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与健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92679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环境与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大气环境与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大气环境与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大气环境与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大气环境与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环境与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环境与健康(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Anhui Normal University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 zhao juan赵娟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Telephone number: 13339232306email: zhaojuan 1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大气环境与健康2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内容大纲n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和环境健康学意义n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n第三节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n第四节 大气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n第五节 大气卫生标准n第六节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调查和监测n第七节 大气卫

2、生防护措施n第八节 大气污染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3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第 一 节大气的特征和环境健康学意义4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内容大纲n一、大气圈和大气垂直结构 n二、大气组成及环境健康学意义 n三、大气的物理性状及其环境健康学意义5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一、大气圈和大气垂直结构n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划分 1对流层 2平流层 3中间层 4热层 5外大气层n按大气的电离状态划分 1电离层 2非电离层 6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全 球 大 气 圈 层 模 式 图7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状态的空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混合气体。氮、氧、氦占大气总量的9996 当空气氧含量降至12%时,

3、人体可发生 呼吸困难,降至10%,可发生智力活动 减退,降至78%以下可危及生命。 二、大气组成及环境健康学意义8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三、大气物理性状及环境健康学意义n太阳辐射 solar radiation 紫外线 w紫外线C波长200-275 nm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 w紫外线B( 波长275-320nm)对机体有抗佝偻病作用和红斑作用 ; w紫外线A( 波长320-400nm)主要是产生色素沉着作用。 可视线 波长400760nm的电磁波提高视觉功能和代谢功能 平衡兴奋与镇静作用 红外线 波长7601mm的电磁波, 生物学效应:使机体产生热效应。9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n气象因素

4、meteorological factor 它包括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等 n空气离子化air ionization 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或原子在宇宙 线、紫外线的作用下,或在雷电、瀑 布、海浪冲击请况下,其外层电子可 跳出轨道而形成阳(正)离子,游离的 电子与另一气体分子结合而形成阴 (负)离子,这一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 10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第 二 节大气的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物 的转归11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内容大纲n一、大气污染来源n二、大气污染物种类及其存在形式 n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n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12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一、大气污染来源n工业企业 1.燃料的

5、燃烧 2.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 n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n交通运输 n由其它环境介质转入 n其他 13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大气污染最严重城市14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大气污染来源15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n气态污染物 包括气体和蒸气 n颗粒物 与健康关系密切的两类颗粒 物 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 particulates ,TSP 粒径为0.1-100m 是气溶胶中各种颗粒物的总称, 是评价大气质量的常用指标可吸入颗粒物 inhalable particulates, 1P 粒径为10m 可以被人体吸入呼吸道,与人体健康关系 更为密切,更能反映大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

6、。 二、大气污染物种类及其存在形式16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因素n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1.排出量 2.排出高度 3.与污染源的距离 n气象因素 1.风和湍流 2.气温 3.气湿 n地形 1.山地和谷地 2海滨与陆地 3城市热岛 17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大气的运动18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9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城市风和海陆风20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n自净 w1.扩散作用; w2.沉降作用; w3.氧化作用; w4.中和作用; w5.植物吸收作用。 n转移 w1.向下风侧更远的方向转移; w2.向地面水体和土壤转移;w3

7、.向平流层转移。 n形成二次污染 n污染物转化成二次污染物 21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第 三 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22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内容大纲n一、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n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n三、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23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一、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n经呼吸道进入 n经消化道进入n经粘膜、皮肤进入机体24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n引起急性中毒 烟雾事件 w煤烟型烟雾事件 污染物来自煤炭的燃烧产物及工业生产过程 气象条件气温低、气压高、风速低、湿度大 、有雾、逆温产生 多发生在寒冷季节; 河谷盆地易发生; 受害者以呼吸

8、道刺激症状最早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并有头疼、呕吐、发烧。死亡原因多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心脏病 25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 原因: 1.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燃煤排放的烟雾 2.气温低、气压高、风速很低、湿度大、有逆温产生 后果: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 多人。2个月后,又有8000 多人陆续丧生。 数据:伦敦上空大气中烟尘浓度 比平时高10倍,SO2 的浓度 是平时的6倍26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w光化学型烟雾事件 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经日光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生成的强氧化型烟雾; 气象条件为气温高、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白天;

