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70626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枣阳二中 2015-2016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时间:150 分钟 分值 150 分 命题:语文备课组第 I 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本题共 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 ,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A再多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减退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寡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台风“

2、海鸥”不日将登陆我省,省防汛总局召开紧急会议,积极部署对该台风的研究分析、预先判断和灾害防御等问题。B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通过交流互鉴和创造性发展,使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C岭南名园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著称,为纪念先祖的福荫,取“余荫”二字为园名。D有关负责人指出,公车过多不仅影响环保、浪费能源,而且容易衍生腐败,损伤政府公信力,不利于节能活动的推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 ( )现在,杂志报刊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杂志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胡乱编造一些 的消息,这些消息与真相往往相去甚远。调查数据

3、表明,我们在服装产业中的发展具有潜力。长远看来,服装产业发展与战略扩展,对于我们来说都是 的过程。省就业中心将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增加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再不会出现务工人员 、站在桥头的情况。A骇人听闻 循序渐进 风尘仆仆B骇人听闻 按部就班 风餐露宿2C耸人听闻 循序渐进 风餐露宿D耸人听闻 按部就班 风尘仆仆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 分)A真谛 阴晦 世外桃源 险象迭生B蝉娟 狼籍 呕心沥血 锐不可当C踊跃 云宵 应接不暇 精妙绝伦D烦燥 震憾 焕然一新 生意盎然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 分)A阴霾(mi)

4、联袂(ju) 断壁残垣(hun)B和煦(x) 惬意(qi) 叱咤风云(zh)C呜咽(y) 轶事(y) 扣人心弦(xun)D追溯(shu) 挑衅(xn) 殷 红(yn)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 分,每小题 3 分)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素有“金牌火箭”美誉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8 时 29分,星箭分离, “嫦娥”一号卫星正常进入初始地球轨道。此后, “嫦娥”一号卫星开始消除初始偏差,建立巡航姿态。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随后宣布:“嫦娥”一

5、号发射圆满成功。在未来两周内,卫星将经过 4 次变轨,2 到 3 次中途修正和 3 次近月制动,最终建立起距月球 200 公里的环月轨道,对月球开展科学探测。在这个轨道上, “嫦娥”一号将飞行1 年时间,完成其探月使命。迄今为止,我国研制发射的各类卫星均是在地球引力的范围内运行。而“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次研制脱离地球引力场的空间飞行器。 “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攻克。轨道设计是绕月探测卫星成败的关键。分析求解地球至月球转移轨道,建立中途修正的数学模型、方法和编制软件,利用调相轨道扩大发射窗口,环月轨道的超长期性状研究,月球卫星轨道捕获、调整以及长期运行过程中轨道调整的控制策

6、略和具体方法,月球卫星轨道的测轨预报的精确度分析、月球卫星轨道优化设计等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3为保证有效载荷的正常工作,对卫星的姿态控制精度有较高的要求。而月球表面不像地球有比较稳定的红外辐射场,因此,对月姿态确定不能采用红外敏感器,必须采用其他手段,如紫外敏感器或星敏感器加外推算法。月球探测卫星距离地球遥远,测控通信的自由空间损耗高于中低轨道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同时由于我国测控网网站的分布有限,因此,卫星在很多时间内处于不可见的区域。如何提高卫星上天的发射增益,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测控和科学数据的传输,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日地月三者相互关系和环月轨道决定了一年中卫星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变化很

7、大,同时月球反照、红外辐射随时间的变化也较大。因此,卫星的外热流环境复杂多变。这给热控和电源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嫦娥”一号卫星复杂的飞行阶段和飞行姿态,以及月球表面特殊的温度分布,卫星表面的外热流非常复杂、变化剧烈,给整星的热控设计带来很大困难。能否突破这些关键技术,既决定了“嫦娥”一号卫星能否完成月球探测任务,也决定了“嫦娥工程”的成败。近期中国的月球探测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探月三步走。第一步是环月探测。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探测。第二步是月面软着陆器探测与月球车月面巡视勘察,2012 年左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试

8、验月球软着陆和月球车技术。第三步是月面自动采样返回。2017 年前后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采集关键性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进行系统深入研究。6下列关于“嫦娥”一号卫星的相关信息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嫦娥”一号升空后将经过 4 次变轨, 2 到 3 次中途修正和 3 次近月制动,最终建立起距月球 200 公里的飞行轨道。B “嫦娥”一号卫星正常进入初始地球轨道后开始消除偏差,建立巡航姿态。C在距月球 200 公里的环月轨道上, “嫦娥”一号将飞行一年时间完成其探月使命。D “嫦娥”一号在太空中很多时间内处于不可见区域,原因仅是我国测控网网站分布有限。7关于“嫦娥”一号卫星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下

9、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月球表面不像地球有比较稳定的红外辐射场,所以对月姿态确定可采用紫外敏感器或星敏感器加外推算法。4B “嫦娥”一号卫星和中低轨道卫星相比,前者的测控通信的自由空间损耗高于后者。C “嫦娥”一号的热控设计之所以困难,主要是因为“嫦娥”一号卫星复杂的飞行阶段和飞行姿态以及特殊的月球温度,卫星表面的外热流非常复杂,变化剧烈。D “嫦娥”一号卫星研制中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轨道设计、对月姿态确定技术、测控和数据传输、星上热控和电源系统的设计。8下列内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改写了我国研制发射的各类卫星均是在地球引力的范围内运行的历史。B “

10、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探月计划三步走的第一步已获得圆满成功。C解决建立中途修正的数学模型、方法和编制软件的问题是绕月轨道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D近期中国探月三步走的计划若能顺利完成,中国就将实施载人登月计划。选考题请在第 9 或第 10 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 分)太阳老人少女【苏联】瓦西里舒克申白天像是烧着明晃晃的大火。草都干枯了,踩上去沙沙作响。到傍晚才有了凉意。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卡图尼河的岸边。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太阳正落到山后去。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

11、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您好,老爷爷!”老人点了点头。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少女问。老人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我如今可不好看了。”他说。5“为什么?”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而且还有病。”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

12、爷爷。真的。”老人淡淡地笑了笑,“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少女打开了箱子。老人一直望着太阳。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多好的太阳啊!”老人低声地赞叹说。“怎么好?”少女不懂。“它多大啊!”“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太阳落下去了。”老人叹息说。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她问老人。“来。”他答应道。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他回到家里

13、,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他默默无言地坐着。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大家坐下来吃晚饭。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大家都不说话。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他们来这里做过客。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

14、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6“生活很艰难吧?”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什么?艰难?”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明天是阴雨天。”老人说。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我浑身酸疼。”“你明天来吗,老爷爷?”“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少女独自坐

15、着,想念着老人。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她找到了。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请问,他是盲人吗?”少女沉默了许久说。“是瞎子。”“瞎了很久吗?”“十年了。怎么?”“没什么”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7A“太阳老人少女”作为文章的题目,简练醒目,富有象征意义,耐人寻味。B文末少女听说老人逝世的消息后悲痛地哭泣,她十分痛惜没有能够把老人的肖像画完。 C小说开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老人的肖像,寥寥数语,生动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