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安全技术与管理教案学生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5169611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52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库安全技术与管理教案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524页
油库安全技术与管理教案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524页
油库安全技术与管理教案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524页
油库安全技术与管理教案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524页
油库安全技术与管理教案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5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库安全技术与管理教案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库安全技术与管理教案学生(5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气储运安全技 术与管理竺 振 宇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安全概述一、安全的重要性二 我国安全形势现状事故:是指引起人身伤害,导致生产中断或国家财产损失的 所有事件。1901年,苏联巴库油田发生油品沸溢性火灾,造成100 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70万卢布。1982年12月19日,委内瑞拉加拉加斯 市油库起火爆炸 ,燃烧延续4天,造成145人死亡,500多人受伤,直接 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5.21亿元。1984年,墨西哥油库大爆炸。造成544人死亡,30多万 居民被迫撤离。1989年8月12日,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属的黄岛 油库起火爆炸,造成21人死亡,78人受伤,烧 毁油品3.6万吨,600多吨油品流入

2、海湾,污染水 域几百米宽十几海里长,经济损失达8.5千万元 。2001年广西贵港油库输油管道渗漏,民工试油 点火造成火灾爆炸事故,死亡8人,十几人受伤 。1981年2月23日,西北地区某油库发生特大混油 事故,混油总量达4100多吨。油库事故的表现形式:燃烧、爆炸、混油、漏油、 中毒和设备破坏。二、关于安全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是预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以及为消除 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手段 、方法和行为的总称 。安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预知危险,二是消除危险 ,两者缺一不可。国际上关于安全的新概念指的是免於遭受伤害、危险、 风险之侵扰,它包括安全系统和安全管理。三、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

3、周朝时期所著周易一书中记有“水火相忌”、“水在 火上既济”的记载。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已经描述 了采煤防止瓦斯中毒的方法国外,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时期就建立了以维护社 会治安和救火为主要使命的近卫军和值班团。到12世 纪,英国颁布了防火法令、17世纪颁布了人身 保护法。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基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 号反应堆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溢,造成7人死 亡。35人重伤,229人受到严重的核辐射,核辐射导致 的后果一直持续数年时间。1988年7 月6日,在欧洲北海英国大陆架发生了帕玻尔 -阿尔法海上平台事故,167人死于这次灾难事故。10 亿美元平台被毁,保险

4、索赔达28亿美元,这是迄今为 止海上作业最大的伤亡事故。四、安全管理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发展过程1、美国安全管理发展过程以美国著名的杜邦公司为例2、日本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五、我国的安全管理历史进程 1998年我国还颁布了消防法“预防为主,防 消结合”我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如何正确认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 合治理”的方针?首先要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安全第一”是石化销售企业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是 指考虑生产时,应把安全作为一个前提条件考虑进去 ,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保证生产长期地、安全地

5、进行。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 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管理干部应辩证地处理好 生产和安全的关系,在保证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前提 下去组织生产。职工应严格地、自觉地执行安全生产 的各项制度,应预先考虑考虑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尊重科学,科学地进行作业。“预防为主”就是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辩证地处理 防和消的关系,依靠作业人员重视,可靠的技术措施 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事故防患于未然。其次,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具体 方法,即“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全员动手 ”就是依靠全体职工,做到安全生产人人重视,人人 自觉,互相监督,将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工作全过程 的安全管理网,使人人都懂安全管理

6、。“综合治理” 就是针对生产中的所有不安全因素,有计划地采取措 施,治理环境,改进设备,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管理 手段,将安全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全部管理网,避轻 就重,有步骤地全面地治理安全。 第二节、油品的危险特性一、油品的理化参数1、密度: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液态油品小于水的密度。受油品的组分、环境温度的影响比较大, 典型油品的密度范围见下表气态油品(油蒸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油品蒸汽的密度一般是纯空气的1.15.9倍油品密度20油品密度20车用汽油0.710-0.730轻柴油0.800-0.830航空汽油0.730-0.845内燃机油0.880-0.900灯用煤油0.820-0.

