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703612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0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河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河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河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河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河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河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河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2015-20162015-2016 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蓝藻酵母菌草履虫小球藻水绵青霉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A B C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认为新的细胞可通过老的细胞分裂产生B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C细胞中 Cu、Zn、B、Ca 等微量元素虽然很少,但是也非常重要。D细胞中的无机盐大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3.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

2、定是原核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 DNA非生物界有的元素,生物界一定有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A3 项 B2 项 C1 项 D0 项4.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苹果呼吸道上皮神经元柳树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甲型 H1N1 病毒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一片草地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A B C D 5.下列可作为鉴别物种依据的是( )A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种类 BDNA 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C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 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6.已知丙氨酸的 R 基是CH3,某多肽链含有 1

3、个丙氨酸,如果去掉丙氨酸,剩余的产物与原多肽相比,下列有关氧原子的数量变化中,不正确的是( )A 如果丙氨酸在多肽链的氨基端,氧原子数量减少 12B 如果丙氨酸在多肽链的中间,氧原子的数量减少 1C 如果丙氨酸在多肽链的羧基端,氧原子的数量减少 1D 剩余的产物中氧原子的数量减少 1 或 07.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 CXHYNZOWS(Z12,W13) 。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该“十二肽”分子水解后有:( )A.12 个赖氨酸B.(Z-12)个赖氨酸C.13 个天门冬氨酸D.(W-13)个天门冬氨酸8.胰岛素是在胰岛 B 细胞中合成的,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接着在信号

4、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胰岛素和一个 C 肽(如图所示) 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 )A参与形成COOH 和SHB参与形成COOH 和连接碳的HC参与形成SH 和OHD参与形成NH2和COOH9.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 分别是有机物M1、M2、M3、M4 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 相同质量的 M1 和 M2 被彻底氧化分解,因为 M2 含氧量很多,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B M3 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C m3 和 m4 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

5、类不同D 在 SARS 体内,将 M4 彻底水解,得到 5 种碱基,2 种五碳糖10.李斯特氏菌中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 InIc 蛋白可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 Tuba 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菌在人体细胞间快速传递与细胞膜的特性发生改变有关DTuba 蛋白和 InIC 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11.“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滴

6、加吡罗红染液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直接换上高倍镜观察12.如图是由 3 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为大圆,和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核酸B还原糖、麦芽糖、蔗糖C固醇、胆固醇、维生素 DD蛋白质、酶、激素13.如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聚合过程若由脱氧核苷酸分子聚合成的 DNA 共有 500 个碱基对,则其聚合过程过程形成的磷酸二酯键、产生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4A 499、499B 499、498C 998、998D

7、999、99914.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 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D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1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主要由脂肪和蛋白质组成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C在适宜条件下,大鼠脾脏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

8、够发生融合D在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具膜细胞器之间只有结构上的联系1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罗伯特森的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517.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B中心体C线粒体D高尔基体18.一分子 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的生物膜层数是 ( )A5 层 B6 层 C7 层 D

9、8 层19.如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 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C 含有色素 D无膜结构20.美国科学家 James ERothman、Randy WSchekman 以及德国科学家 Thomas CSdhof,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共同获得了 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囊泡被分成披网格蛋白小泡、COPI 被膜小泡以及 COPII 被膜小泡三种类型三种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分工井井有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

10、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B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C如果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如糖尿病等疾病D “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621.以下哪种情况会发生渗透作用( )干种子萌发时的吸水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变得硬挺根毛细胞吸水水由气孔进入外界环境插在花瓶中的花枝由瓶中吸水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质壁分离兔的血液红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皱缩A.B C.D.22.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下列中的哪项( )植物细胞的死活;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

11、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 B C D.23.用呼吸抑制酶处理小肠上皮细胞,细胞对下列物质吸收量不变的一组是( )A.Na+、氨基酸和葡萄糖 B.O2、H2O 和甘油C.K+、氨基酸和葡萄糖 D.K+、Ca2+和氨基酸24.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

12、具正常生理功能25.图甲为渗透作用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 c 及 a 与 b 之间具有浓度差7B图乙中液面不能一直上升的原因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C图丙中组成原生质层D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26.如图实验装置(单糖可通过半透膜) ,先在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中,Y 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

13、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27.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 ATP(供能) ,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 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 的量不再增加B加入 ATP 后,细胞中24Na 的量减少C神经纤维排出24Na 需要消耗 ATP 和载体蛋白D “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28.下列各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速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4、( )8A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是B与水分子进出细胞相符的是C与 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是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是29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分子)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 H2O 通过的载体蛋白B甘油通过人工膜和生物膜的方式相同C钠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转运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30.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2 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9A由图 2 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

15、运输B由图 1 可知,水稻对 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 SiO32需求量最小C图 2 中 B 点,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D图 1 水稻培养液里的 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 Ca2+31.美国科学家 2010 年 5 月 20 日宣布,他们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蕈状支原体的 DNA,并将其植入另一个内部被掏空、名为山羊支原体的微生物体内,最终使植入人造 DNA 的微生物重新获得生命,繁殖成世界上首个“人造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人造细胞的基本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构成B该人造细胞的在合成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进行的C该人造细胞的代谢方式与山羊支原体基本相同D该人造细胞具备的最基本生命特征是能够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活动32.如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