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信息分析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5170167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信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旅游信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旅游信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旅游信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旅游信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信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信息分析(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信息调查与分析旅游信息调查与分析课程组编写主讲:李松艳模块五 旅游信息分析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本模块小结 实训作业 利用已经搜集的旅游数据资料进行相对数分析、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分析、抽样推断分析等 ,是对已经整理过的原始数据、二手资料进行分 析,从中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数据发展变 化的趋势,从而说明事物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事 物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进而可以对事物进行更 深入的说明和分析。为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预 测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1.能够对第一手调查数据和二手调查数据进行相对数计 算和分析;能够认识、理解相对数是数据最基本的表现 形式;能够掌握相对数的手工计算方法和计算机计算方 法;

2、 2.使学生明确调查数据可以测定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 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平均数是调查分析阶段数据重要的表 现形式; 3.使学生掌握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手工测定方法和计 算机测定方法;会熟练利用Excel软件进行集中趋势和离 中趋势测定,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践工作中; 4通过对旅游统计指标的抽样调查及估计,掌握抽样推 断的分析方法,掌握运用Excel进行区间估计的技能; 5掌握本模块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6.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归纳推理的能力; 7.通过对数据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而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任务二 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分析任务一 相对数分析任务三 抽样推断分

3、析典型案例分析实训作业任务一 相对数分析一、相关概念三、任务实施步骤二、任务内容一 相关概念 综合指标的意义:经过统计整理,将大量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可以得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即综合指标。统计上常用综合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叫综合指标法。综合指标法可分析研究现象的总量、相对水平、平均水平和变异情况。 综合指标分类图5-1 综合指标的分类平均数 绝对数相对数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是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 总量指标是统计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 得到大反映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综

4、合指标。总 量指标使市场调研人员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 的起点,是市场调研人员在市场调研活动中 最初整理加工的,用来描述市场原始状态的 基础数据。这个基础性数据是计算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变异指标、抽样推断及统计指 数的依据。 一、总量指标总量指标的特点:首先,只有有限总体才能计算总量指标;其次,总量指标的数值随着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加或减少;第三,总量指标是统计中最常用的基本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 总量指标的分类(见图5-2)。 图5-2 总量指标的分类 总体单位总量是指总体单位数之和。如一个企业的职工人数。总体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各单位就某一数

5、量标志的标志值之和。如以一个企业全体职工作为总体,工资为数量标志,该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就是标志总量。 时期指标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总结果的总量指标。如工业总产值、钢铁总产量等。特点:可以连续计数;各期数值可以累加;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是指现象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状况的总量指标。如期末职工人数、人口数等。特点:只能间断计数;各数值累加无实际经济意义;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实物指标是指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反映事物的使用价值。实物单位是根据现象的自然属性和特征而采用的计量单位。有自然计量单位、度量衡单位、标准实物单位等。 价值指标是指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

6、,如工业总产值、总成本等。 劳动量指标是指用劳动时间工日、工时计量的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是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反映现象之间数量上的联系程度和对比关系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是相对数(见图5-3)。二、相对指标 图5-3 相对数的分类 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一般用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来表示。有名数主要用于强度相对指标,表明事物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一般为复名数。常用的六种相对指标(见图5-4)。图5-4 相对指标案例资料一 现有2009年我国1-12月份,各大洲来 华 旅游人数统计资料如表5-1,要求运用统计 学原理对此资料进行相对数分析。是指在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

7、,用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总体的全部数值进行对比,从而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又称比重指标。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一)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数某一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数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 察单位总数 =例1:某旅游产品总成本2000元,其中,直接材料1500 元,直接人工400元,制造费用100元。则:(一)结构相对指标 1500 2000400 2000100 2000直接材料占全部总成本的比重直接人工占全部总成本的比重制造费用占全部总成本的比重100%=75%100%= 20%100% = 5%=是指在分组的基础上,反映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表现形式为比例相对

8、数。 (二)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数总体某一部分数值 总体另一部分数值 =例2:某旅游企业全部职工为500人,一线生产人员为200人,行政管理人员为300人。则:(二)比例相对指标生产人员相当于 行政管理人员的比例 生产人员数行政管理人员数=200 300 100 %=66.67%例3:某年某地出生婴儿总数为6 789人。其:男婴儿数为3 546人,女婴儿数为3 243人。则:(二)比例相对指标男婴儿数女婴儿数3 546 3 2431 182 1 081=新生婴儿性别比例109:100是指将不同总体在同一时间上的两个同类指标做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三)比较相对指标 某一总

