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ppt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0116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工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物流工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物流工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物流工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物流工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工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工程ppt(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 流 工 程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物流工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设施规划与设计 第四章 企业物流系统设计 第五章 物料搬运系统 第六章 物流信息 第七章 库存与仓储 第八章 供应链管理 第九章 全球物流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物流工程的产生及意义 物流工程的产生、定义军事后勤学大物流工厂布置和 物料搬运小物流信息流物流物流工程系统工程物流工程的定义 物流工程:物流工程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 出发,把物流、信

2、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 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 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控制,选择最 优方案,以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 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的的综合 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物流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可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减少劳动力占用,减轻工人劳 动强度 可大幅缩短生产周期 可以加速企业资金周转 可降低搬运/运输费用 提高产品质量 有效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保证文明生产,安全生产 提高物流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现代化第二节 物流工程的发展概况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以泰勒为代表工程师开始 应用方法工程、工厂布置、

3、物料搬运。 二战后工厂设计由小系统发展到大系统。 20世纪50年代起工厂设计和物流分析逐渐运用系统工程 和系统分析方法,产生了物流系统工程。 70年代以来的一些计算机辅助工厂布置程序如:CRAFT (位置配置法)、CORELAP(相互关系法)等。 80年代计算机仿真技术:方案比较和系统仿真。 90年代,结合现代制造技术、FMS、CIMS和JIT等进行物 料搬运和平面布置研究,物流系统的研究扩大到从产 品定货直至销售的全过程。物流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20世纪50年代对设备、车间、厂区的布置以定性为主 。 80年代“物流”概念开始引入我国。 90年代初,工业工程作为正式学科在我国出现,设施 规划

4、与物流技术更为人们所重视。第三节 研究内容、对象及任务 研究内容:设施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研究对象:企业物流系统、运输及储运业务流系统、 社会物资流通调配系统、管理系统(如办公室、教育 、行政管理)等。 任务:规划管理:1、系统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 方案 ;2、系统规划及优化设计,取得最佳方案及效益 目标;3、系统控制与管理,得到达成效益目标的 方法 、技巧、手段。 运行管理:1、容器、器具的 设计与 管理;2、搬运与运输车辆的 设计与管理。第二章 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 物流概念 : 1、广义物流:指物资实体的场所或位置在空间上的转 移和时间上的占用 2、狭义

5、物流:从原材料输入生产系统,经过储存、搬 运装卸、加工、装配等一系列物理与化学的转换 直至 输出生产系统的全部运动过程。 物流系统概念:物流系统是由系统中流动的物质实体 ,经过各种加工、储存、转换的设备和设施,以及与 之相关的信息、人员等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 体。 构成物流系统的六大要素:人、财、物、设施、产品 和信息 物流系统特点 : 1、搬运、运输工作量大 2、运行时间长 3、费用高物流系统分类 大物流系统,如港口货运储存系统、石油储存与运输系 统等。仓库供应商物流基地仓库客户按规模划分:大物流系统和小物流系统包装 运输包装 运输小物流系统指企业内部产品制造从供应、生产、销售直 至回

6、收、废弃等整个过程的物料流动,涉及原材料进 入、储存、搬运、停放、加工、装配、包装、成品储 存、在制品控制等。 按结构形式分: 1、单一物流系统Q0 Q1Q0 为输入物料 Q1为输出物料 S1为转换S12、串联物流系统(流水线中的物流系统即为此类) Q0 Q1 Q2 Q3 QN-1 QN3、并联型物流系统(并联型服务台系统等)Q0Q1 Q,QNS1S3S2 SNS0S1SN4、混联型物流系统(物资调配、生产联营等) 5、物流网络系统(复杂运输,物资调配网络等)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物流一体化 物流信息化 物流中心、批发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商务代理中心 的社会化 仓储、运输的现代化 物流与资金流、信

7、息流的集成化第二节 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原则和途径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原则 近距离原则 优先原则 自动化原则 避免迂回和倒流原则 人机工程原则在制品库存最少原则 系统化原则集装单元和标准化搬运原则 简化搬运作业、减少搬运环节原则重力利用原则 柔性化原则 环境要求原则合理提高物料活性系数原则合理提高搬运机械化水平原则 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途径通过企业选址、设施设计、生产管理和销售的各个环 节的改善,实现物流合理化 1、选址阶段:厂房定位、仓库布点、企业内部布局等。 2、设施设计阶段:合理配置生产设施、物流设施 3、生产管理阶段:首先,企业各个部门在管理上达成一致;其次,物流结构实现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

8、物流 的合理化。具体措施:均衡生产、适当库存、合理运输、计算机 化、职工主人化、连续改善。4、销售阶段具体措施:商物分离增加从工厂直接发货量减少输送次数提高车辆满载率实现计划输送开展联合的输送手段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 基本概念: 物流量:指一定时间内通过两物流点间的物料数量。 当量物流量:指物流运动过程中一定时间内按规定标准 修正、折算的搬运和运输量。例:一台载重量为10吨 的汽车,当运输10吨锻件时,10吨锻件的当量重量为 10吨;而其运输2吨组合件时,则当量重量为10吨。当量物流量的计算公式:f=nq f当量物流量,当量T/年(月或日) q一个搬运单元的当量重量,t、kg。 n单位时

