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给大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0332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给大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推荐给大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推荐给大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推荐给大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推荐给大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给大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给大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价值(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n 体卫艺办n 2008年9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n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在世纪之交开始启动:n 2001年全国27个省、市、自 治区38个县、市进行了实验。 其中小学3300所,学生27万, 中学400所,学生11万人。n 2002年9月,实验规模扩大到全国的570个县(区)、市(其中省级实验区528 个);2003年9月,全国有1642个县(区 )、市(新增实验区1072个)进入新课程 ;2004年9月,全国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 学生人数达同年级学生数的65%-70%左 右;2005年9月,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各起始年级全部启用新课程。 首批38个国家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名单 n山东:青岛市、高密市 广西:南宁市、柳州市、玉林市 n湖北:武汉市武昌区 山西:太原市迎泽区、曲沃县n安徽:芜湖市 贵州:贵阳市、贵定县n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 四川:成都市郫县n黑龙江:宁安市、大庆市 重庆市北碚区n吉林:吉林市、辽源市龙山区 湖南:长沙市开福区n天津:大港区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n河南:郑州市金水区 甘肃: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n河北:鹿泉市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n青海:湟中县 云南:昆明市石林县n江西:南昌市、大余县 宁夏:灵武市n江苏: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 海南:海口市n辽宁:大连市 福建:厦门市 陕西:西安市雁塔区n

3、(注:2002年9月,又新增浙江省义乌市、杭州余杭区、宁波北仑区及 北京市海淀区四个实验区,共计42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实验区的探索n河南郑州市金水区以“课例研究”和“案例推介”促进校本教研。在 教研活动中,紧紧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大家一起商量怎样把课 上好、怎样把学生教育好,做到人人有话可说,人人有问题可谈 。在课例研究中,教学中的毛病容易被发现,个人的智慧容易被 激发,课改理论也容易和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通过课例研究, 教学难关一个个被突破,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一个个被解决,教师 们得到了参与的实惠,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因而参与校本教研 工作的积极性也就被大大地调动了起来。同时

4、,教研员投入极大 的精力去抓典型单位、典型个案,再把这些案例推介到各个学校 ,使广大教师在案例研究与撰写中获得教研、教学能力的提高。 各校教导处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抓案例、做案例、讲案例, 用典型案例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课例研究和案例推介的深入开展,使教师产生了 丰富的有价值的教研案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教学评析、教 学反思、经验总结、教育论文等,这些有质有量的有形成果有力 地推进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n山东高密市:高密市教科院以“研究指导服 务”为工作职能,用系列的激励制度进行专 业引领、形成校长论坛制度;在“跟踪解读” 中实现“同伴互助”,创立

5、了“课改同步研讨 制度”、“优秀课改成果展示制度”、“学术共 同体制度”、“多元化交流制度”;为提高教 师的反思能力,推出了“个性化备课欣赏制 度”、“反思日记制度”,设计了“反思型教案 纸”,开展在教师中倡导“在与学生聊天中征 求建议”和定期“找教训”的活动。n重庆沙坪坝区实行“城乡联动、均衡发展”教研模式:以优 质教育资源为主体,以农村地区、薄弱学校为服务对象,通过开 展联合校本教研活动,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去,输送到薄 弱学校去。如富有创意的“东教西输”活动就是充分发挥东部城市 优质资源,在西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全区教育 均衡发展。一是“大校带小校”模式:大型、重点学校

6、充分利用自 己教研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承担“大校带小校”的光荣任务。形 成了“大校带片区”、“重点带一般”的校本教研模式。二是农村“中 心校带村点校”模式:针对农村学校教学点分散,教研力量相对薄 弱的实际,摸索出了适合农村地区的“中心校带村点校”校本教研 模式。中心校采取了行政分片指导、村小骨干教师培训、成立互 助小组、送课下校、以赛代培等多种方式,加强了中心校对村点 校的指导,收效很大。三是“校际联合”模式:中小型学校针对教 研资源不足的实际,形成“志愿组合,校际联动”的教研模式。在 教研员的参与、合作与引领下,以中小型学校自愿组合的教研共 同体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弥补了小型

