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2016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下篇(三轮)第3讲 从历史到应考-大猜想圈定11个必考热点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9276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15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新学案】2016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下篇(三轮)第3讲 从历史到应考-大猜想圈定11个必考热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5页
【金版新学案】2016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下篇(三轮)第3讲 从历史到应考-大猜想圈定11个必考热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5页
【金版新学案】2016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下篇(三轮)第3讲 从历史到应考-大猜想圈定11个必考热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5页
【金版新学案】2016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下篇(三轮)第3讲 从历史到应考-大猜想圈定11个必考热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5页
【金版新学案】2016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下篇(三轮)第3讲 从历史到应考-大猜想圈定11个必考热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新学案】2016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下篇(三轮)第3讲 从历史到应考-大猜想圈定11个必考热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2016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下篇(三轮)第3讲 从历史到应考-大猜想圈定11个必考热点课件(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从历史到应考 大猜想圈定11个必考热点必考热热点一 古今中国政治文明的创创新与发发展必考热热点二 西方政治文明的创创新与文明的多样样性必考热热点三 古代中国的农农耕经济经济 与近代经济发经济发 展和社会生活变变迁必考热热点四 中国传统传统 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变与古代科技文学艺术艺术必考热热点五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与中华华民族的复兴兴之梦必考热热点六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发展与经济发经济发 展模式的调调整必考热热点七 近代以来逐渐渐走向整体的世界与中国必考热热点八 西学东渐东渐 与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必考热热点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变与中国外交必考热热点十 明确七大史观观,诠释历诠

2、释历 史真谛谛必考热热点十一 排查查周年大事,洞察考向权权威押题题答题术语题术语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通过层层过层层 分封,西周形成了贵贵族统统治阶级阶级 内部的森严严等级级“天子诸诸侯卿大夫士”。必考热热点一 古今中国政治文明的创创新与发发展 考向1先秦政治文明的开创预测预测 押题题1西周的刑法中出现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等许许多犯罪种类类,这这些犯罪行为为被视为视为 罪大恶恶极。这这表明( )A刑法严严酷,宗法制瓦解 B血缘缘关系决定宗法等级级C法律上出现现公开的不平等D宗法关系和政治密切结结合解析: 将不孝、不

3、悌、不睦、不敬祖视为最高层次的犯罪并不能说明刑法的严酷性,严酷性要通过具体的处罚方式体现,排除A项。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公开的不平等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这种刑罚对各个阶层都适用,排除C项。从材料中的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可看出,这些都是违背西周宗法制的现象,将这些现象视为最高层次的犯罪,说明政治(法律)关系与宗法关系密切结合,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 D2(2015湖北联联考)有学者认为认为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统治阶级阶级 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缘为 基础础的宗族组织组织 ”。这这主要说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具

4、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以血缘缘关系为为基础继础继 承权权力和财产财产C宗族组织组织 管理国家D“天下为为私”开始取代“天下为为公”解析: 根据材料“王室之下”又有封建可知,这是封建等级制度;再根据“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并结合宗法制度的基本特征,可判断A项正确。答案: A答题术语题术语 (1)秦始皇创创立中央集权权制度,摆摆脱了血缘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权统 治。(2)秦汉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清废废除丞相,设设立内阁阁、军军机处处,体现现了皇权权不断加强、相权权不断削弱直至废废除的趋势趋势 。(3)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动了秦汉汉

5、至明清统统治者采取措施调调整地方机构。从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权分三司,体现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权不断强化的趋势趋势。考向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预测预测 押题题3(2015邯郸质检郸质检 )唐德刚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转型,发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汉武。”这这次“社会政治大转转型”主要是指( )A从贵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B从世官制到察举举制C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权制D从分封制到郡国制解析: 材料指的是从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社会转型。材料给出两个条件,即“社会政治大转型”和“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综上

6、可知,只有C项符合题意。答案: C4宋朝,州县长县长 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县”,这这与汉汉朝时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的意思,名义义上是以中央官员员的身份兼管地方。这说这说 明宋朝( )A地方官员员的权权力扩扩大B中央权权力进进一步强化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宋朝的地方长官“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管地方”,可知宋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B项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C、 D两项与史实不符合。答案: B5明史记载记载 :“成祖简简翰林官直文渊阁阁参预预机务务,有历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

7、,备顾问备顾问 而已。至仁宗而后,诸诸大学士历历晋尚书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拟,阁权阁权 之重偃然汉汉、唐宰辅辅。”材料表明内阁阁大学士( )入阁阁由皇帝选选任 行使宰相权权力 取得决策大权权地位逐渐渐提高A BCD解析: 由 “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可知正确。从“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可以看出内阁大学士地位逐渐提高,故正确。由“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可知错误。说法明显错误。答案: C6光绪绪大清会典载载:“谕军谕军 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记者,皆书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时则 提奏。议议大政,谳谳(审审)大狱狱,得旨则则与。”

