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当今及高考)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170377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妙的对联(当今及高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奇妙的对联(当今及高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奇妙的对联(当今及高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奇妙的对联(当今及高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奇妙的对联(当今及高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奇妙的对联(当今及高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对联(当今及高考)(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联常识n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n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 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n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 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仄起平收) ;n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 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n张贴时,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 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对句要领:一、字数相同二、词性相对三、结构相应四、用字不重复四、平仄相间。下联末字用平声字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词性:名词+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结构:偏正+偏正+偏正+主谓词性:名词+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

2、结构:偏正+偏正+偏正+主谓对联的分类:正对、反对、流水对 。 n正对:上下联意思相近、相似、相补、 相衬的对联形式。如:n上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n下联: 学海无涯苦作舟。n下联:学海 无涯 苦 作舟。n词性:名名+动名+形+动名n结构:偏正+动宾+形+动宾n上联:书山 有路 勤 为径,n词性:名名+动名+形+动名,n结构:偏正+动宾+形+动宾n反对:上下联意思相反或者相对的对联形 式。如n上联:横眉冷对千夫指,n下联:俯首甘为孺子牛。n下联:俯首 甘为 孺子牛。n词性:动名+动名+ 名名n结构:动宾+主谓+联合n上联:横眉 冷对 千夫子,n词性:动名+形动+ 名名,n结构:动宾+主谓+联合

3、,n流水对:上下联意思具有假设、因果、递 进、条件、承接等关系的对联形式。如: n上联:才饮长沙水,n下联:又食武昌鱼。 n下联:又食武昌鱼。 n词性:副+动+名+名, n结构:副词+动宾结构, n上联:才饮长沙水,n词性:副+动+名+名, n结构:副词+动宾结构, 对联的分类n名胜类n喜庆类n哀挽类n谐讽类n文艺类n行业类n集句类例子:n虽为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n韵出高山流水,调追白雪阳春n万千星斗心胸里,十二时辰手腕间n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n一川风月留酣饮 万里山河尽浩歌 n李桃交谊笃 桔袖及时登 栈曲有云皆献瑞 房幽无地不生香 n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n彰显青春活力挥洒苦涩汗水

4、n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n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n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 n明朝独占熬头,舍我其谁?n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n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集句联n集句联: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 它是从古 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经典中分别选 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 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联句。既保留原文的 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集 联还可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所集的原作,无形 中给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这对陶 冶情操,交流心灵,大有裨益。 n夕阳无限好 高处不胜寒 n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 n水如碧玉山如黛 人想衣裳

5、花想容n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n守株待兔,缘木求鱼练习1、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打乱,请根据 上联内容调整下联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 上联对仗工整。 下联内容: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 唤起 看绿树池边 此间有舜日尧天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 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阕?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 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阕?下联: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 ,树边红雨, 此间有舜日尧天。 练习2、下面的词句是成都武侯祠上下两联的组成部 分,顺序已经打乱,请把它们整合成内容顺畅、对 仗工整的两联。 1、六出七擒 2、取

6、西域定南蛮 3、中军帐里 4 、点四十九盏明灯 5、水面偏能用火功 6、收二 川排八阵 7、五丈原前 8、东和北拒 9、变金木 土革爻卦 10、一心只为酬三顾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 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域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 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全国(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卷对联题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 下联。第一题上联: 扫千年旧习,_下联:祖国江山好,_第二题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_神州面貌新 树一代新风春雨润物长城内外百花香 n福建题(06年) :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 构相似的下

7、联 (平仄不论) n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n 下联: _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n(05年福建)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 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 n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n 下联: _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广西卷: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 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爆竹声声脆,_ 满园春色好,_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_江山日日新 大地气象新 锣鼓阵阵敲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到来 全国卷(四川等):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 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第一题春晖盈大地,_科学能致富,_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_瑞气满乾坤 技术可兴家 老舒心少舒心老

