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和货币(重点章节)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70045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和货币(重点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商品和货币(重点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商品和货币(重点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商品和货币(重点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商品和货币(重点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品和货币(重点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和货币(重点章节)(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商品经济 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商品一、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并能满足人的 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解读关键词 :交换 满足需要 劳动产品 二、商品的二因素 (或二重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就是使用价值 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又有如下一些限定, 才能成为商品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第二、必须是满足别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 值 第三、必须是通过交换转到他人或社会的使 用价值。 二、商品的二因素 (或二重性)2、价值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 动 为了说明价值这个概念,我们先来介绍 另一个概念: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就是两种商品在交换时的量 的比例。 商

2、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什么来确 定的呢? 马克思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他认为,寻找 商品的交换价值不能从各种商品的不同点去 找,而应当从共性方面,从共同之处去寻找 。那么千差万别的商品有一个什么共同之处呢 ?就是劳动!只要是商品,就一定有劳动凝结在其中!因此,劳动是商品的共性,是劳动创造了价 值!因此马克思认为,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价值 确定的,而价值的大小是由劳动确定的。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的 二重性 1、什么是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进一步考察发现,生产商品的劳动也 有二重性。这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劳动的具体形式不相同的 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不谈 ,而是把劳动共同的、同

3、质的东西概括起来 所说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的 二重性2、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和使用 价值、价值的关系 第一、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的 二重性3、马克思区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 意义何在? 第一、就是为了说明商品的价值是如何确 定的 第二、是为了说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它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第三、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 论、资本再生产理论等等理论打下了坚实的 理论基础。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科 学体系。 四、商品的价值量的确定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确定的,而且是 由抽象劳动确定的,那么抽象劳动又是

4、 怎样确定价值量呢? 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的劳 动。 与这种劳动相关的因素也是很多的, 比如劳动时间、劳动的复杂程度、劳动 生产率、技术水平的高低等等。 (一)劳动时间和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 动时间是成正比的! 但这是在考察一个人的时候的结论, 也就是考察的是具体劳动得出的结论。 而且是假定这二个人的劳动强度和熟练 程度是一样的 (一)劳动时间和价值 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商品他的价 值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一个 人的劳动时间,而是要得到社会的 广泛承认,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 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他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有点类似于一个平 均值(一)劳动时间和价值“社会必要

5、劳动时间”是指在现 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 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二)劳动复杂程度与价值量 有一些商品的生产过程是非常简单 的,比如一个簸箕; 有的商品的生产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比如今天的高科技产品。 这样以来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怎样区分简单商品和复杂商品的价值量 呢? (二)劳动复杂程度与价值量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马克思对劳动又 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把劳动区分为简 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 练和培养,是一般劳动者都能够胜任的 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要求掌握相当的技术和技能的劳动。(

6、二)劳动复杂程度与价值量 那么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生产的商 品的价值量之间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 马克思在全集里说: “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一 定量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多 倍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等于 (三)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 品效率和能力。一般有二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生产产品的数量 即:50件/1小时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时间 即:3小时/1件产品 (三)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预示着 劳动时间的缩短、成本的下降 、同样时间内产量的增加,最 终,使得社会总财富增加。 (四)科学技术与商品价值量 的关系

7、邓小平有一个重要的理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这是因为: 第一、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 增加社会总财富 第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可以降 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创造更多的剩余 价值,增加资本的积累 (四)科学技术与商品价值量 的关系 第三、科学技术成果越是早的利用,越可 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提高企业的利润。 第四、科技水平提高可以同时提高工人和 管理者的水平,从而使得简单劳动变化为复 杂劳动,使劳动的价值量倍增。 第五、科学技术可以扩大生产劳动的领域 ,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劳动量,最终增 加社会财富。 五、在私有制下“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 ” 马克思

8、对私有制下商品经济的矛盾也 做了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说:在私有制下存在着一系列 的矛盾: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矛盾等等。 五、在私有制下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 这一系列矛盾都是从资本主义的不同 侧面来考察的,马克思说,如果抛开这 些不同的侧面,而是从根本上讨论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时- 就会发现:归根结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 的。 即: 在私有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原因分析 第一、从局部看,商品的生产者都是独立的,他 们独立经营,独立生产,劳动是他们个人的事情。但 是,他们的这些独立的劳动

