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德育的评价

上传人:nbwa****ajie 文档编号:5171285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德育的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九章:德育的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九章:德育的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九章:德育的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九章:德育的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德育的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德育的评价(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的评价一、什么是德育的评价 所谓德育评价,就是教师、学生群体(包 括学生自己),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作肯定或否定的价值 判断。二、现代德育评价的特点 1、现代德育评价同德育目标密不可分 2、现代德育评价具有综合性、连续往和灵活 性的特点 3、现代德育评价具有注重诊断、分析的特点 4、现代德育评价已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工作, 而应成为学生自己的事 5、现代德育评价要求客观、明智、公正地解 释评价结果1、现代德育评价同德育目标密不可分 过去德育评、鉴都与德育目标脱节,往往 由教师凭经验、印象给出,导致学生个性 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目标陷于空泛。 现在德育评价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和

2、弊端 进行了改进,如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结果 与德育的目标有了偏差,或不够具体,教 师就应肩负起觉察与矫正的责任。2、现代德育评价具有综合性、连续往和 灵活性的特点 综合性:过去对学生品德的考核、鉴定, 往往只注重某一方面,现代德育评价则避 免过去偏重某一方面的评定,要扩大评价 的范围,考核德育的全部领域,并在此基 础上,再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解释。 连续性:现代德育评价注重学生全部的成长 发展过程,评价就是针对学生全部的成长发 展过程给予不断的评价,对学生的每个行为 表现,都看作是一份评价资料,并掌握每个 学生的思想发展轨迹和行为表现的状况,绝 不是到学期结束,或评先进、或在升学时再 来算总帐的甄

3、别、选拔性考核评定。 灵活性:方式。 以前德育评价的方式是什么? 现在应该如何评价?3、现代德育评价具有注重诊断、分析的 特点 教师应时时留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 弄清学生的各种品质中哪些是善的,哪些是 不善的。对有长处的学生要鼓励,对有缺点 的学生要设法帮助和指导。 4、现代德育评价已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工 作,而应成为学生自己的事过去,学生的品德评定往往是由教师凭经验 、印象给出。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素质,评 定的准确度将大大降低,甚至完全评错。 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必 须将学生的评价活动纳入到教育评价过程中 去,使评价活动成为发展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的手段,也以此来促进学生道

4、德判断能力的 发展。5、现代德育评价要求客观、明智、公正地解 释评价结果 所谓客观、明智、公正的解释,就是必须 将评价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相关的结论。 从前的品德鉴定只是写几句笼统抽象的评 语,学生间的品德差异程度区分不开。这 种评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亦能胜任 ,但评价时代的教师,对学生品德的评价 ,则要具备相当的专业基础。老师的评语 1、成绩优秀、品德优良,望再接再厉! 2、天真活泼的你口号齿灵俐,最难忘的 是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样子,那么专注 ,那么入神。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懂 得使用礼貌用语,尊重同学守纪律,写字 的速度也加快了,老师为此感到高兴。希 望你再接再厉,自觉学习,多做家务

5、劳动 锻炼自己的能力。 网络广告:中小学生评语大全能彻底 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迅速地写出评语。 本大全分别从总体评价、上课情况、作业 情况、学习成绩、爱好特长、存在问题、 提出希望等方面提供了200多句评语,而 且评语均可随时修改增补。 你对此种现象如何看待?为什么?三、品德评价的作用 (一)导向功能 (二)诊断功能 (三)强化功能(一)导向功能 指导学生的品德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 发展。对于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给以肯定性 评价,对于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给以否定 性评价,这就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到了社会 导向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校德育效率。(二)诊断功能 即通过品德评价,可以鉴别学生品德的好与坏

6、,为进一步教育学生提供依据。即要在学生已 有的品德基础上进行教育,就必须对学生的品 德进行诊断,进而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活动。(三)强化功能 所谓强化是指在评价学生品德时,通过 扬善抑恶,引起被评价者强烈的情绪体验, 进而强化良好的品质,抑制不良的品质。学 生品德评价是一种主体活动,凡是被评价者 得到肯定的评价就可能引起愉快的感受;反 之,则引起内疚、羞耻的情绪体验。这种情 绪体验对人的品德能够产生强化作用。四、品德评价的指标 以某小学的实际操作为例: 德育评价基本可分为思想政治状况、道德 修养、学习表现、遵章守纪、环境卫生、 社会实践、身心素质七大方面 以上七个方面分别属于品德和操 行两大类。

7、 第一、思想政治状况(一)爱祖国 1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尊敬国旗、国徽、国歌。 3关心国家大事,为祖国和家乡建设尽义务。 4自觉维护国家声誉,敢于与有损于祖国、国格的言行作斗争。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 1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常识。 2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3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常识。 4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 (三)学法守法 1学习和了解我国宪法和一些常用的法律法令,积极参加普法活 动。 2积极参加消防、安全等知识的学习、演习活动。 3自觉守法。 4对他人违法行为能进行劝阻。第二、道德修养 (四)诚实正直言行一致 1为人诚实正直,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2

