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浙江省宁波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9275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浙江省宁波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浙江省宁波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浙江省宁波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浙江省宁波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浙江省宁波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浙江省宁波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浙江省宁波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宁波市 2013-2014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一、选择题(本题有 404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8080 分。每小题只有分。每小题只有 1 1 个正确选项,不选、个正确选项,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卷规定的空格内,做在试卷上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卷规定的空格内,做在试卷上 无效。无效。 ) 1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A石英 B天然气C石油 D方解石 2下列岩石中,最可能有化石存在的是 A玄武岩 B大理岩C花岗岩 D砂岩 3陆地自然带中,生产量最大的是 A森林自然带 B草原自然带

2、C荒漠自然带 D冰原自然带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 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 22 光年。回答 45 题。 4.“超级地球”应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5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 因为它具有 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适中的自转周期 6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冷热不均 B地球自转C水平气压差 D空气对流 7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A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中生代早期和新

3、生代早期D元古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8下列有关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发育程度 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 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性 9有人戏称北京为“首堵” ,其交通拥挤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B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 C城市化水平较低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10下列措施有助于抑制我国“未富先老”的人口年龄结构的是 A新型城镇化战略B “单独二孩”政策 C加快产业结构升级D延迟退休政策 11当你参加这次期末考试时,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

4、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12当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宁波时,宁波的天气特点是 A阴雨绵绵 B高温干燥C秋高气爽 D北风凌厉 13出现严重灰霾天气的气象条件是 A交通污染严重 B空气对流很强C空气流动微弱 D冷锋过境 兰州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型城市,城市主体集中于河谷,迄今已发展成一个东西长 45 千 米,南北宽 2-8 千米的带状城市。回答 1415 题。 14兰州成为带状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2A地形 B河流C交通 D行政规划 15下列有关宁波与兰州的差异,正确的叙述是 A因为经度的差异,宁波的白昼比兰州长 B因为纬度的差异,宁波的气候比兰州湿润 C因为地势高低的不同,宁波的地壳比兰州薄 D因为

5、海陆位置的不同,宁波的植被以常绿林为主 16下列有关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 A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 B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昼越短 C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和昼最长是同一天 D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和昼最短是同一天 2013 年 10 月上旬,台风“菲特”袭击浙江,部分城镇被淹,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 造成了严重损失。回答 1718 题。 17图 1 四幅大气运动示意图中,箭头代表风向,符合台风“菲特”气流运动的是图 1A B C D. 18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这次给浙江沿海地区带来的洪涝灾害属于 A地质灾害 B生物灾害C气象灾害 D海洋灾害 图 2

6、为世界对一次能源需求构成变化趋势示意。读图回答 1920 题。19图中表示世界对石油资源需求变化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0. 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的能源结构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造成全球气温上升和气候变化 B对能源资源的乱采滥挖,使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幅增加 C对水能的大量开发利用,导致许多河流流域生物多样性破坏 D核能发电比重较大,核电站严重放射性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读“浙江省某市迁入人口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图 3) ,回答 2122 题。 21. 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 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密度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 D经济因素

7、22. 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说 法正确的是 A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图 3图 2水能水能核能核能3B提高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减小了迁入地的人口容量 D加大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 文化差异 房地产开发是宁波市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图 4 为住宅小区楼间距与太阳高度之间的 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 2324 题。 23为了使住宅楼一楼正午也始终有阳光照射,最好的观察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4我国南方住宅区的楼间距,理论上比北方要小,理由 是 A南方地形平坦 B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C南方的白昼时间比北方长 D正午太阳高度角南方比北方大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读“太

8、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图 5) , 回答 2526 题。 25雨后“彩虹”中的各种颜色的光,分布 在图中的 AA 区域 BB 区域 CC 区域 DABC 各区域 26. 太阳辐射是地球的重要能量来源,太阳 活动影响着地理环境。下列有关太阳对 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 B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利弊两面性 C太阳活动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变化 的根本因素 D太阳活动与地球上各地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相同 图 6 为海南岛聚落和高速公路分布示意图。回答 2728 题。 27影响海南岛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政策 C气候 D河流 28关

