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3课《空城计》精品课件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69802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3课《空城计》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3课《空城计》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3课《空城计》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3课《空城计》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3课《空城计》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3课《空城计》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3课《空城计》精品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 度夕阳红。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 付笑谈中。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主题歌罗贯中,元 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号湖海散 人,山西太原人 。出生于元代, 死于明初。他生 平不见史传。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 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 著之一。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 、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 伏、气

2、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 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 、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 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 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什么是小说?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 思想性格,人物形象的描写方 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 写。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人物形象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 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环境

3、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 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 、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 、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此前的故事背景 为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借此 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离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 返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35万大军伐魏,一 路斩将略地,势不可当。曹睿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 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反,遣人密报孔明,愿为内应 ,但不慎走漏风声被杀。司马懿猜到诸葛亮的战略意 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

4、去切断蜀军粮道,夺取街 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 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去了内应,已无胜算 ,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15万大军 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只有2500军士在西城,形势十 分危急。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琅 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他隐居在隆中( 今湖北襄阳西)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门, 成为刘备的军师。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 的主张。在赤壁之战中,他联合孙权大破曹兵 。后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他 担任丞相。刘禅继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 。诸葛亮曾六出祁山伐魏。最后病死在五丈原 军中。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鞠躬尽瘁

5、,死而后已”的贤相忠臣的代表,也是智慧的 化身。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 内郡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 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和太 傅,是辅佐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 ,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73岁去世, 葬于首阳山。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 懿为宣皇帝。 懿( ) 旌( )旗 隐匿( ) 城铺( ) 擅( )动 鹤氅( ) 纶( )巾 携( )琴 焚( )香 掬( ) 汝( )辈 岂( )知 抚( )掌 骇( )然 言讫( )yjng np shnchng gunxi fnj rq fhi q蜂拥

6、:像蜂群一样拥挤着。笑容可掬:形容满脸笑容。抚掌:拍手表示高兴。遁:逃。言讫:说完。言,说。讫,完结,终了 。骇然:惊讶的样子。失色:因惊恐不安而变了脸色。带领全,都众;许多我依,靠于是完那里引五千兵马尽皆失色诸君吾自有计凭栏遂止住三军看毕在彼等候隐匿:隐瞒;隐藏。 旁若无人: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 有人。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 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这篇故事讲了魏国的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 压进孔明的西城下,蜀国的众官大惊失色,惟 独孔明不动声色。他叫军士把军旗收藏起来, 叫部队的将士们不能大声喧哗,同时大开城门 ,每个城门叫二十个士兵扮作百姓打扫街道,

7、然后自己带了两个书童在城门上弹琴。司马懿 到了西城门下,发现孔明的城门大开,并且看 见他悠闲弹琴的样子,以为有埋伏,就不听儿 子司马昭的劝告,赶紧叫部下退兵。孔明等司 马懿退兵后,拍手大笑,笑司马懿无能。1、概括情节的方法:司马懿、十五 万大军、望西 城而来、孔明 、只剩二千五 百人在城中司马懿十 五万大军 兵临西城兵临 西城找出关 键词句组合关 键词句提炼 压缩以第一段为例: 第一部分司马懿、十五万大 军、望西城而来、 孔明、只剩二千五 百人在城中司马懿 十五万大军 兵临西城兵临 西城第二部分诸葛亮临危 巧施空城计临危 施计第三部分司马懿中 了空城计司马懿 中计司马 中计第四部分诸葛亮为 众

8、官释计诸葛亮 释计孔明 释计诸葛亮临 危施计( )计( )计( )计( )计逼施中释1、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弄险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2、作为“魏之名将”的司马懿为什么会中计失败?对司马懿了如指掌、知彼知己 。对诸葛亮不够了解、刚愎自用 。一笑(第3段) “笑容可掬” : 二笑(第5段) “抚掌而笑” :三笑(第6段) “拍手大笑”:镇定自若的笑。如释重负的笑。对司马懿的嘲笑,自豪的笑!文中诸葛亮 “三笑”的含义3、找出文中孔明“笑”的语句,并分析其心理。4、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四 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 洒扫街道”,围绕“空”设了一道计 谋吓退司马懿。足智

9、多谋4、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没有像文武百官吓得不知所措,他 “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 琴”“笑容可掬”地施展他的计谋。处乱不惊4、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料到司马懿疑心重,“此人料吾生平 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 兵,所以退去”,借他的疑心来使自己 的计谋得以成功。神机妙算4、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众官尽皆失色”,他却敢于在司马 懿的敌军面前,镇定自若,面对敌人 “笑容可掬,焚香操琴”设了一道空 城计,以少胜多。临危不惧4、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 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 ,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围 绕“空”设了一道计谋吓退司 马懿。他没有像文武

10、百官吓得不 知所措,他“于城上敌楼 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笑容可掬”地施展他 的计谋。他料到司马懿疑心重,“此人 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 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借他的疑心来使自己的 计谋得以成功。“众官尽皆失色”,他却敢于 在司马懿的敌军面前,镇定自 若,面对敌人“笑容可掬,焚 香操琴”设了一道空城计,以 少胜多。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临危不惧处乱不惊逼计施计中计释计临危不惧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处乱不惊胆识胆识智慧诸葛亮是一个 、 、的人。足智多谋临危不惧神机妙算处乱不惊4、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司马懿是一个 、 、的人。5、司马懿是一个怎样的人?狡诈多端多疑自负老谋深算刚愎自用1、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如文中诸葛亮的“三笑”。2、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表现人 物的性格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 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惧。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 谋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尽皆骇然”而孔 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 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 的足智多谋: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技 高一筹。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亮不 仅善“识人”更能“治人”。 司马懿也谨慎,但却比诸葛亮少 了几分灵活变通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