9、多发在南北纬度60。以下的地区; 大城市内机动车拥挤、高楼林立,街道通风不畅,容易发生烟雾事件; 受害者症状主要是跟晴红肿、流泪、咽喉痛、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头痛、胸闷、皮肤潮红、心脏功能降碍、肺功能衰竭。 27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34年5-10月USA400万辆汽车日耗油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盆地地形 不利于空气流通,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多人。28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w生产事故 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29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n造成慢性危害及远期影响 长期刺激作用主要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10、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哮 喘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及其续发病。 心血管疾病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慢性中毒 致癌作用 30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三、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n气候改变 主要是影响小气候和辐射 n产生温室效应 主要是CO2增多所引起31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n臭氧层出现空洞 主要是氟利昂 (CFCs)增多造成的,最常用的是三氯氟甲烷(CFC-11)和二氯二氟甲烷 n形成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SO2、NOx等酸性污染物溶于水汽中经过氧化、凝结而成。 32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第

11、四 节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3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内容大纲n一、可吸入颗粒物 inhalable particles,IP n二、二氧化硫sulfer dioxide,SO2 n三、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 n四、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 n五、二 恶 英 Dioxins34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n污染来源 工业企业 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交通运输 其他来源 n理化特点 粒径大小与进入呼吸道的关系 IP的理化特性因其来源不同而 异 IP的“裁体”作用 IP的金属成分能起催化作用一、可吸入颗粒物35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关于PM2.5

12、 生成 直径2.5m的颗粒物称为微粒子particle matters, PM2.5,在低空湿度大时容易生成PM2.5 影响 能严重降低能见度;对健康的危害较其他粒径的可吸入颗粒物更大。36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n健康影响 大量的IP进入肺部对局部组织有堵塞 作用,使局部支气管的通气功能下降 或使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 颗粒物的成分不同则毒性也不同 一般成分 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都含SO2、NO2 、BaP、甲醛等。SO2、NO2、甲醛可 引起呼吸道损伤,BaP可致癌。 特殊的成分 例如,含铅的颗粒物可引起铅中毒 ,含砷的颗粒物可引起砷中毒等等37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n流行病学 n

13、卫生标准 n防治对策 控制污染改变能源结构和燃料结构 加强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测 治疗COPD及合并症。38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二、二氧化硫 sulfer dioxide,SO2 n污染来源 工业企业 小型取暖锅炉和民用煤炉 n理化特点 n健康影响 对呼吸系统影响 对粘膜的刺激作用 引起呼吸道急性和慢性炎症 SO2和颗粒物的联合作用39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致敏作用 促癌作用 其他作用: 对大脑皮层机能影响; 致突变作用; 影响新陈代谢。 n流行病学 n卫生标准 40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n防治措施 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和使用; 削减SO2 的排放总量; 大力研究开发SO2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

14、 做好SO2排污收费工作,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治理。41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n健康影响 1.对呼吸道的影响 2.对血液影响及其他系统的影响 n流行病学 (n卫生标准 见表3-642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三、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 n污染来源 自然界的NOX 工业企业 交通运输 n理化特点 氮氧化物的种类 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主要是NO2、NO 感官性状 NO2是红褐色气体,有刺激性。NO为无色气体。 光化学烟雾的起始物43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n防治对策控制污染 控制污染 加强环境监测,预防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治疗COPD及合并症,保护高危人群。44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

15、学院四、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 n污染来源 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n理化特点 主要成分 臭氧03、醛类、丙烯醛和各种过 氧酰基硝酸酯PANs光化学氧化剂 形成过程 起始阶段引发反应; 自由基生成阶段连锁反应; 自由基传递阶段; 自由基减少阶段终止反应。 强氧化剂 45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n健康影响 对眼睛的刺激 对呼吸道的影响 对全身影响 致敏作用 致突变作用 n流行病学 n卫生标准 n防治对策 控制污染 加强监测预报 治疗 46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五、二 恶 英 Dioxins n污染来源 垃圾焚烧 环境中95%二恶英来源于这些含氯垃圾的焚烧。 生产过程 含TCDD再生资源的利用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