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中事物形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0331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中事物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鉴赏诗歌中事物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鉴赏诗歌中事物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鉴赏诗歌中事物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鉴赏诗歌中事物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中事物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中事物形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诗歌中“物”的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问题咏山泉 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 年年长自清。(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 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思维呈现 思维一 明考点,辨要求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 力。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 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 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 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 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思维二 解诗句,找契合本诗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 人见”,写山泉的“长自清”,说山泉的恬 淡自

2、然。从而我们明确这是一首有所寄托 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物 。这些诗句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 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这 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泉水 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诗人借赞美 山泉来表明自己的脱俗、清高。即从山泉 表象分析出山泉品格;由山泉到人,分析出 情怀。思维三 组织答案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 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 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 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自己淡泊 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野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

3、向陶翁觅宠光。 注释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 菊之落英”句。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解析】 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 。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 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 答案参考: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 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 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表达 了作者率性自然 , 超凡脱俗志趣。方法规律 事物形象一般是具有象征意义和特定含义的 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 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 志、言情、言心声。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

4、志 (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 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 在此而意在彼。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作者 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词中 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词中所寄寓的感情 。设问角度 1. 诗词中的语句描写体现了形象(物 象)怎样的品性特点? 2.简要分析诗词中塑造的形象 。 诗词中塑造的形象有什么 作用和意义?答题步骤 第步,概括物象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第步,结合特点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 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 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第步,联系情感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情

5、感剖析所 托之情,也要结合表达技巧来突出事物特 点。鉴赏事物形象“四关键” 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 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 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并表现了某一个民 族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 。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 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 ,我们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 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 如野菊一诗中赏析“野菊”的形象,就要 结合菊花的高洁、脱俗的特定含意和文化内 涵。 2.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 关注时令色彩。古典诗词中,不同季节 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

6、。 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 半是喜悦;暮春则是伤感、惋惜和留恋 ,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同时, 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 特征,找到境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 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如晁补之的 吴松道中二首中的“叶正飘” “雁声 急”就暗示了秋季的特征,氛围是凄冷、 伤感的。 关注冷暖色调。 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 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 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如柳永的雨霖铃:“寒 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 处,兰舟催发。”开头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 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寒蝉

7、”,衬 托着“凄切”悲凉的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 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 伤,更何况是一别可能成永别的恋人呢?“都门”三句 ,写离别时的心情。设宴帐中,本欲多“留恋”片刻, 怎奈“兰舟催发”,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能不“无绪 ”?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至极。 3.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 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 、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 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 事物形象的把握。如野菊一诗 ,是作者的托物言志之作,借野外 之菊的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表达 自己超凡脱俗的追求。 4.明

8、确解题关键点,把握形象特点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 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 品质、感情等。鉴赏时需从以下关键点 入手:解题关键点抓副词、动词抓抒情句、议论句关注隐含信息抓注释综合考 虑诗词 中物象 的内涵练习1 蝉(虞世南 唐)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緌(ru):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 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 好像下垂的冠缨。 藉(ji):凭借。本诗前两句所写的“蝉”有怎样的形象 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这首诗所写的蝉尊贵清高。它 角须下垂,栖于疏桐,饮吸清露, 鸣响流播。运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 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的形态

9、、习性、鸣响,自然引出立身尊贵 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 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表达了 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练习2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 一废止。陂(bi):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占春: 占领春光,指包含浓郁春意。碾作尘:意即备受践踏。 1、陂(bi):池塘。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 什么?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 什么?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了杏花花影相映、 鲜艳绚丽的形象。傍水而开的杏花,妖娆 美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相映生 辉,饱含着浓

10、郁的春意。后两句主要运用 对比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 雪般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 作尘土。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 高尚的情操,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 污浊。练习3饮酒(其八)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 tin 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注】绁 xi :捆绑,束缚。殄tin:灭绝。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青松”的特点 。青松不屈服于逆境,生命力顽强,生在“ 东园”,且被众草掩没,但后来“卓然见高 枝”; 在凝霜之中,青松卓然独立,不畏严寒; 青松外形伟岸挺拔,与众不同(或“独树 一格”“特立

11、独行”等均可),比成片的树林 更能引起人们关注。 前六句诗人托物言志,将感情寄寓在青松 之中,表达出自己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品性;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抒 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 感慨。 练习4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注释】 房兵曹:不详为何人。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 唐代州府中掌管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胡马:产于西域的 马。大宛名:大宛国的好马。大宛,汉代西域国名,盛产 良马。托生死: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作者塑造

12、了一匹瘦骨突出、两 耳高耸、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的大宛 名马的形象。作者歌咏胡马,抒发了喜爱赞美 之情,寄托了自己驰骋疆场、纵横 四海的志向和情操。练习5度浮桥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注】浮桥:今福州闽江旧大桥,宋时由船只连成的浮 桥。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距离,意指浮桥桥面宽广。(1)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 浮桥的特点的?(4分) (2)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表达的感情不同,请 简要分析。(5分)(1)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 浮桥的特点的?(4分)特点:

13、雄伟壮观。作者运用衬托、夸张手法写 出了浮桥的特点。作者以“怒涛”衬托其稳固, 用“九轨”“千艘”极力夸张,写出 桥面的宽阔及其雄伟的气势。( 4分)(2)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表达的感情不同,请 简要分析。(5分)颈联感伤,尾联豪迈。颈联中的“催”字带有光阴在钟 鼓声中流逝、年华虚度、壮志无 成的感慨。“自”字写出了作者对 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尾联,作者转感慨为豪迈。 豪气犹在,醉吹横笛,写出了作 者豪迈乐观、壮心未已的感情。练习6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 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

14、春暮。【注】 自幼博通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1810年)应顺天乡 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阕鹊踏枝就写于这 一时期。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 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 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词人在下阕描写了一朵绚烂、充满 生机的“孤花”在满园芜杂中明艳开放的 情景,与上阕柳絮的曼舞形成鲜明的对 比,进而直接抒发“莫怨”无人问津、只 因“不合”时宜的孤高情怀。 生动而典型地呈现了一个遗世独立 的文人形象,对随波逐流者具有警醒意 义。 练习7归燕诗张九龄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

15、相猜。【注】本诗写于诗人被罢免宰相之后,时朝政大权由李林甫把 持。眇:小。简要分析诗中的归燕形象。(4分)简要分析诗中的归燕形象。(4分)燕子虽然弱小,但对春天有 着执着的向往与追求;它为筑巢 不辞辛苦,日夜劳作,而且安分 守己,不与鹰隼相争。表达了自己不辞辛苦、不争 名利报效国家的一片忠心,也流 露出对遭受权臣排挤的牢骚与不 满。8练习送人归京师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 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4分) 答: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因为在 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 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 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