8、少舒心。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 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 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集句联:_,孤桐三尺泻秋泉_,他席他乡送客怀风定花犹落,_守株待兔,_小楼一夜听春雨鸟鸣山更幽缘木求鱼舍南舍北皆春水浙江卷: 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上联:学问藏古今下联:_ 文化集中外妙手著春秋智慧集东西 才识贯中西广东题: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_“草原雪山大漠,同为塞外美景”对得还可以,但“景”字落在仄声,不好;换成“图”字,又觉别

9、扭 “泡镆拉面凉皮,都属关西美食” 古韵“食”字为仄声,但新韵为平声,如果以古韵要求则不妥 “腰鼓秧歌锁钠,都属塞北民风” “民风”对“佳果”,虽同属偏正结构,但“民”对“佳”毕竟不好 “李白苏轼巴金,同属川中名流” 这句可以了吧,但还觉得有瑕疵,巴金为当代人,与李、苏并列,似不协调 “奔驰丰田宝马,都属国外名车” 这句似无懈可击了吧,但毕竟跑得太远了,兼有“崇洋媚外”之嫌呢“牡丹月季芍药,同为国中名花” 以花对果,这句真的无懈可击了。但如果再挑剔,这个“国中”毕竟范围大了 些 “南京苏州无锡,同属江左名都” 如果要选出最佳的,当数此联!用“江左”而不用“江东”,用“名都”而不用“名城 ”,皆

10、含有古意,而又不冷僻 从下面九句中选选出八句,组组成四副题题园林的对对 联联。水清石出鱼鱼可数 竹里登楼人不见见阑阑干摇红摇红 又摇绿摇绿 竹密花深鸟鸟自啼闲闲看秋水心无事 石含太古水云气花间觅间觅 路鸟鸟先知 桃花含露柳含烟竹带带半天风风雨声和律诗诗中的颔联颔联 和颈联颈联 一样样,对联对联 在语语言形式上的最 大特点是对对仗,要求字数相等、平仄相间间(仄起平收)、 词词性相对对、结结构相同,据此不难难首先排除第句,因为为“ 闲闲看”与任何一句都不能相对对,然后再仔细细考察剩下的八 个句字子,不难给难给 它们们一一配对对(北京西城区第三次模拟考试第23题)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仗不工整的地方

11、,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 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 的要求。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关于“课外延伸”古诗文妙联选: 敏而好学;乐以忘忧。(联出论语公冶长)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联出陶渊明归去 来兮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联出杜甫望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联出王勃送杜少府之 任蜀州)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联出王之涣登鹳雀楼 ) 先生抱才终大用;男儿立身须自强。 (上联出韩愈寄卢仝,下联出李颀缓歌行)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演义第37回)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水浒传第29回)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

12、相似 的下联(平仄不论) n出句:柳丝系落日n对句:n出句:夕阳无限好 n对句:n出句:几多风雨心难老n对句: 芳草接暮鸦 归燕剪流霞 晚霞分外明 无限情意手犹牵 对句:中华儿女中华大地彰显中华精神对句:湖湘才俊湖湘胜地谱写湖湘诗篇 对句:华夏儿女奥运盛会鸣奏奥运凯歌对句:奥运健儿奥运盛会再逞奥运雄风 出句:黄帝子孙黄金时代创造黄金世界我的对联n上联:清风乱竹影n上联:一帘竹影随风舞n下联:四季花馨任君闻n下联:数缕情思伴梦吟n下联:明月漾寒潭n下联:枯草怨秋凉n上联:倚窗愁对秋水静n上联:风轻雨柔云飘逸n上联:胸怀万仞志千里 n下联:凭轩苦读碧荷馨n下联:凭轩喜看归雁欢n下联:梅傲兰馨菊幽然n下联:草枯花陨雁踌躇n下联:日丽天高雁扶摇n下联:笔蘸四水绘三湘n上联:闲看落花逐水去n上联:夜深人静花无语n上联:冷月无声愁思起n下联:醉邀圆月过窗来n下联:暗问归雁顺风无n下联:满酌愁肠向月干n下联:风寒灯暗月有声n下联:风轻雨柔竹有声n下联:金风有意菊颜开n下联:寒衾有梦嗟怨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