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典型设计演示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71168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典型设计演示片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典型设计演示片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典型设计演示片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典型设计演示片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典型设计演示片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典型设计演示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典型设计演示片(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典型设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典型设计2010 2010年年7 7月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第1篇 总论第1章 概述1.1 目的和意义 为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推进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国家电网公司已明确指出“以典型设计为导向,促进技术进步,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各级电网工程建设要统一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典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提高效益”。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之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使区域电能量实现集约化管理成为可能,关系到广大电力客户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电网公司的权益,影响公司系统的优质服务水平。用

2、电信息采集系统五类用户计量装置建设的典型设计成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运行的基本需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 通过标准化设计方法和理念,统一建设标准和设备规范,即能减少设备型式,发挥规模优势,方便集中规模招标和运行维护,降低建设成本,加快设计、审查和批复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实施精细化管理,为建设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国家电网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五类用户计量装置建设的典型设计是是保证电能量计量数据实时、准确、可靠,维护发、输、供、售、用各方合法权益的技术保障,也是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应用典型设计,不仅有利于提

3、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建设、运行和维护成本,而且也为开展电网规划、成本控制、资金管理、集中规模招标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 主要原则 坚持适应电网和公司发展的原则。典型设计要服从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适应“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为建设“一强三优”的国家电网打下坚实基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 坚持效益与节约相结合的原则。典型设计要兼顾技术性与经济性,既要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准确可靠,注重推广应用典型设计的安全效益、社会效益;又要注重经济效益,节约投资成本。 坚持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典型设计要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可靠设备

4、,确保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同时又要推广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新技术,鼓励设计创新,确保设计方案的前瞻性,促进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 坚持普遍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典型设计既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面对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外部条件等,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又要保证方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指导公司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典型设计既要保证设计标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又要保证模块划分合理,接口灵活,组合方案多样,增减方便,便于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第2章 设计依据2.1 标准、规程、规范 GB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

5、码) GB/T7267-2003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计量屏及柜基本尺寸系列 GB/T16934-1997 电能计量柜 GB50054-1995 低压供配电设计规范 GB50096-2003 住宅设计规范 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599-2005 城市中低压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DL/T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DL/T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2004 电能计量系统设计技

6、术规程JB/T5777.2-2002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及计量屏(柜、台)通用技术条件2.2 相关设备规范Q/GDW374.1-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Q/GDW374.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Q/GDW374.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通信单元技术规范Q/GDW375.1-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专变采集终端型式规范Q/GDW375.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集中器型式规范Q/GDW375.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采集器

7、型式规范Q/GDW377-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2.3 主要设备技术标准 IEC62053-22-2003 0.2S和0.5S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特殊要求 GB/T17215-2002 1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GB/T15283-1994 0.5、1和2级交流有功电度表 GB/T17882-1992 2和3级静止式交流无功电度表 GB/T18460.3-2001 IC卡预付费售电系统第3部分预付费电度表 DL/T533 无线电负荷控制双向终端技术条件 DL/T537-2002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 DL/T614-19

8、97 多功能电能表 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Q/QHDL-1 YX 6-2009 居民用计量表箱、公用变表箱技术规范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第3章 总体说明3.1 设计文件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五类用户计量装置建设典型方案的设计文件包括使用说明、主要设备材料清册和设计图。具体工程应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使用典型方案,并适当调整。3.2 术语和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2.1 计量表箱: 用于安装电能计量器具,以及安装电能量采集与电气保护等相关附件设备的专用箱体,分为组合模式和分体式。3.2.2 组合模式计量表箱: 用于

9、安装低压用户电能表、采集器和相关附件设备的箱体。(以下简称组合模式表箱)3.2.3 分体式计量表箱: 用于安装台变计量的电能表、采集终端、集中器和相关附件设备的箱体。(以下简称整体表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3.2.4 低压采集器用于采集多只电能表电能信息,并可与集中器交换数据的设备。(以下简称采集器)3.2.5 载波式多功能电度表安装于用户终端,可直接与集中器交换电能信息数据的设备。(以下简称载波表)3.2.6 低压集中器用于收集各采集器或载波式多功能电能表的电能信息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储存,同时能和主站或手持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以下简称集中器)3.3 有关说明3.3.1典型设计方

