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山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份)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70011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0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山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份)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物理】山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份)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物理】山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份)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物理】山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份)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物理】山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份)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山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山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份)(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52014-2015 学年山东省潍坊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学年山东省潍坊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物理试卷(1010 月份)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404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部选对的得 4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2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分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1 (4 分) (2014北京)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

2、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考点: 超重和失重;牛顿第二定律分析: 超重指的是物体加速度方向向上,失重指的是加速度方向下,但运动方向不可确定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即可解答: 解:A、B 物体向上先加速后减速,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物体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 A 错误B 错误;C、D、重物和手有共同的速度和加速度时,二者不会分离,

3、故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应大于重力加速度,并且方向竖直向下,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D点评: 超重和失重仅仅指的是一种现象,但物体本身的重力是不变的,这一点必须明确重物和手有共同的速度和加速的时,二者不会分离22 (4 分) (2014 秋奎文区校级月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 ,则该质点( )A第 1s 内的位移是 6mB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C任意相邻的 1s 内位移差都是 1mD任意 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1m/s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4、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与题目中 s=5t+t2 对比去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的其它公式去求解解答: 解:A、将 t=1 代入 x=5t+t2,即可求出第 1s 内的位移是 x=6m,故 A 正确;B、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7m/s,故 B 错误;C、与对比可知:a=2m/s2,则s=aT2=2m,故 C 错误;D、位移 s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5t+t2故 vo=5m/s,a=2m/s2又该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任意相邻 1s 内速度增量都是v=at=2m/s,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 该题考查了匀变速直

5、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33 (4 分) (2008花都区模拟)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 ta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在 t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 t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D在 ta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 追及、相遇问题分析: vt 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相遇

6、要求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看物体是否改变运动方向就看速度图象是否从时间轴的上方到时间轴的下方解答: 解:A由图象可知:在 ta时刻两物体速度图象相交于一点且都在时间轴的上方,所以此时刻速度相同,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 A 错误;Bvt 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象可知在在 ta时刻甲乙两物体的斜率大小相等,甲为正,乙为负,所以在 t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B 正4确;C在 ta时刻之前,乙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比甲大,且乙的速度也比甲大,所以在 t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故 C 正确;D由 C 得分析可知 D 错误故选 BC点评: 图象由

7、于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在物理中广泛应用,对于图象问题要明确两坐标轴的含义,图象斜率、截距、围成面积等含义4 (4 分) (2014 秋隆化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 A,A 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 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把 A 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地面对 A 的摩擦力增大BA 与 B 之间的作用力减小CB 对墙的压力增大DA 对地面的压力减小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 A 物体移动可得出小球 B 受 A

8、支持力方向的变化,由几何关系可得出各力的变化,对整体进行分析可得出水平向上摩擦力及竖直向上的压力的变化解答: 解:对小球 B 受力分析,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5A 滑动前,B 球受墙壁及 A 的弹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中实线所示;而将 A 向外平移后,B 受弹力的方向将上移,如虚线所示,但 B 仍受力平衡,由图可知 A 球对 B 的弹力及墙壁对球的弹力均减小;故 C 错误,B 正确;以 AB 为整体分析,水平方向上受墙壁的弹力和地面的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弹力减小,故摩擦力减小,故 A 正确;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及地面的支持力,两物体的重力不变,故 A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 D

9、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应注意图析法及整体法的应用,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可以对解决物理题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 (4 分) (2014 秋浉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物体 A、B 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线连在一起,A 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 F 的作用,此时 B 匀速下降,A 水平向左运动,可知( )A物体 A 做匀速运动B物体 A 做加速运动C物体 A 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D物体 A 所受摩擦力不变考点: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 因 B 匀速下降,所以滑轮右边的绳子收缩的速度是不变的,把 A 实际运动的速度沿6绳子收缩的方向和与绳子摆动的方向进行正交分解,

