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自创模式分析报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1295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豆瓣网自创模式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豆瓣网自创模式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豆瓣网自创模式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豆瓣网自创模式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豆瓣网自创模式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豆瓣网自创模式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瓣网自创模式分析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豆瓣网自创模式分析报告小组成 员刘晓莉王玺晴李环张甘南范利东目录 一、公司介绍 1.豆瓣简介 2.公司简介 3.公司团队 二、风投运作 1.风投发展 2.第二轮风投 3.获得投资的根本原因 三、风投影响 1.其成功方面 2.失败方面 四、总结一、公司介绍 1.豆瓣介绍 豆瓣是一家Web2.0网站,主要通过用户点击及 购买电子商务网站的相关产品来获得收入。 在杨勃的眼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门 户类网站还是以“物”为第一要素,一些社会类网 站则把“人”提到了第一要素,那么,豆瓣,则是 第一个把“人”和“物”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的网站。 在豆瓣上,你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 音乐的评论,可以

2、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 、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 在豆瓣主页出现的内容上也取决于你的选择。概述全称:豆瓣网 简称:豆瓣2005年3月创立的Web2.0网站主要以书评和影评为特色用户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大学 生为主豆瓣网以上是豆瓣的定位、服务和用户群最核心的价值:帮助用户发现对他们有价值的 产品、服务或者是人我们可以做什么?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 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一切都由我们自己决定 2.公司介绍 A.豆瓣网的致力方向 用户体验毋庸置疑当然是重要的多数 人眼中的用户体验,更多是功能设计层面 上,可豆瓣不止于此,在用户体验上非常 注意,甚至定义为最重要的一件

3、事。但后 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用户体验确实可 以一直很好,一个用户他今天很爽、明天 也不错,有可能半年之后、一年之后也没 改变,可忽然有一天他就不来了。于是我 们意识到用户体验其实有个更深层次的部 分,并把它定义为用户价值。 B.豆瓣网的盈利模式 (1)广告 (2)产品代理,产品代理也就是作为一种 销售渠道,成为图书、影音制品等商品的 销售代理。 (3)衍生媒体。“豆瓣”依靠网络积累的信 息开发网下媒体。 C.公司的发展历程 2005年3月6日,豆瓣网开张 2005年3 月23日,拥有100名注册用户 2006年2月16日,10万名注册用户 2006年6月,豆瓣获得第一轮风投,开始公司化经营

4、 2007年11月13日,豆瓣注册用户突破100万,两天后绿帽 子版新导航上线,此版豆瓣沿用到2010年3月,为其28个 月 2008年1月11日,豆瓣同城第二版,沙龙聚会等活动开始 2009年6月19日,豆瓣电台发声,半年后douban.fm上线 ,2011年3月更名豆瓣FM 2009年10月,豆瓣获得第二轮风投 2010年12月17日,阿尔法城上线公测 3.公司团队 A.CEO简介 杨勃,陕西人 网名:阿北 清华大学毕业,后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 大学获得物理学博 士 2000年在美国IBM 公司任顾问科学家 ,回国后曾于快步 易捷公司任CTO 2005年3月,创建 豆瓣网4.创业历程 家在北

5、京朝阳门内豆瓣胡同,这个名字平实 而有趣,“有草根的随意亲切”,杨勃用它做 了自己的网站名字。 2005年3月6日,杨勃的豆瓣网正式上线, 他是名副其实的“IT个体户”,一个人包办了 产品设计和网络维护。 这并非他的第一次创业,“2000年之前我在 硅谷IBM工作,是研发团队中的一名研究人 员”,辞掉工作回到北京,他加盟了清华老 同学的创业团队,在一家物流公司任首席技 术官。 2004年夏天,杨勃从公司退出,第一次创 业宣告失败。他得到两个宝贵经验,其一“ 不要被一个看上去很大的机会所诱惑,还是 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二,“自己创业 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前景,必须要有 足够的心理准备,

6、不要焦躁。” 当年7月,他又回到美国,却发现自己已经 完全不能接受打卡上班的大公司生活。于是 再次回国,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这一次,他想自己做一个网站,一个完全让 用户发表评论和分享信息的网站。从2004 年10月开始,他便在一个咖啡馆里开始了 他的再次创业。 B.公司团队 小团队作战是豆瓣的特色,豆瓣成立1年后只有2 个人,成立2年后只有5个人。杨勃认为一个 web2.0的网站不需要人来产生内容,团队人数和 功能相称就可以了,他们就是搭一个舞台,用户 在上面表演,并不是自己要跳上去表演。 豆瓣已 上线第三年,团队里的人数有25个左右。只在一 年冬天,杨勃到高校开招聘会,扩充了不少他自 己

