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0112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 天里看见一条正在冬眠的 蛇,误以为其冻僵了,就 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 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 温暖着它。那蛇受了惊吓 ,被吵醒了。等到它彻底 苏醒过来,便因为自卫的 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 地咬了农夫一口,使他受 了致命的创伤。农夫临死 的时候痛悔地说:“我欲行 善积德,但学识浅薄,结 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 报应。” 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2、译文】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知识,这 是上等人;学了然后知道,这是次一等的 人;遇到困难而去学习,这是再次一等的 人;遇到困难仍不学习,这种人就是下等 的了。”【评析】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 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 种人。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 。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 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 是讲的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 习,就不足为训了。 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 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 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 的人。” 【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 “生而知之者”

3、,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 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 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 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 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 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 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 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 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 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 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 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 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

4、之 。”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 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译文】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病吗 ?”仲由回答:“没有啊。”孔子道:“坐,我告诉你: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 病是愚蠢;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 准则;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喜欢 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喜欢勇猛 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喜欢刚强而不 喜欢学,它

5、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从一般意义上说,“仁”“知”“信”“直”“勇”“刚 ”是值得肯定的六种德行。但是如果偏执这些 德行而不好学,就会产生种种弊端。这种道 理不难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认为好学 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端。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 ,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东郭先生与狼 农夫与蛇春秋时期,宋楚在弘大战,楚军正在渡河, 宋有大将建议趁此消灭楚军。宋襄公为了表 示“仁”,等楚军渡河再战。结果宋军大败, 宋襄公也因伤了腿而送命.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一味地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 弊病是放浪没有准则。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 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 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

6、,即使有“仁”“智”等美 德也会害人害己。 杨修:鸡肋 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 邑人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带着五辆私 车随从孔子。他为人长大贤能,又有勇气力量,对 孔子说:“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 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与您再次蒙难,宁可搏 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惧,对孔子说: “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放了你,”孔子和他们立了 盟誓,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孔子接着前往卫都 。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孔子说:“这是 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是说一味 喜欢诚信而不好学,它的弊病是

7、害人害 己。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 的人不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其意思是说,言语一 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 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 啊!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 不必果,惟义所在。”总之是否坚持信, 关键要看是否符合义。 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 则民不偷。” 【注释】(1)葸:,拘谨,畏惧的样子。(2)笃:厚 待、真诚。(3)偷:淡薄、不厚道。 【译文】孔子说:“谦恭而不用礼来节制就会很辛苦, 慎重而不用礼来节制就

8、会畏首畏尾,勇猛而不拿礼来 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直率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 急切而伤害人。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真诚,那么 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 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 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1)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贤贤即尊 重贤者。 (2)致,献纳、尽力。【译文】子夏说:“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 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 君上,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 往,说话诚实有信用:这种人虽说没学,我 也一定说他学了。” 7子曰:“君子食无

9、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 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 的人。(3)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求饱足 ,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 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 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8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 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 上。(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 不犯同样的错误。(3) 亡:同“无”。【译文】鲁哀公问道:“你的学生哪个好学?”孔子回

10、 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把自己的怒气发泄 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他不幸 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好学的了,再没听说过好学的 人了。” 10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 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 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 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 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 ,是说要用

11、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 言少语称之为谨。 (5) 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 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 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孔子说:“后生小子进家就要孝顺父母,出 门就要敬重长上,谨慎而诚实,广泛地关爱大众而 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几点以后还有力量,就用 来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 介词,用【评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 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 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 增长文化知识

12、。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 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 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 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 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 ,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 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 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 人才。 11【原文】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 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

13、无以立。鲤退而学 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 君子之远(3)其子也。” 【注释】(1)陈亢:即陈子禽。(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 所讲的内容。(3)远:音,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说:“你从夫子那里得到 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伯鱼答道:“没有啊。曾经有一次,(夫子)一个人站着,我孔 鲤快步走过庭院(表示恭敬)。夫子说:你学诗了吗?我回 答:没有啊。夫子说:不学习诗就不会说话(指话说得不漂 亮、没有依循)。我退回便学诗。后来有一天,(夫子)又一 个人站着,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夫子说:你学礼了吗?我 回答:没有啊。夫子说:不学习

14、礼,就不能立身处世、立足 于社会。我退回便学礼。就听说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问一件事情,知道了三件事:听说了 学习诗的意义,听说了学习礼的意义,又听说了君子不偏 爱自己的儿子。”【评点】孔子对孔鲤的两次教诲其实是点明 了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礼、修身。“诗”“礼”是周代社会贵族教育和社交礼仪中必须 掌握的东西。也是孔子传道授业的基本内容。不 学礼,不懂义的人;只有言教,没有身教的人,最终也无法以德服人,无法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被淘汰的。 一个人学了诗,学了礼,就文质彬彬了,可为君子了。这观 点在今天仍可借鉴. 孔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有礼貌的话,就很能够在人群 当中立足。所以我们很欢喜别人向我们问好,相同的,假如我们 肯主动去跟别人问好,别人同样也会很欢喜。我们希望社会更好 ,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应该从哪里下手? 绝对不是去要求别人先做到,而是从我们自己主动尊重别人、主 动关怀别人开始做起,相信关怀尊重的风气就会很快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