10、结合 B 的速度不变,可判断 A的运动情况;因 B 匀速下降,所以绳子的拉力的大小不变,把绳子拉 A 的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正交分解,判断竖直方向上的分量的变化,从而可知 A 对地面的压力的变化,即可得知摩擦力的情况解答: 解:A、B、B 匀速下降,A 沿水平面向左做运动,如图 1,VB是 VA在绳子方向上的分量,VB是恒定的,随着 V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增大,VA增大,所以 A 在水平方向上向左做加速运动选项 A 错误,B 正确;C、D、因为 B 匀速下降,所以 B 受力平衡,B 所受绳拉力 T=GB,A 受斜向上的拉力等于 B 的重力,在图 2 中把拉力分解成竖着方向的 F2和水平方向

11、的 F1,在竖直方向上,有 N+F2=GA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增大,所以有 F2增大,支持力 N 减小,所以摩擦力减小,选项 C 错误、D 错误故选:B点评: 该题既考查了力的合成与分解,又考察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一道质量较高的题该题在对 A 的运动的分解时,要明确谁是合速度,谁是分速度,注意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为合速度此种情况是把合速度沿绳子收缩的方向和绳子摆动的方向进行正交分解76 (4 分) (2014 秋市中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 1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 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37现有两个小物块 A、B 从传送带顶端都以 1m/s 的初

12、速度沿传送带下滑,两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 取 10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块 A 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物块 A、B 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传送带对物块 A、B 的摩擦力都沿传送带向上D物块 A 下滑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路程小于物块 B 下滑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路程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动摩擦因数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 AB 都以 1m/s 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故传送带对两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均沿斜面向上,大小也相等,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解答: 解:A、AB 都以 1m/s 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故传送带对两物体的滑

13、动摩擦力均沿斜面向上,大小也相等,故两物体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滑到底端时位移大小相同,故时间相同,故 A 错误,BC 正确;D、划痕长度由相对位移决定,A 物体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划痕较少,故 D 正确;故选:BCD点评: 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AB 都以 1m/s 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降低了本题8的难度,若没有这一条件,同学可思考一下会怎样7 (4 分) (2014 秋奎文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m 和 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 B 施加一水

14、平拉力 F,则( )A当 F2mg 时,A、B 相对地面静止B当 F= mg 时,A 的加速度为 gC当 F3mg 时,A 相对 B 滑动D无论 F 为何值,A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g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 根据 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隔离对 B 分析求出整体的临界加速度,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 A、B 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然后通过整体法隔离法逐项分析解答: 解: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ax=mAg=2mg,AB 发生滑动的加速度为a=g,B 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ax= (mA+mB)g= mg,故拉力 F 最小为 F:Ffmax=(m

15、+2m)a,所以F=上,AB 将发生滑动A、当 F2 mg 时,Ffmax,AB 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B 与地面间会发生相对滑动,所以 A、B 都相对地面运动,选项 A 错误9B、当 F= mg 时,故 AB 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选项 B 正确C、当 F3mg 时,AB 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选项 C 错误D、A 对 B 的最大摩擦力为 2mg,无论 F 为何值,A 的加速度为 a=g,当然加速度更不会超过 g,选项 D 正确故选:BD点评: 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的计算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隔离法和整体法求出 A、B 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8

16、 (4 分) (2014 秋桓台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质量为 M=2.0kg 的电动机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 m=0.5kg 的重物,重物到轴的距离为 R=0.25m,重力加速度 g=10m/s2当电动机飞轮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转动时,电动机恰好不从地面上跳起,则电动机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 )A30NB40NC50ND60N考点: 向心力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 当重物转到最高点时,对电动机的拉力等于电动机的重力时,电动机恰好不从地面跳起,此时电动机的飞轮角速度是电动机不从地面跳起时最大的角速度,以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此角速度当以此角速度匀速转动,重物转到最低点时,电动机对地面的压力最大,再由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电动机对地面最大的压10力解答: 解:设电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