7、满意的人才。对于刚刚搬动新办公室的豆瓣网 ,最多只能容纳50人。虽然队伍还在扩大中,但 他不希望再搬一次家。 二、风投运作 1.豆瓣融资 2006年,豆瓣完成第一轮融资,投资方是联创策 源,金额为200万美元。 2009年底,豆瓣获得挚信资本和联创策源总额近 千万美元的第二轮投资。 2011年9月13日豆瓣确认已完成第三轮5000万美 元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分别为挚信资本、红杉 资本和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其中挚信资本亦 是豆瓣第二轮投资方。 2.第二轮风险投资 豆瓣网的第二轮融资于2009年年中开始筹 备,2009年下半年确定挚信资本和联创策 源共同向豆瓣注资近千万美元。其中,联 创策源是跟

8、进投资,而挚信资本则是首次 投资豆瓣。挚信资本是一家专业的海外投 资基金,主要投资和服务于本土的优秀企 业。 投资方所看重的豆瓣优势 “挚信资本和豆瓣对公司长远发展方向有非 常一致的看法。豆瓣致力于改善人们的日 常生活,而挚信资本也一直对新的生活方 式有浓厚的兴趣”,杨勃谈及最终促使此次 豆瓣网和投资方合作的契机时说道。 三、风险投资影响1.存在的问 题和面临的 风险2.解决问题 的建议网民的阅 读习惯的 改变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 电子书下载,而失去了 对高价格的纸质书籍的 购买欲望,这就弱化了 图书分成这种商业模式 。 虽然现在靠这b2c的 分成可以维持经营, 但市场瞬息万变,所 以必须要为

9、自己的发 展留足后路,单靠一 招打天下的时代早已 一起不返。盈利模式 过于单一 一个完全创新的网站在竞争 中处于绝对优势,可能它没 有对手。但是这也意味了它 的无助,没有对比,则难以 看到自己的不足;遇到困难 没有前科可以借鉴,只能自 己摸索、自己寻求解决的办 法,并且,它无法预测每一 个细微的变动将给未来带来 怎样的影响。没有前者可 以借鉴,面 临着很大的 风险现有的Web1.0时代的巨人意识到 Web2.0的巨大潜力,或者说意识 到了“Web2.0们”带来的威胁,相 比复制的可行性,“Web1.0们”更 愿意利用雄厚的资金将其拉至麾 下。而Web2.0的制造者并没有找 到理想的盈利模式,对

10、网站的“钱 途”没有100%的把握,急于套现 ,于是最佳的途径是找个靠山。 这就导致市场和用户牢牢地被网 络巨头们所占据,像全球最大的 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被 GOOGLE收购,雅虎收购flickr、 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myspace 等例子屡见不鲜。所以说WEB2.0 们面临的危机是空前的。存在着被 复制被吞 并的风险 a.上游不仅 要做服务提供 商,还要做生 产商 b.中游用户 在线服务提供 商 c.下游开展 电子商务业务2.解决问题的建议四、总结 越来越集中和垄断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纯粹的模 式创新一次又一次经历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 死在沙滩上”的弱肉强食过程。豆瓣却依靠极端专

11、 注产品和用户体验,一次又一次找对用户需求和 产品改进方向,并且不断壮大和发展,这是一件 很了不起的事情。其豆瓣式创新是互联网产品创 新回归本源的一种方式,值得很多国内互联网企 业借鉴。这个在“喧嚣的工业化热潮”中的“田园主 义”另类,应该得到掌声和鼓励。是web2.0 时代 网络信息共同创造、共同享用、共同交流的社区 典范,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值得同类和 类似媒体借鉴。四、总结 豆瓣一直给人“小众”的感觉,在杨勃的理念中, 这可以用“长尾”理论解释前景,强调对利基市场 的重视,认为无数小生意的价值总和足以超过个 别大市场。另一方面,豆瓣之所以能成为豆瓣, 与它这种“小众”的品位和氛围又密不可分。商业 化介入、规模化后的豆瓣还是那个“豆粉”们喜爱 信任的豆瓣?“小众”不再的豆瓣还能依旧保持它 引以为荣的人文精神?横向发展多条产业链的豆 瓣能成功整合多头并进?这些问题的解答将直接 决定以上猜想模式的最终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