7、学校、 薄弱学科资源短缺的不足,开拓了资源空间。n辽宁锦州市开通“帮帮热线”。3169285在锦州市是一个 很有名气的电话号码,它是专门为了解答课程改革疑 难问题设立的热线电话。热线值班的是全市各科的骨 干教师,让这些专业人员直接通过电话面对课程改革 一线的教师,面对家长甚至中小学生。同时“菜单式教 研培训”也是锦州市的教研方式的一项变革。教研培训 方式以菜单式为主,也就是每个教研员都拟订了几份 讲座材料,根据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愿望和需要进 行培训,把教研内容的决定权交给了一线教师,使教 研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n山东青岛:探索评价内容多元化,各学校为学生建立 的“成长记录”包括了学生的

8、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 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伴的观 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和考试、测验成绩等多方 面内容。如有的学校在“学生成长记录”中设立了象征 学生成长的“芽、苗、蕊、花”的每月评价表(平时表 现)、闯关游乐场(单元学习质量测试)、丰硕果实 收藏夹(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图画、手工制作等)和 家校信息快递港(家长和教师交流学生课内外的表现 平台)等多项分类,内容涉及对学生思想品质、学习 能力与愿望、交流合作、个性与情感及创新意识和实 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n贵州贵阳:变“成绩单”为“报告书”。过去的“成 绩单”变成了现今的素质发展报告书,报 告书把学生的素质细分为心理素质

9、、生理素质 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其中,社会文化素 质侧重于品德行为等。心理素质一栏,包括学 生是否积极认知、乐于学习等。学科成绩以优 秀、良好来区分。推行该项报告的根本目的是 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 录n一、什么是课程标准n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 主要特点n三、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 学大纲一、什么是课程标准(一)什么是国家课程标n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 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 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管理和 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n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

10、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这是对课程标准的功能和 概念的简明界定n 反映了课程标准的教学功能从n传统的强调传授知识,转变为既 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又重视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培养。(二)什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 标准n 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 定的,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 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指 导性文件。他体现了国家对不 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 、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 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 基本要求。他规定了体育课程 的性质、目标及内容标准, 并提出了教学与评价的建议 ,是管理与评价教学质量、 编写教材实施教学的依据。二、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n (一)确立了“健康

11、第一”的指导 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n 1,体育课程性质的定位n 什么是性质?性质是一种事物 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体育 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是 什么呢?n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 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 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 要途径。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 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 的一门课程。性质定位至少说明几层意思:n (1)体育课程是一门以体育 活动为主的实践性课程。n (2)体育课程的目的是增进 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 奠定基础。n (3)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 育加健康教育的综合性课程。n而是对原有的体育课

12、程进行深 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 课程。n ( 4)“健康第一”是学校 教育的指导思想,健康教育课 应分散在有关的课程中讲授, 本课程只讲与体育有关的健康 教育内容。2,体育课程标准的价值定位n(1)增进身体健康n 1) 提高学生对身体和健 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 康的知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n 2)坚持锻炼,增强体能 ,促进身体健康;n 3)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和生活方式。(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n 1)在和谐、平等、友爱的 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和情感的愉悦;n 2)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 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 情绪调节能力;n 3)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 功的

13、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 自信心,培养 创新精神和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n 4)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 的需求和个性的发展。(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1)使学生理解个人健康、群体 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 、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2)形成 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 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 精神; 3)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 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方法。(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n 1)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 识和技 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 ,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n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 ,选择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形 成积极的余暇生活

14、方式;n 3)提高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 得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3、课程的基本理念n什么是理念?n理念是准备付诸行动的信 念,他既是一种观念,也 是一种行动。n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本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 心理、 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 水平的提高为目标;2)真正关 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 和卫生习惯的养成;3)将增进 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 过程。(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 生终身体育意识n 1)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2)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或教学方法 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激发和保 持学生的

15、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 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 学生的主体地位n 1)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 环节,都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 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2)在注 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 别强调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学习潜能。(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 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n 1)本课程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 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 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2)根 据这些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 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 习目标,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二)构建了体育课程标准的二)构建了体育课程标准的 目标体系目标体系n(三个层次递进的目标体系)n 1、根据社会需要、学科特 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制定体 育课程目标。n课程目标 领域目标 水 平目标体育课程目标n(1)增强体能,掌握基本的体育 知识和运动技能。n(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 成坚持锻炼的习惯;n(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 出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n(4)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n(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学习领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