9、体某类指标数值另一总体同类指标数值比较相对数=7 539例4:甲旅游公司2006年中期报告主营业务利 润 7 539万元,而乙旅游公司2006年中期报告主营业 务 利润4 510.6万元。则:(三)比较相对指标 4 510.6 7 539甲公司2006年中期主营利润乙公司2006年中期主营利润乙旅游公司2006年中期主营 利润为甲公司的百分比4 510.6乙公司2006年中期主营利润甲公司2006年中期主营利润甲旅游公司2006年中期主营 利润为乙公司的百分比100%100%1.67倍=59.83 %=例5:2006年国旅游收入为106 289万元,国旅游收入为139 700万元。则:国旅游收

10、入是国的1.31倍。(三)比较相对指标 例6:2006年国人均粮食产量为1853千克,国人均粮食产量为150千克。则:国人均粮食产量是国的12.35倍。 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对 比所形成的综合指标。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 程度。计量单位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复名数,即 双重计量单位;另一种是无名数,即无计量单位。(四)强度相对指标 某一总量指标的数值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的数值强度相对数=例7:某地区2006年末土地面积为89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人口数为11 537 608人。则:(四)强度相对指标 2006年末人口密度2006年末人口数 2006年末土地面积

11、11 537 608人 890 000平方公里12.96人/平方公里=例8:某地区2006年年平均总人口数为3 786 587人,年内出生人数为69 023人,年内死亡 人数为28 936人。则:(四)强度相对指标=2006年人口出生率=2006年出生的人口数2006年平均总人口数69 023人3 786 587人1 000 =18.232006年人口死亡率2006年死亡的人口数 2006年平均总人口数28 936人 3 786 587人1 000 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8.23 - 7.64= =7.6410.59=例9:A公司2006年中期报告净利润为4 021万元,净资产为36 5

12、69万元。则:(四)强度相对指标 36 569万元4 021万元2006年中期净资产收益率2006年中期净利润 2006年中期净资产100 %11 %=例10:某地区2006年末人口数为100万人 ,该地区2006年末拥有的1200个商业网点。 则:(四)强度相对指标 正指标逆指标商业网点数 人口数1200个 100万人每万人拥有商业网点数=12个/万人=人口数 商业网点数1200个833人/个=每商业网点服务人口数=100万人=是以现象在某一时期实际完成数值和计划任务 数值进行对比,从而表明计划完成程度的综合指 标。其表现形式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一般用 百分比表示。(五)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

13、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实际完成数值 计划任务数值=(五)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实际完成数值 计划任务数值300 270100 % =111.11 %=计划完成程度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完成数值计划任务数值100 %116% 112% 103.57 %=例14:某公司9月份计划销售收入比上月 增长12%,但实际增长16% 。则:例11:某企业某一时期计划利润总额为 270万元,实际利润总额为300万元。则:=例12:某企业A产品计划平均单位成本为20元/件,而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22元/件。 则:(五)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实际完成数值 计划任务数值22 20计划完成程度=100 % = 110

14、%(五)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期内某日(旬、月、季)止累计完成数值计划执行进度计划期内计划任务数值例13:某企业2003年计划实现工业增加值160万元, 一季度、二季度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42万元、44万 元。则:计划期内二季度止累计完成数值 计划期内计划任务数值计划执行进度=4244 160 53.75 %=是指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不同数值的对比,表明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其表现形式为动态相对数。(六)动态相对指标 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动态相对数 =(六)动态相对指标 报告期指标数值 基期指标数值1 360 1 200100 %113.33 %动态相对数 =例14:某企业200

15、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1 200万元,200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 360 万元。则:三、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调查数据经过整理和显示后,我们对数据分布 的类型和特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还缺少 代表性的数量特征值,无法准确地描述出调查 数据的分布。对调查数据分布的特征,可以从 不同方面进行测定和描述:一是分布的集中趋 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 心值的趋势。并说明这些数据的一般水平是什 么,代表值是多少,要想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 和代表值就要测定集中趋势,包括均值、众数 、中位数等,如何对数据进行集中趋势值测定 和分析就是本任务要解决

16、的问题。任务二 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分析 一、平均指标的意义和种类 二、算术平均数三、调和平均数 四、几何平均数 五、中位数和众数 六、平均指标计算的运用原则 任务二 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分析集中趋势分析平均指标的作用: 第一,平均指标可以作为判断事物的一种 标准或参考; 第二,通过对比某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下的 平均指标,揭示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第三,通过平均指标来分析现象间的依存 关系; 第四,利用平均指标可以进行推算和估计。一、平均指标的意义和种类 平均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为平均数, 平均数主要有五种(见图5-5)。一、平均指标的意义和种类图5-5 平均数的种类 算术平均数是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二、算术平均数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和 总体单位数算术平均数=(一)简单算术平均数 代表算术平均数 代表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