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祁建伟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69266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解析-祁建伟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案例解析-祁建伟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案例解析-祁建伟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案例解析-祁建伟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案例解析-祁建伟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解析-祁建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解析-祁建伟(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解析材料工程发明审查部 010-62084729 祁建伟*1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案例1案例1第一部分权利要求的撰写Date2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Date3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独立权利要求1l 1、一种非水性电解液,由非水性溶剂和溶于其中的溶质 盐以及具有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组成:l (I)l其中R表示C1C6烷基,X表示C2C6亚烷基;l其中结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的含量为电解液总重量 的0.1-20,l其中的非水性溶剂是由高介电溶剂和低粘度溶剂组成。 Date4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

2、部从属权利要求l2、权利要求1的非水性电解液,其中结构式 (I)中的取代基R是选自甲基、乙基、丙基 和异丙基的基团。l3、权利要求1或2的非水性电解液,其中结 构式(I)的二磺酸酯衍生物的含量为电解液 总重量的1-15。 Date5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从属权利要求l4、权利要求1的非水性电解液,其中的高介电溶剂是 碳酸乙酯、碳酸丙酯或碳酸丁酯,其中的低粘度溶剂 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酯或碳酸二乙酯。l5、权利要求1或4的非水性电解液,其中的高介电溶剂 与低粘度溶剂的体积比为1:94:1。l6、权利要求1、2或4的非水性电解液,其中的溶质盐 的浓度为0.1-3M。Dat

3、e6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独立权利要求2l 7、一种可充电锂电池,包括阴极、阳极和 权利要求1-6的任何之一所述的非水性电解 液。Date7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从属权利要求l8、权利要求7的可充电锂电池,其中的溶质盐是选自 LiPF6、LiBF4、LiOSO2CF3、LiN(SO2CF3)2、或 LiPF3(CF3)3的化合物。l9、权利要求7的可充电锂电池,其中的阴极极活性材 料是至少一种选自钴、镁、镍、铬、铁、和钒的金属 和锂的复合金属氧化物。l10、权利要求7的可充电锂电池,其中的阳极活性材料 选自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Date8材料工程发明专

4、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案例1案例1第二部分回答问题Date9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案例1l 1、代理人检索到的对比文件是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 术。l理由是:代理人检索到的对比文件的发明目的与本发明 的发明目的均是通过在非水性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而提 高了电池的循环特性,两者所要解决的技术相同,而客 户提供的现有技术的目的是在非水性电解液中加入用作 氧化还原往复剂的添加剂以防止电池的充电过量,与本 发明的发明目的不同。另外,代理人检索到的对比文件 中所使用的非水性电解液的溶剂、溶质盐,以及可充电 锂电池所使用的阳极和阴极材料均分别与本发明所具体 使用的相应物质相同。D

5、ate10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案例1新颖性理由陈述: 1、简述对比文件的技术方案并与所要求保护技 术方案对比(单独对比原则) 2、找到区别 3、结论具有新颖性注意引用法条技术方案 不同Date11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案例1创造性理由陈述: 1、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不同(D1) 2、现有技术无教导或启示(D2) 3、技术效果 4、结论显著进步突出的 实质性 特点Date12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案例2l意见陈述书的基本组成l1、修改部分(80分)l-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l2、意见陈述部分(70分)l-申请人不认可的意见l-修改说

6、明l-修改后权利要求(A22,A26.4)Date13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修改部分l1.一种制作油炸食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l将待油炸的食品原料进行油炸的步骤,所述油 炸步骤在真空条件下进行;l对所述经过油炸的食品进行离心处理的步骤:l将所述油炸食品排出的步骤,l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处理步骤也是在真空条 件下进行的。(25分)Date14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油炸食品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油炸食品为油炸马铃薯片。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作油炸食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炸过程所保持的真空 条件的真空度为0.02

7、MPa-0.08MPa。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作油炸食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油炸之前,先对所述待油 炸食品原料进行焙烤 。Date15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作油炸食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用于油炸的油脂中添加由防粘剂、消泡剂和风味保持剂组成 的组合物。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制作油炸食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组合物的添加是在进行油炸之前加入到油脂中的。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油炸食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组合物中含有30-40wt%的防粘剂,40-50wt%的消泡剂和10- 20wt%的风味保持剂。8.按照权利要求5所

8、述制作油炸食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防粘剂选自卵磷脂、硬脂酸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制作油炸食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消泡剂选自有机硅聚合物、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 合物。10.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制作油炸食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风味保持剂选自乌苷酸二钠、肌苷酸二钠中的一种或者它们 的混合物。Date16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l11、一种用于油炸食品的设备,包括原料供 应装置、进料阀、油炸装置、抽真空装置、 油槽、传送带、传送带驱动装置、出料阀、 离心装置、产品排出装置,油炸装置的一侧 有输入口,通过进料阀与原料供应装置的出 料口