7、840汽轮机油0870-0.890典型油品的密度范围2、饱和蒸气压: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气饱和蒸气。 蒸汽压力称为在某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油品的饱和蒸气压越大,蒸发性越强,相应的蒸发损耗愈大,形成火灾爆炸危险的油气浓度可 能性就大,发生事故也愈危险。3、闪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 气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 最低温度。闪点是火灾危险出现的最低温度,可以判断油品发 生火灾的危险性。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依据油品的闪点可以分为三大类五小类甲: Ft 120 润滑油、100号重油4、燃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 气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能被接触的火焰

8、引燃并 燃烧不少于5秒时的最低温度。油品的燃点高于闪点。5、自燃点:油品受热至一定程度时,没有与火源 接触能自行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以油品的自燃点来衡量,重质油品比轻质油品的火 灾危险性更大。二、油品的危险特性1、易燃性:油品的燃烧速度很快,尤其是轻质油品 ,汽油的燃烧线速度最大可达5mm/min因此,油品一旦发生燃烧,氧气供给难以控制,很 容易造成更大的危险性。2、易爆性:爆炸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物理化 学现象。石油产品的蒸气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氢 分子,含有氢分子的油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 气体的比例达到一定时,碰到很小能量的引爆 源也易发生爆炸。油品的爆炸下限很低,尤其 是轻质油品,油蒸气易

9、积聚漂移,波及范围大 ,浓度在爆炸范围内的可能性大,引爆能量仅 为0.2MJ,而油库中的绝大多数引爆源都具有足 够的能量来引爆油气混合物.油库中的各类引 爆源:明火、散热设备的表面高温、静电放电 的闪火等等,均能引爆油气混合物。3、易积聚静电荷性两种不同种物体,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和粉 尘,通过摩擦、接触、分离等相互运动的机械作 用能产生静电荷,其中一物体带正电,一物体带 负电。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同物体的导电性能有关 。石油产品的电阻率很高,一般在1091015m 之间。下表列出了几种石油产品的电阻率。由 表可知,汽油、煤油、柴油的电阻率都很高。 电阻率越高,导电率越小,积累电荷的能力越 强。

10、因此,石油产品特别是汽油、煤油、柴油 在泵送、灌装、装卸、运输等作业过程中,流 动摩擦、喷射、冲击、过滤都会产生大量静电。 石油产品等的电阻率品名电导率(S/m)电阻率(m ) 高纯度烃110-1511015汽油310-14110-113101311011煤油210-14210-115101351010柴油610-101.210-91.71011 81010 喷气燃料A-1510-11310-10210103109原油110-9110-7110911074、蒸发性蒸发性是石油产品特别是石油液体燃料最重 要的特性之一,它对燃料的储存、运输和在 发动机中的使用都有密切的关系。蒸发性大 的燃料蒸发损

11、耗越大,着火危险性也增大。 5、流动性与膨胀性油品是流体,具有流动性。当油罐爆炸破损以后, 油品会从油罐内向外流出,并且顺着地势高低,沿 着地面流淌,使火灾范围扩大,扑救变得困难。因 此在油灌区需修筑一定高度的防火堤。油品比重比 水小,流淌的油品会浮在水面上燃烧,油罐区排水 沟会成为火灾的传播渠道,应设置阻隔措施。油蒸气密度,除甲烷以外,均比空气重。扩散出的 油蒸气会集聚在油罐区周围,如果无风,会久聚不 散,特别是低洼地区及排水沟内,这样增加了火灾 的危险性。油品像所有物质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温度升高,油品体积膨胀,压力增高;温 度降低,体积收缩,压力下降,使油罐内交 替出现正、负压,

12、引起罐体变形甚至破坏。 为了维持罐内的正常压力,大型油罐需要设 置“呼吸阀”或“通气孔”,温度升高时,罐内部分油蒸气排出罐体,温度下降时,部分空气 吸入罐内,这固然保持了罐内压力的平衡, 但消耗了油品大量的轻质组分,也增加了火 灾危险性。6、毒性石油产品及其油蒸气具有一定的毒性,轻质油 品的毒性比重质油品小些。但是轻质油品蒸发 性大,往往使空气中的油蒸气浓度比重质油大 ,因此危害性较大。油蒸气经口、鼻进入呼吸系统,能使人体器官受 害而产生急性和慢性中毒。如空气中油蒸气含量 为0.28%时,经过1214min,人便会感到头晕; 如含量达到1.132.22%时,便会发生急性中毒, 使人难以支持;当