8、能信守诺言。 3能明辨是非,坚持正义。 4在同学中不搬弄是非。 (五)关心集体 1热爱学校、班级,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 2为集体事业献计献策,关心集体发展。 3尊重集体意见,主动为集体服务。 4主动担任班干部工作,积极参与班级教育管理工作 。 5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六)文明礼貌 尊师爱友 1尊重师长,父母及其劳动,听取他们的教导,有意见能有礼貌 地提出,对师长父母说话自觉使用文明语言。 2礼貌待人,尊重他人人格。 (七)爱护公物 珍惜劳动 1能自觉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2勤俭节约,珍惜粮食,节约水电。 3对损坏公共财物的行为能进行劝阻。 (八)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社会公德 1遵守

9、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 2尊老爱幼,同情和帮助有困难疾苦的人。 3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4对不良言行能自觉抵制。第三、学习表现 (九)态度端正 刻苦勤奋 1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 2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 3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珍惜学习时间。 4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 5、学习成绩达及格(60分以上)。第四、遵章守纪 (十)遵守校规校纪 1有强烈的纪律观念,自觉遵守校内公 共秩序。 2自觉遵守学校学习、生活、活动、请 假等各项规章制度。 3对违纪行为能自觉抵制。第五、环境卫生 (十一)爱护环境讲究卫生 1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 乱扔果皮纸屑。 2注意公共环境卫生,保持

10、良好的校园 、教室、寝室卫生。第六、社会实践 (十二)参加社会实践 1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 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 2积极参加校内外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 。第七、身心素质 (十三)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出操。 2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有毅力,努力克服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 (十四)自立自主 积极进取 1有正确的自信心,自尊心。 2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对事物有较好的见解和处事、 办事能力。 3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4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提高。 5学习先进,学习榜样。 6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十五)自尊自爱 生活方式健康 1

11、仪表规范,生活朴素。 2举止文明,不打架,不赌博,不参与封建迷 信。 3生活健康,不进营业性歌厅、酒吧、音乐茶 座、夜总会,不视听不健康的书刊声像等。 4不抽烟、喝酒。 5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 6男女生交往适度。五、品德评价的方法 德育评价的基本方法: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活动总结 教师评定(一)自我评价 生:要以诚信为基本出发点,实事求是, 客观地评定自己的分数或等级。 师:老师要耐心引导,把自评的过程与学 生互评分组进行,依据平时的一贯表现来 评定,防止一窝蜂走过场,不拔高,也不 刻意降低。(二)学生互评 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如果产生异议 ,教师就要及时指导复评,辨析差距产生

12、的原因,力求合理地弥合矛盾。教师要掌 握各组之间的平衡,防止尺度不一,避免 不必要的矛盾发生。不解决互评中的问题 ,让学生背了包袱,就等于评价失败。(三)教师评定 德育评价的关键。 教师评定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全 面,不要拘泥于一时一事。对有过失、有不良 习惯的学生,要善于发现闪光点,从鼓励和发 展的角度来评定。 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 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 。教师评定分期中和期末两次进行,结合学生 自评、互评、活动总结一起装入档案。(四)德育档案的建立 建立德育档案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任务之 一,不能疏忽、马虎。 德育档案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表、学生

13、自评 、小组互评、活动记载、教师评语、反馈 意见等。 德育档案必须真实,一人一袋,一期一汇 ,有连续性和准确性。 建立德育档案,是件细致而繁杂的工作, 需要耐心和细心,更需要恒心和责任心。档案袋里可以放什么? (一)“自制” 奖状 (二)优点卡 (三)品德学科实践活动记录表 (四)品德学科期末试卷 (六)纠正单、批评单 (五)荣誉证书六、课堂德育的评价存在的问题1、重师轻生 2、重教轻学 3、重知轻能 4、重“静” 轻“动” 5、重“灌” 轻“悟”1、重师轻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评 价为中心,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 是否突出、教学难点如何突破、教材把握是 否正确、教法运

14、用是否灵活、言语表达是否 流畅、教态是否自然、板书是否规范等等, 都是从教师的课堂表现的角度进行评价,而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很少顾及。2、重教轻学 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中,考虑得最 多的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各种教 学方法是否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而对教师 有没有指导学生采用适宜的学习方法进行 学习,却关注很少,偏重教法轻视学法, 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亦关注不够。3、重知轻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用一张评价表评价各学 科课堂教学,没有本学科特色,因此不能真 正促进学科教学的提高。另外,评价项目中 ,教学内容一项的权重在25左右,其中绝 大多数是关于知识传授方面的要求,如知识 的讲解符合科

15、学性、思想性原则,教学内容 容量恰当等,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则没有具体的要求 。4、重“静” 轻“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对静态的教学要 素的评价,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和手段等,而对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师生 的交往、互动,学生的参与、讨论、实验, 以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成功体验等 涉及得很少,尤其是对小学生学习活动、社 会实践环节缺乏评价。5、重“灌” 轻“悟” 传统观念中的好课应该是什么样的? 传统观念的好课标准对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很少涉及,因此学生对书本上讲的道理都 知道,但是不能付诸实践,很难促进学生 的道德内化,教学实效性较差。七、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1、真诚。 孩子的心是敏锐的,他可以从老师、家长的 声调、表情上感觉出师长的赞美、激励是否 真心。如果孩子觉得来自师长的激励是虚情 假意,那么对孩子的伤害将更大。 如一个平时表现不好的孩子突然做了一件好 事时,老师忍不住脱口而出的话就是“哎哟! 太阳简单从西边出来了“。2、适度 太空、太泛的激励评价往往会被孩子误解 为是讥讽、挖苦。 如“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比爱因斯 坦还能干”,孩子听多了这样的评价之后 就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