8、材料说说明军军机处处( )A地处处内廷,专专管军务军务B参与政务务,秉旨办办事C设设有官衙,机构完备备D专专理刑狱狱,职职能单单一解析: 清朝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故A项中“专管军务”与 D项中“专理刑狱”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中“设有官衙”的表述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排除;由题干信息“谕军机大臣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得旨则与”可知,清朝的军机大臣可参与政务,但无决策权,得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故B项表述符合题意。答案: B答题术语题术语 (1)察举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举制是中国古代选选官制度发发展演变变的过过程。(2)科举举制把读书读书 、考试试与做官紧紧密联联系起来,有利于打

9、破特权垄权垄 断、扩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质。(3)科举举制把选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权,成为为古代中国长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考向3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预测预测 押题题7史学家钱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观的考试标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选社会上优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文献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二代用人,世族之弊,贵贵以袭贵袭贵 ,贱贱以袭贱袭贱 (魏源默觚下治篇九)B武帝即位,举贤举贤 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班固汉书汉书 董仲舒)C以吏部不能审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铨第等级级(杜佑通典

10、选举选举 典)D春风风得意马马蹄疾,一朝看遍长长安花(孟郊登科后)解析: 根据材料“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可以了解到这是指科举制度。A项指世官制;B项指汉武帝时确立的察举制;C项指魏晋时实行的九品中正制;D项孟郊 登科后 “科 ”指科举制,反映了科举高中后的心情。答案: D8(2015辽辽宁省五校联联考)唐太宗对对吏部尚书书杜如晦说说:“今专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败职 ,虽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这反映了科举举制( )A缺乏有效监监督机制B考试试内容脱离实际实际C未能提高行政效率D忽视对视对 品行的考察解析: 唐太宗认为:今天专以才学取士,而不注

11、重官员的品行,官员失职后虽受刑罚,但已危害民生。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意在强调选官应注重品行,故选择D项。材料没有反映监督机制,故排除A项;B项说法太绝对,因为材料只是提到科举制度忽视对官员品行的考察,而并没有认为其考试内容脱离实际;C项中的“提高行政效率”在材料中没有依据。答案: D答题术语题术语 (1)中华华民国临时约临时约 法是中国历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性质质的民主宪宪法,具有反封建专专制制度的进进步意义义。(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共和国,使人民获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

12、击了帝国主义势义势 力,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的统统治工具;它为为民族资资本主义义的发发展创创造了有利条件。考向4近代中国学习欧美政治文明的实践预测预测 押题题9有人说说:辛亥革命像扳道岔一样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轨道上。对这对这 句话话理解错误错误 的是( )A辛亥革命为为中国民族资资本主义义的发发展创创造了条件B辛亥革命在客观观上打击击了帝国主义义的侵略势势力C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务,使民主共和观观念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专制制度解析: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是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

13、改变,所以辛亥革命并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答案: C答题术语题术语 (1)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宪过宪 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共领导领导 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调动调动 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议政热热情,开创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设国家的新局面。(3)新中国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是共同纲领纲领 和1954年中华华人民共和国宪宪法。内蒙古自治区早在1947年就已成立,其它自治区在建国后成立。考向5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4)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宪法,中国进进入建设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

14、时期。(5)“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实行社会主义义,台湾、香港、澳门门保持原有的资资本主义义制度不变变,两种制度长长期共存,这这是实现实现 祖国统统一的必经经之路。预测预测 押题题101949年通过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协商会议议共同纲领纲领 明确规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员会内,实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级人民政府加以委任并服从上级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这这说说明当时时(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经建立B新中国国家政权组织权组织 原则则得以确立C社会主义义民主政治日臻完善D中国人民政治协协商会议议是统统一战线组织

15、战线组织解析: 注意题干所指时间“1949年 ”,据此可排除A、 C两项;19491954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主要代行人大的职权,D项无法体现,可排除;材料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故B项正确。答案: B11在中华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诉讼 法颁颁布后的五年中,各级级人民法院共审结审结 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理数从1992年的27 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 921件。行政诉讼诉讼 案件的增多主要说说明了我国( )A平反冤假错错案是新时时期民主法制建设设的首要环节环节B人民的维权维权 意识识、法律意识识增强C政府把依法治国确

16、立为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D政府行政部门门行政执执法很不规规范、不尊重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从 1990年 10月 1日起施行。平反冤假错案主要发生于1979年至1984年,排除A项;1997年 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答案: B12中共十八大报报告指出:要坚坚持发发展两岸关系、推进进祖国和平统统一进进程的八项项主张张,坚坚决反对对“”分裂图谋图谋 ,努力促进进两岸同胞团结奋团结奋 斗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发展的政治、经济经济 、文化、社会基础础,努力实现对实现对 台和解。为为此必须须始终坚终坚 持( )A和平统统一原则则 B和平共处处原则则C“一个中国”原则则D“求同存异”原则则解析: 本题考查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