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山西省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70028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山西省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物理】山西省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物理】山西省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物理】山西省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物理】山西省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山西省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山西省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命题人:李波命题人:李波 校对人:校对人: 侯福庚侯福庚(考生注意:考试时间考生注意:考试时间 9090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00100 分,答案写到答题纸上,只交答题纸)分,答案写到答题纸上,只交答题纸)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71-7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8-10 有二个或二个以上选有二个或二个以上选 项正确,全选对的得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4 4 分,选不全的得分,选不全的得 2 2 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 0 0 分,请将下列各题分,请将下列各题 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

2、卡。)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卡。)1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不不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 状态的是( )A . 5N 、 7N 、 8 N B . 2N 、 3N 、 5N C . 1N 、 5N 、 10 N D . 1N 、 10N 、 10N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3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 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 时间间

3、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4、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 B C D5.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 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 = 10N、F2 = 2N若撤去力F1

4、,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 为 (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C2N、方向向左 D零6.如图所示,a、b、c三块木块重力均为G,将它们按压在竖直墙上静止,此时b对c的摩擦 力( )A大小等于G,方向竖直向下 B大小等于G,方向竖直向上t1 t2 t3 t4 t5 t6 t7t1 t2 t3 t4 t5 t6 t7右左2C大小等于 2G,方向竖直向下 D大小等于G/2,方向竖直向下7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 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

5、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11 kgmB. 12 kgmC. 21 kgmD. 22 kgm8两位同学分别在塔的不同高度,用两个轻重不同的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已知甲球重力 是乙球重力的两倍,释放甲球处的高度是释放乙球处高度的两倍,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甲、乙两球下落的加速度相等 B甲球下落的加速度是乙球的 2 倍 C甲、乙两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D甲、乙两球各落下 1s 时的速度相等 9. 如图所示,用绳跨过定滑轮牵引小船,设水的阻力不变,则 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 )A. 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 B. 绳子的拉力不变C. 船所受浮力增大 D. 船所受浮力变小 10用以下方法可以粗略测定木

6、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如 右图所示,将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将木板的左端固定,而将其右端缓 慢地抬高,会发现木块先相对静止在木板上,后来开始相对于木板向下滑动,测得当木块 刚好开始沿木板滑动时木板和水平地面间的夹角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开始滑动前,其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在增大B木块开始滑动后,其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在减小C测得的动摩擦因数 sinD测得的动摩擦因数 tan3二、实验题二、实验题. .(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 ,共共 1616 分分.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中的横线上或按要求答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中的横线上或按要求答题)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7、则”的实验中,某同学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 5N、最小刻度为 0.1N 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把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1)由图可读出,这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N 和 N。 (只须读到 0.1N)(2)在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拉力及它们的合力。12为了测定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 一个实验,图甲为其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主要操 作有: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6.00GN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9.25GNC按图甲的装置安

8、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并即刻读出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 (1)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有一个步骤存在 错误多余的步骤是_,存在错误的步骤是 _ (2)存在错误的步骤应该修改为_ (3)按正确方法重新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 到木块A和木块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4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原理如图所示,它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悬点 O

9、,另一端悬挂着一个质量为的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kgm1自然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 角度 ,风力越大,偏角越大。若某时刻金属丝与竖直方向偏角, (已知)试求此时0378 . 037cos, 6 . 037sin,/10002smg金属球所受风力大小。平行于桌面的细线水平桌面AB甲3232乙单位 (N)4C B A D14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稳态速度。已知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径r,即阻力f=krv,k是比例系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k=

10、3.410-4Ns/m2。已知水的密度=1.0103kg/m3,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半径r=0.10mm 的球形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的稳态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物块以v0=4m/s 的速度滑上光滑的斜面,作匀减速直线运动。途经A、B两点,已知在 A 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速度的 2 倍,由B点再经 0.5s 物块滑到斜面顶点C处速度变为零,已知 A、B 相距 0.75m,求斜面的长度?16.一质量为 2kg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时,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把斜 面倾角变为 =60,为使该木块仍能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应沿水平方向给木块 一个推力 F。 (g

11、=10m/s2) 求:(1)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F 应为多大?517摩托车以速度v1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离摩托车s处,有一辆汽车 正以v2的速度开始减速,且v2v1,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为了避免发生碰撞,摩托车 也同时减速,求其加速度至少需要多少?6一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40 分)二、实验题二、实验题(共 16 分)三、论述、计算题(共三、论述、计算题(共 4444 分)分) 17解答 以前方减速运动的汽车为参照物,则摩托车相对汽车的相对初速为,相对汽车的相对加速度为,刚与汽车不相碰时,摩托车相对210vvvr21aaar汽车的相对位移为,设摩托车从开始减速到摩托

12、车与汽车速度相同所需时间为t,ssr摩托车从开始减速到汽车停止所需时间为t ,有,22 avt,21022vvs vvs vsttrrrr 摩托车与汽车刚不相碰时,汽车还未停止的条件是:7 即( ) ,tt212 vvs 22 av这时,以前方减速运动的汽车为参照物,有,rr rsva22 0,svvaa2)(2 21 2122 21 12)(asvva故当 时,为了避免发生碰撞,摩托车加速度至少需要。212 vvs 22 av22 21 2)(asvv当 时,摩托车与汽车相碰前,汽车已停止,这时汽车的位移为:212 vvs 22 av, 22 2 22avs 摩托车的位移为:, 12 1 12avs 摩托车与汽车刚不相撞的条件是: , sss21解得 ,savvaa22 22 12 12故当 时,为了避免发生碰撞,摩托车加速度至少需要。212 vvs 22 av savva22 22 1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