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70233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理】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理】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理】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理】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泉州一中高二月考泉州一中高二月考 物理试卷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 4 4 分。选择题共分。选择题共 4848 分)分)1.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它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小磁针放在该点静止时 S 极所指的方向相同B.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N 极出发,到磁体的 S 极终止C.磁场的磁感线是闭合曲线D.磁感线就是细铁屑在磁铁周围排列成的曲线,没有细铁屑的地方就没有磁感线2.根据安培假设的思想,认为磁场是由于运动电荷产生的,这种思想如果对地磁场也适用,而目前在地球上并没有发

2、现相对地球定向移动的电荷,那么由此判断,地球应该( )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 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AB 是水平面上一个圆的直径,在过 AB 的竖直面内有一根通电直导线 CD,已知 CD 平行于 AB.当 CD 竖直向上平移时,电流的磁场穿过圆面积的磁通量将(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始终为零 D.不为零,但保持不变4.如图所示,a、b两根垂直纸面的直导体通有等值的电流,两导线旁有一点P,P点到a、b距离相等,要使P点的磁场方向向右,则a、b中电流的方向为( )A都向纸里 B都向纸外Ca中电流方向向纸外,b中向纸里 Da中电流方向向纸里,b中向纸外25.在如下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标

3、明了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 F 方向的是( )6.如图所示,MN 是一条水平放置的固定长直导线,通电电流大小为 I1,方向如图。P 是一个通有电流 I2的与 MN 共面的金属环,圆环 P 在磁场作用下将( )A沿纸面向下运动B沿纸面向上运动C上半部分垂直纸面向外,下半部分垂直纸面向里运动D上半部分垂直纸面向里,下半部分垂直纸面向外运动7.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都保持一定,在外电路的电阻逐渐减小的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的路端电压一定逐渐变大 B.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逐渐变小C.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一定逐渐变小 D.电源的供电效率一定逐渐变小8.一个电源分别接上 8 和 2 的电阻时,两电

4、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电源内阻为( )A1 B2 C4 D89.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Ig=1mA,内阻为 200。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 0.5A 的电流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A并联一个 0.4 的电阻 B并联一个 200 的电阻C串联一个 0.4 的电阻 D串联一个 200 的电阻310.用电压表检查如图电路中的故障,S 闭合后,测得 Uad5.0 V,Ucd0 V,Ubc0 V,Uab5.0 V,则此故障可能是( )AL 断路 BR 断路 CR断路 DS 断路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 恒定不变,电灯 L 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 b 端滑动,则( )

5、cA电灯 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B电灯 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增大C电灯 L 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小D电灯 L 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增大12. 如图所示,长方体玻璃水槽中盛有 NaCl 的水溶液,在水槽左、右侧壁内侧各装一导体片,使溶液中通入沿x轴正向的电流I,沿y轴正向加恒定的匀强磁场B图中a、b是垂直于z轴方向上水槽的前后两内侧面,则( )Aa处电势高于b处电势 Ba处离子浓度大于b处离子浓度4C溶液的上表面电势高于下表面的电势D溶液的上表面处的离子浓度大于下表面处的离子浓度二、实验题(共二、实验题(共 1818 分)分)13. 某同学要测量一由新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导体的电阻率。

6、步骤如下:(1)用刻度尺测得该圆柱形导体长度;(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形导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14. 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 1 中的 (选项“甲”或“乙” ) 。(2)现有电流表、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A. 电压表 B.电压表C. 滑动变阻器 D.滑动变阻器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3) 某位同学记录的 6 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 5

7、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 2 的坐标5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图线。(4)根据(3)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 E= v,内电阻 r= (5)实验中,随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压表的示数 U 以及干电池的输出功率 P 都会发生变化.图 3 的各示意图中正确反映 P-U 关系的是 。序号123456电压 U(V)1.451.401.301.251.201.10电流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未找到引用源。源。( A )0.0600.1200.2400.2600.3600.480图图 26三、计算题(三、计算题(7+7+10+10=367+7+10+10=3

8、6 分)分)1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91R,152R,电源的电动势 E=12V,内电阻 r =1,安培表的读数 I=0.4A。求电阻 R3的阻值和它消耗的电功率。1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以速度v与磁场垂直、与电场成角射入复合场中,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717.如图所示,用两根轻细金属丝将质量为 m,长为 L 的金属棒 a、b 悬挂在 c、d 两处,(1)当棒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内其中通以从 a 到 b 的电流 I 后,两悬线偏离竖直方向 角处于平衡状态则磁感强度 B 为多少?(2)为了

9、使棒仍然平衡在该位置上,求所求磁场的磁感强度 B 的最小值为多大?方向如何?18.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9V,内阻r=5 . 0,电阻R1=5.0,R2=3.5,R3=6.0,R4=3.0,电容FC0 . 2. 两板间距离为m17. 0.(1)求电键接到a时,电容的带电量是多少?上极板带何种电荷?(2)求电键从与a接触到与 b 接触时,通过R3的电荷量是多少?上极板带何种电荷?(3)若两极板中间有一个带电粒子,当电键与a接触时,正好处于静止状态,若电键与 b 接触后,带电粒子向哪极板运动?经过多长时间到达极板?(不考虑电容充放电时间,g=10m/s2)8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

10、2CACCBADCABAB二、实验题13.(2) 4.700 (2(2 分分) ) (3) 220 (2(2 分分) )14.【答案】 (1)甲(2)B C(3)第三个点为数据误差,连线时略过(4)1.50 0.83(5)D(4)根据图象可知,图线的斜率表示内阻,纵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所以电动势为1.50 V,内阻1.5 1.00.830.6UrI 。(5)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故 D 正确。三、计算题15.(7 分)解:R2两端的电压62 IRUV (1 分) 电路中的电流6 . 011rRUEIA(2 分)通过 R3的电流

11、2 . 012IIIA(1 分) R3的阻值为3023IUR(1 分)R3消耗的功率 2 . 132 2RIPW (2 分)16.(7 分)微粒受力情况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90cos mgBqv 0sin qEBqv (3 分)由式联立,得 cosqvmgB (2 分)qmgtgE(2 分)17.(10 分)(1)金属棒在重力 mg,悬线拉力 T,安培力 F 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由共点力平衡条件:F=BIL=mgtan (3 分)B=mgtan/IL (2 分)(2)安培力的最小值为 Fmin=mgsin 10即 ILBmin=mgsin, (2 分)所以 Bmin= mgsin/ IL

12、 (2 分)所加磁场的方向应平行悬线向下 (1 分)18.(10 分)解析:(1)电键接 a 时,电容两极板的电压等于 R1两端电压VErRRRU5211 1此时电容器带电荷量CCUQ5 11101, (2 分)上极板带正电. (1 分)(2)电键接 b 时,电容两极板的电压等于 R2两端电压VErRRRU5 . 3212 2此时电容器带电荷量CCUQ5 22107 . 0, (1 分)上极板带负电。 (1 分)流过 R3的电荷量为CQQ5 21107 . 1 (2 分)(3)电键接a时,有01 mgdqU,电键接 b 时,有mamgdqU2, (1 分)联立两式得:2121/17smgUUUa, (1 分) 由2 21ats 得:st1 . 0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