9、间内流经某一区域或路径的单元数,单元数/年 (月、日)企业物流系统分析过程(图示) 外部衔接分析 输入因素P、Q、R、S、T Pproducts 系统物料的种类 Qquantity 数量 R Routing 路线,如工艺路线、生产路线、各共 建的加工路线以及形成的物流路线 S service 辅助生产与服务过程的部门 T timing物料流动时间 当量物流量计算及物料分类 步骤:物料的当量物流量计算绘制P Q图(图示)对图进行分析A、B、C分类企业物流系统分析方法(1)企业物流系统分析方法(2) 物流系统流程分析 平面图(图示) 物流流程图 物流图、相关图 物流系统状态分析 流量矩阵 距离矩阵

10、 图(及流量距离图) 搬运方案的建立与调整 可行方案的建立与调整 多方案评价及选择外部衔接分析输入因素、物料分类及当量物流量可行方案建立及调整多方案评价及选择平面图物流流程分析 流程图物流图相关图流量矩阵设备及容器图距离矩阵物流系统状态 分析企业物流系统 分析过程图: 类:物料占总品种的,物流量占以上; 类:物料占总品种数的左右,物流量占左右; 类:物料占总品种数的以上,物流量占左右图P平面图平面图上各设施、设备、储存地、固定运输设备等要用 工业工程标准符号标明,并进行数字编码。常用的工 业工程符号主要有:操作 储存 搬运 检验 下图为某车间编码平面图:某车间图600 500 400 300

11、200 10080604020距离D(KM)物流量F(T)ec bdfa第四章 企业物流系统设计 第一节 企业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系统的构成企业的物流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原料从社会流入企 业;企业生产过程物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转;产品 从企业流给客户。结构如图:根据实践与顺序可将企业物流化分为四部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流(p55 )生产过程原料产品社会 企业存储运输客户运输存储企业物流系统的特点及其类型(1) 企业物流系统与生产系统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 从整个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看,物流是现代化生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 从企业各个组成部分的角度看,企业中的各车间、工 序都是物流系

12、统网络中的节点 从企业生产系统的具体活动但,生产过程包含物流活 动,生产过程始终伴随着物流活动。 企业生产系统组成类型:按工艺路线组成车间、相同工 艺职能的设备、工具或设施集中一起组成车间、混合 类型 企业生产系统的性质: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节奏性、均衡 性;生产系统的协调性。企业物流系统的特点和类型(2) 特点:物流系统除具有生产系统的类似特点,还具有 : 集合性、 相关性、适应性、整体性等特点。 类型:企业物流系统的类型与企业生产系统的类型密 切相关。从空间结构形式上分类有四种:-直列型多阶段系统-合流型多阶段系统-分支型多阶段系统-复合型度阶段系统第二节 物流分析与平面布置设计 物流系统

13、分析:运输 :解决物资的空间距离问题 装卸搬运:工具选择储存:订货量、订货周期、订货模型包装:包装应有利于产品的储存、流动便捷,保证产 品不易受损物流信息 :企业物流信息分为两类,即反映生产及物 流状态的信息、市场反馈信息。具双向性。平面布置设计 物流系统的单目标平面布置设计模型 物流系统的多目标平面布置设计模型 渐推法 动态分析设计模型第五章 物料搬运系统 第一节 搬运方法、搬运设备选择 物料搬运:是物料系统的控制与管理活动 物料搬运系统:是指一系列的相关设备和装置,用于一个过 程逻辑动作系统中,协调、合理地将物料进行移动、 储存或控制。 物料搬运方法(按路线分):直达型 渠道型 中心型AD

14、CB AABBC物流量距离物料搬运路线选择方法图示不合理直 达 型渠道型 或中心型搬运设备选择(1) 搬运设备选择原则 -根据距离与物流量的大小,确定设备类别-根据设备的技术指标和物料特点选择设备及型号.复杂搬 运设备简单搬 运设备简单运 输设备复杂运 输设备物流量距离搬运设备选择(2) -搬运设备选择的基本思路: 1、明确问题性质 2、应有长远考虑 3、牢记系统化的概念 4、简化原则 5、选择合适的规格型号 6、应考虑多方案比较-搬运设备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设备的技能因素 2、设备的可靠性 3、工作环境的配合和适应性 4、经济因素 5、可操作性和使用性 6、能耗因素 7、备件及维修因素 8、与物料的适配程度 9、物料运动方式搬运设备选择(2) 物料运动方式与搬运装备选择关系表物料搬运的20条原则 规划原则 系统化原则 物流畅通原则 精简原则 利用重力原则 充分利用空间原则 集装单元化原则 机械化原则 自动化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