9、密封固定连接,油炸装置的另一侧设有 输出口,其特征在于:油炸装置输出口直接 与离心装置输入口密封固定连接,出料阀密 封设置在离心装置输出口处 。(20)Date17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l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 于:所述离心装置的旋转轴线以相对于垂直 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l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 于:所述倾斜的角度为30度。Date18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分案申请权利要求书1.一种用于添加到油炸食品的油脂中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该组合物由防粘剂、消泡剂和风味保持剂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

10、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 含有防粘剂占30%-40%(重量百分比),消泡剂占40%- 50%(重量百分比),风味保持剂占10%-20%(重量百分比 ) 。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剂 选自卵磷脂、硬脂酸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 选自有机硅聚合物、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风 味保持剂选自乌苷酸二钠、肌苷酸二钠中的一种或者它们 的混合物。Date19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案例2l一、意见陈述书l1、修改说明l2、修改后的权

11、利要求书(A26.4)l3、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的新颖性(A22.2)l4、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的创造性(A22.3)l5、分案理由及权利要求书的新颖性(A31, A22)Date20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1、修改说明l有明确的、单独的修改说明部分l写明修改不超范围的结论(A33)l独立权利要求修改依据l从属权利要求修改依据(简述)Date21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2、修改后的权利要求(A26.4)1、0006记载了多种原料 2、0013记载了马铃薯的技术效果 3、由此推知其它油炸食品(以点带面) 4、说明书全文判断支持问题(非实施方式) (12) 5、

12、形式问题:“例如马铃薯薄片”、“例如油炸马铃薯 薄片”(A26.4)Date22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3、修改后的权利要求(A22)l1、单独对比(D1,D2)l2、事实说明(区别)l3、结论Date23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注意事项l1、独立权利要求与对比文件1相比l2、从属权利要求随后Date24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4、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创造性理由陈述(独立权利要求): 1、最接近现有技术(D1) 2、与D1的区别特征 3、区别特征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4、现有技术无教导或启示(D2) 5、技术效果 6、结论显著进步突出的

13、实质性 特点Date25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5、分案理由及权利要求书新颖性l1、组合物与方法和设备之间没有单一性l2、组合物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新颖性l3、组合物已包含在权利要求中加以保护, 为何还要分案申请?Date26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案例3l概述l该客户生产和销售用于制作浸泡饮料例如茶的浸泡包装。 所述包装包括浸泡袋,附着在其上的细绳,以及可选择的 标签附着在细绳上。l浸泡袋有两层弹性、液体可浸透材料薄层。其中一薄层在 另一薄层之上,并包封了浸泡物质。这两层既可以由两张 薄层,也可以由一张薄层形成,分别如客户信函的图1和图 2所示。上下层重

14、叠边缘结合在一起以使浸泡袋在边缘密封 ,而形成单室的浸泡袋。l现有技术的浸泡包装可通过舒适的方式拉紧细绳来压缩。 这些现有技术的浸泡包装如客户信函的图3和图4以及文件1 所示。这些浸泡包装的细绳在袋外周形成环,可通过拉绳 的自由端而压缩浸泡袋,挤压出其中的液体。Date27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案例3l这些浸泡包装存在的问题是:l难以保持细绳的正确位置,以保证有效地挤压浸泡 袋;l浸泡袋周围的细绳部分更容易缠绕(例如,当浸泡 包装被装在盒子中时);l生产这些浸泡包装时需要额外的制造步骤来使细绳 布置在浸泡袋的周围,以及钉/附着到浸泡袋上(客 户信函的图3和图4)或将细绳穿

15、过在浸泡袋侧壁上 的孔(文件1)。 Date28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l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案)l1、细绳在浸泡袋内部经过l2、在浸泡袋边缘上的合适位置引导和耦合 细绳Date29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独立权利要求l(a)一种浸泡包装,包括:l(b)细绳(3;3)以及l(c1)浸泡袋,其具有,l(c2)第一和第二薄层材料层(5;5A,5B)l(c3)在其边缘结合形成边缘(4)l(d1)细绳被边缘上的每一点引导,并在边缘上的第二点耦合 到边缘上,l(d2)所述两个点相对布置l(d3)以使得在拉紧细绳时可使浸泡袋压缩,l(d4)所述两个点

16、之间的细绳在浸泡袋内部延伸。Date30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特征(a):l客户信函明确强调“包装”和“袋”两个术语之 间的区别。“包装”或类似的表述来定义浸泡 袋和细绳的总和更可取。 Date31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特征(b)l“细绳”的表述应包含了下述含义:l图5、6、7和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具有单根细绳 ,但两末端延伸到浸泡袋外面;l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具有两根单独的细绳,每 根细绳的一个末端延伸到浸泡袋外面;l与图9所示实施方式相关的可选择实施方式中,仅 有单根细绳,且只有一个末端延伸到浸泡袋外面。 Date32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材料工程发明专利审查部特征(c)l“浸泡袋”(c1)应理解具有或不具有可浸透性材料的袋。l为什么不采用“液体可浸透性”和“弹性”(参见客户信函第1页 第2段)来限定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