中央政府有统率陆、 海、空三军的权力,包括对军队的编制、调遣、指挥 等权力。在总统制国家,由总统统帅三军;在内阁制 国家,由内阁统帅三军。结构性分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 行政权力分配)n(7)掌握所属行政机构的工作,具体负责和 领导各部、院、委的工作,并任免官员。 (8)编制并向议会或国会提出预算和决算。 (9)司法行政权。指行政首脑任命法官、宣 布特赦以及减刑、免刑等权。 (

16、10)颁赐荣典,授予荣誉称号等。 (11)根据选举法规,组织选举工作。 (12)监督权。如监督执行法律、监督所属机 构、监督地方政府以及对国家预算执行和各级 政府财政收支进行监督的权力。 结构性分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 行政权力分配)n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 的国务院共享有18项行政职权,这些职权大致 可以概括为以下6类:(1)制定行政法规和发布行政命令权。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 规,发布决定和命令。(2)提出议案权。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3)编制计划权。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结构性分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 行政权力分配)n(4)行政工作领导和管理权。统一领导国务院各部和各委 员会的工作,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并且领导 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统一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