10、案适用于配网专用变压器、城区配变和已实现一户一表的用电场所。3.3.2 采集器、集中器安装原则(如现场终端为非国网新标准智能电能表,则应更换表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3.3.2.1 若现场终端电能表(含单相、三相),三相电能表具备载波通信方式:用户终端采用变台供电时,原则上变台低压侧计量表箱内设置集中器一个,变台供电区域内每个楼宇单元的组合表箱内装有8-16块电能表的,加装采集器一个(单元组合表箱内电表量少于8块的建议装用载波表)。3.3.2.2 若现场终端为载波表(含单相、三相),具备载波通信接口功能:用户终端采用变台供电时,原则上变台低压侧计量表箱内设置集中器一个。3.3.3 具

11、体工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采集器与集中器之间电气距离和周围环境对两者通信方式选择的影响。常用通信方式如下: 窄带载波,有效传输电气距离不大于1000米。若有必要,可在两者之间加若干数量中继器。3.3.4 内控直接接入式三相智能电能表的最大电流为60A。用户立约容量大于60A时,选用经互感器接入式三相智能电能表并应接入带辅助节点的断路器。单相用电的客户 最大电流大于60A,建议采用三相四线供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3.3.5 采集设备配置原则3.3.5.1 计量柜应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配置。3.3.5.2 电表箱(户内、户外)应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和居民用计量表箱、公用变表箱技术规范(Q/Q

12、HDL-1 YX 6-2009)典设要求配置。3.3.5.3 过电压和接地保护装置在变台低压进线侧应安装低压氧化锌避雷器。3.4 典型方案3.4.1 适用场所适用于10KV专(公)变计量点、400V电压等级城区、城镇、农村等一户一表新建、改建工程的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规划、设计、施工,也可作为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规划、设计与施工、验收、维护等阶段技术管理的依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3.4.2 典设范围专变高供高计用户终端电能表(不含表计本体)的电源变压器高压侧计量设备止。专变(公变)高供低计用户终端电能表(不含表计本体)的电源变压器低压侧计量设备止。用户终端电能表(不含表计本体

13、)至供电区域电源变压器低压侧计量设备止。第4章 典型造价编制4.1 编制原则4.1.1 依据典设图纸及其工程量进行概预算编制。4.1.2 设备材料的计价按近期购置的同类基价计算,实际结算以项目招标价格进行调整。4.1.3 电气设备安装、检测调试费的计价按2004年版江西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单位估价表 第二册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进行计价,采集部分部分的安装、检测调试费的计价定额参照2009年版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 第六册 通信及自动化工程进行计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4.1.4 智能电能表、采集终端抽检验收费用,按Q/JDW206-2008电能表抽样技术规范比例折算。4.1.

14、5 安装费用仅考虑模块划定内容涉及的主设备本体安装、附件、材料及相应的安装、调试所需的人工费用。4.2 编制依据性文件4.2.1 现行文件规定(1)、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改造工程预算管理规定(试行)和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改造工程预算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生2008270号。(2)、执行赣电营销【2003】114号、【2004】37号文、【2005】69号文等。(3)、关于规范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赣计收费字【2003】1177号文。4.2.2 补充规定(1)、工程设计费:按建安费的3%计取。(2)、监理费:按建安工程费的4%计取。(3)、概(预)算审查:按工程总造价的0

15、.27%计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第2篇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施工分类典型设计方案第5章 高供高计典型方案5.1 柱上安装式: 适应于架空线进线并安装于户外杆上的专变高供高计计量装置新装及改造。5.1.1 采用组合式互感器和电表箱,电表箱为聚碳酸酯材料(表箱面板应全透明),组合式互感器需可靠接地,接地电阻等于或小于4欧姆。5.1.2 组合式互感器与电表箱之间的电气二次连接,采用铠装电缆并套金属软管连接(铠装电缆和金属软管长度为10-12米,为组合式互感器附件)。5.1.3 组合式互感器抽出一组220V电压,供预付费断路器工作,组合式互感器与预付费断路器采用ZR-KVV22-2*1.5mm2。5.1.4 电表箱与真空断路器之间的控制二次回路连接,采用通信VV-4*1.0mm2电缆并套金属软管(通信电缆和金属软管长度为12-15米,为真空断路器附件)。5.1.5 电表箱安装:底端离地面应不小于1.8米。5.1.6 电表箱采用全封闭设计,具备门节点、箱门具备加封、加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典型设计 5.1.7 主要设备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