9、又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同时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 第二、虽然这些私人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特点, 但私人劳动只有在社会承认的前提下,才能转化为社 会必要劳动。 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对矛盾,最终将发 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 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货币 价值是抽象劳动的结果。但价值是 无法凭人的直观感觉感受到的,而只有 不同的商品在交换的过程中,其价值才 会体现出来。 为了体现出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有 一种特殊的东西来替代他。这个东西就 是今天的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和他的本质 (一)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在原始社会

10、末期,人们的经济活动 方式还处于自然经济时期。但部落之间 开始出现物物交换, 比如拿一只羊换两把斧头、一斤粮 食换两匹布,但随着这种交换次数的增 多,一些麻烦就显现出来了:比如 (一)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 有人想用羊换布,但有布的人不象 要羊,而需要粮食;粮食的所有者不需 要羊,而需要茶叶,那么交换就要周折 多次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聪明的商人就 开始考虑,如果有一种什么东西能够充 当“中介”,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就 好了。 (一)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 最初想到的自然就是一些大家都需 要的东西,比如用牲畜、布匹等等。 但是这些东西在交换的时候都很麻 烦,一来体积大;二来容

11、易腐蚀变质。 所以自然而然就被体积小,数量少,容 易分割,便于携带的金银代替了 (一)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 其实金银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神 秘性,只是贵重又方便罢了。 就如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 的“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 金银”。 从此以后,金银在很长一段时间充 当货币。在今天也还是!到以后,随着 工业化的发展,他又被纸币替代了 (二)什么是货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是在商品交换漫长的历史发 展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怎样理解?) (二)什么是货币特殊商品: 首先它是商品(使用价值用来交 换;价值也凝结了劳动在其中) 特殊是指不同于一般的商

12、品。仅 仅是交换的一个媒介(三)货币的本质 自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存在以后 ,许多经济学家就开始讨论货币究竟是 什么的问题 -是人们协商的产物-是人有意识地发明出来的-是金银天然具有的属性-无非是一直符号等等争论。(三)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对此做了科学的解释:“黄 金、白银之所以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而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是因为货币 本身也是商品,也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 结物,也具有价值” 因此。货币的本质就是它也是商 品。 二、货币的职能 从货币出现到今天, 他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起 着什么样的作用,他具有 那些职能呢? 货币的五职能(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13、 (五)世界货币 (分别讲述)(一)价值尺度 这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是 指用货币来充当衡量价值大小的社 会尺度。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以后, 一个新的名词出现了。这个名词常 和价值一块使用,使我们经常容易 对他们产生混淆。这个名词就叫做 “价格” (一)价值尺度 那么价格究竟是什么呢?他和价 值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价格是价值的一种外在表现 形式,他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生活中我们常说的就是价格 , 说用100元买了一个80元的东西,100 是价格;80是价值)(一)价值尺度价格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个是商品的价值,一个是货币的价值,一个是供求关系。(对于供求关系,我们将在以后

14、讲述, 暂不予考虑)(一)价值尺度 价格的确定: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值/货币的价 值 比如:某种商品的价值是100元 ,交换该商品所用的银子的价值是 90元 则该商品的价格=100/90=111元显然,该商品的价格高了!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具有 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 简单说,由于有了货币, 才使得商品从一个人的手里能 够方便地流通到另一个人的手 里 (二)流通手段 货币在充当交换媒介职能的时候, 最初,他的价值是和商品的价值一致的 。 比如一只羊换一两银,表示一只 羊的价值是和一两银的价值是一致的。 但如果我要用一万只羊换银子,那 就需要一万两银子,而且银子本身的磨 损也会减少其价值。 如果再多的话呢?银子数量的众多 给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二)流通手段 为了减少上述麻烦,人们开始使用 其他简单的办法来替代数量和重量过多 的足值货币,这就是后来各种各样的货 币形式,铜钱、纸币、支票等等。 到了这个时候,货币不一定就是足 值的了。而只是用数字符号来代替同价 值的货币。 比如今天的100元的纸币,并不是 说这张纸的价值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