13、油蒸气含量更高时,会使人立 即昏倒,失去知觉,直至生命危险。油蒸气的慢 性中毒会使人产生头昏、疲倦和嗜睡等症状,经 常与油品接触的皮肤会产生脱脂、干燥、龟裂、 皮炎和局部神经麻木。三、 石油库的火灾特性为了能较好地保证石油库安全生产,搞好石油库的消防工作,必须清晰并掌握石油库的火灾特性。油品发生火灾具有以下等危险特点:燃烧速度快,通常轻质油品燃烧速度比重质油品快,汽油的燃烧线速度最大可达5mm/min;火焰温度高,汽油火焰温度可高达10001400,重质油火焰温度可高达1700左右;发生爆炸时,在瞬间产生较大的压力,设备极易受 到破损,油品易外逸,火势极易蔓延;燃烧猛烈阶 段,火焰温度较高,热

14、辐射大,扑救困难;火势传 播速度快,特别是油气混合气发生爆炸阶段,火焰 速度一般可达每秒钟几十到几百米。1、储油罐火灾特点储油罐火灾具有如下特点:(1)突发性突发性是指相对人的感官而言的。石油库的油品、 油气混合浓度达到燃烧、爆炸的条件时,就有可能 能在短促的时间内发生火灾、爆炸。虽然石油库火 灾概率较小,但突发性具有巨大的潜在危险性。燃 烧过程中往往伴随爆炸,油罐被破坏,形成猛烈的 开放性燃烧,产生高温度区和强气浪冲击区,火焰 温度高,辐射热量大,浓烟气浪大,燃烧速度快, 蔓延迅速。而现有的消防设施又往往难以扑救,不 可避免造成人身伤亡,波及面极易扩大。(2)高热辐射性油罐火灾的热辐射强度是

15、与发生火灾的时间成正 比。燃烧时间越长,火焰的温度越高,热辐射越 强。另外,与风向、风速、燃烧火焰高度有关。 一般来说,风速越大,上风辐射强度越少,下风 辐射强度越大,而且地上油罐和地下或半地下油 罐也不一样。2、油罐发生火灾时的形式 油罐发生火灾时,燃烧情况相当复杂、形式多样: (1)先爆炸后燃烧 油罐在设计、施工时做成弱顶结构,爆炸后,油罐罐盖可 能飞出,有时能把罐盖抛到1230m远,罐内油品呈稳定 燃烧,高液位油罐在有大风情况下,火舌可以卷出几十米 ;有的掀开一部分,有时一部分盖垂落在罐中液体上,罐 内油品散露在盖上的燃烧猛烈,覆在盖下的燃烧不猛烈; 有的从罐壁中间或底部裂开,导致油品流

16、出并扩散;有的 直径56m的小容量油罐,若其底板不够坚固,爆炸会将盖与罐体同时炸离,抛到数十米远的地方,有时 可达6070m,整罐油液流散地面燃烧;有的罐盖 发生变形,罐盖焊缝及其与罐体间的焊缝裂开, 油蒸气在裂缝上面燃烧等等。 由于爆炸的破坏部位不同,油罐的燃烧形式也不 同。同时金属罐体达600,高温时,其边缘机械 强度显著降低,并开始卷曲变形,甚至向内塌陷 ,易燃液体罐较可燃液体罐变形更快,尤其是直 径2030m的油罐,在液位较低时燃烧58min即 会变形。在爆炸、燃烧过程中,从罐内溢出、流出的油品 ,均会向四周低处流淌,形成大面积燃烧。(2)先燃烧后爆炸油罐发生火灾后,在燃烧中爆炸,主要有以下3种 情况:A、物理性爆炸。油罐在火场火焰高温作用下,罐 内油液膨胀,油盖气压力急剧增加,当超过罐体 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极限压力时,便发生物理性 爆炸。B、辐射热引起的爆炸。燃烧罐的邻罐,在热辐射作 用下,罐内油蒸气不断挥发,并通过呼吸阀等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