9、于甲、乙两聚落的比较,正确的是 甲聚落的规模小 乙聚落空间分布分散 甲最可能为城市聚落 乙聚落聚居的人口多 A B C D 图 7 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 ,回答 2930 题。 29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 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向斜、断层、背斜 C断层、背斜、向斜 D背斜、向斜、断层 30关于丙地地势较高的原因,正确的是 向斜槽部隆起 背斜顶部隆起 物质坚硬侵蚀弱 地垒相对上升楼高楼间距太 阳阳 阳光 阳线 阳图 4图 5甲山地 高速公路 聚落乙图 6图 74A BC D 图 8、图 9 分别为“某市高科技园区空间结构”和“用地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 3132 题。31.

10、该高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是 A环境绿化区 B生产功能区C生活功能区 D服务功能区 32. 该高科技园区用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环境绿化区,主要原因是 A生产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B高科技园区土地面积大 C为吸引高素质人才需要 D减少生产区域的污染 读图 10,回答 3334 题。 33冬季,图中、四支洋流对日本群岛的降 水有更大作用的是 A B C D 34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 来自 A地表 B地壳C地幔上部 D地幔下部 读图 11,回答 3536 题。 35我国各省份中,属于人口负增 长的省份是 A川、陕、藏 B台、沪、京 C浙、沪、粤 D甘、鄂、贵 3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

11、口的负增长可以缓解环境 压力 B人口负增长地区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负 C人口低速增长均属于经济落 后地区 D人口高速增长地区人口的容量很大 图 12 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回答 3738 题。 37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 理纬度可能是 A10N B30N 高速增长(10%) 负增长( 0%) 中速增长(5-10%) 低速增长(0-5%) 2000 年至 2010 年中国人口增长幅度 图 11图 8图 9图 12富士山富士山 图 105C40N D50N 38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差异 B水分状况 C海拔高度 D土壤差异 地球在

12、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数次大冰期,大冰期之间 为间冰期。图 13 为地质年代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 3940 题。 39. 图示地质年代气温变化特点是 A有明显的两次冰期 B冷暖交替,波动上升 C温暖期长,寒冷期短 D冷暖交替,周期长短不一 40. 在间冰期,地理环境一定会出现的变化是 A海平面下降B降水量减少 C极冰部分融化D雪线下降试卷试卷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2 2 题,每题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41. 图 14 为“我国某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1)图中等压线 C 的气压值 (高于 或 低于)D,此时重庆

13、的风向为 。 (2)图中所示锋面按性质分属于 , 该 锋面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 。 (3)与重庆相比,长沙的风力较 (大 或小) ,判断理由是 。 (4)河流在武汉和重庆两城市形成和发展 过 程中的重要作用为 和 。 (5)简述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 a 河段成为 “地上河”的原因。 (2 分)42. 阅读表 1、图 15,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阿根廷 日本 总人口(万人)378012100 人口出生率 ()189人口死亡率 ()89距平值6 亿3 亿500 万400 万300 万1 万1050-5距今地质年代气温距平图 13图 14105030011501100250300250105

14、011501100A AB BC C甲乙丙冷锋等压线(hpa) 河流湖泊省界市界城市1012.51015.01002.51005.01017.51010.01012.5a武汉 重庆 25 30 ABCD长沙 60W30S40S安第斯山大西洋阿根廷阿根廷巴塔哥尼亚沙漠布宜诺斯艾利斯盛 行 风图 15 阿根廷轮廓图脉6人均 GDP(美元)365038210 城市人口比重 (%)92.266.6(1)据表可知,日本的人口增长为 模式;仅从地形角度考虑,阿根廷东部地区 的人口容量比西部地区 (大或小)。 (2)据表计算,每年出生人口较多的国家是 ,日本的人口死亡率比阿根廷高的 主要原因是 。 (3) 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是阿根廷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日本,这种表现称 为 。 (4)纵贯阿根廷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是由于 板块与 板块碰撞造成的。 (5)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成因是 。 (6)当阿根廷为 2014 年 1 月 1 日 1 点时(阿根廷采用西三区区时) ,北京时间是 。A表 1:2009 年阿根廷和日本两国的资料统计表7浙江省宁波市 2013-2014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DACACBBB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BCACDDCAA 题号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