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防爆安全规程.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9257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尘防爆安全规程.ppt(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粉尘防爆安全规程武汉厚博安全技术研究所 027-86547122一、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编制的 必要性 粉尘爆炸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伴生”灾害。近 年来,随着我国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粉末产 品的广泛应用,粉尘爆炸事故及其危害程度都呈 急剧增加的趋势。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冶金 、煤炭、粮食、纺织、医药、化工等存在粉尘爆 炸危险场所的行业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同时 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强 调“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是特别适合目前我 国粉尘防爆领域的,而制定粉尘防爆标准又是实 现“预防为主”安全工作方针的基础。 在本标准制定时,我国仅在煤炭、粮食 、

2、纺织等行业制定了少量粉尘防爆安全标 准或安全法规。由于各行各业自身的局限 性,这些安全法规或安全标准都无法用于 指导跨行业的粉尘防爆安全工作。这种状 况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实施 安全监察的需要。因此,制定国家标准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是非常必要的。 GB15577-1995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颁布实施九年来,为我国相关企业的安全 生产管理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监察 提供了依据,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 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规 程执行过程中,有些使用单位对规程 的个别条文提出了修改建议,同时,在 制定规程时不太成熟的有关技术现在 也基本成熟,相关标准也逐步配套

3、,有鉴 如此,特提出修订规程。二、规程编写经过 1988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的爆炸事故,引起了人 们对粉尘爆炸事故的重视。为了保障有粉尘爆炸危险作业 场所的职工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公民财产不受损失, 劳动部科技委于1989年提出制定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的 计划。同时为了推动粉尘防爆标准化的发展,其亦着手筹 建“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90年12月,在“ 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成 立大会上讨论确定“标委会”近期工作计划时,会议将粉 尘防爆安全规程等四项标准列入了编制计划,并决定 规程由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现更名为“武汉安全环 保研究院”)起草。会后,

4、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成立了 规程编写组。 1991年,规程编写组在调研、查阅大量资料的基 础上,提出了规程编写大纲及进度计划。同年12月, 在桂林召开的“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 对规程编写原则、指导思想、提纲、进度计划、分工 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会代表,尤其是来自具有粉尘 爆炸隐患的企业代表认为:(1)应加快规程的制定 ,解决粉尘防爆之急需,尽早使我国的粉尘防爆做到有法 可依;(2)挪威正式防爆安全规程(减少工业领域 的粉尘爆炸危险)比较适用,可借鉴并结合国情,编写我 国的规程;(3)不求全求细,只求覆盖面广、实用 性强、能控制粉尘爆炸事故和减少粉尘爆炸的损失。会议 确定了规

5、程编写原则、提纲和进度计划。 1992年,规程编写组成员先后到北京、哈 尔滨、广州等地的纺织、粮食、有色等部门调研 、收集资料,并完成了规程初稿。 1993年2月,编写组将规程初稿寄给冶金 、纺织、商业、交通等部门的粉尘防爆专家,征 求修改意见。3月初,收到返回意见三份,大部分 意见很有价值,已被采纳;有些意见是多年争论 的问题,也被编入了征求意见稿,作进一步讨论 。 1993年4月,编写组将规程征求意 见稿寄发到冶金、煤炭、纺织、公安、交 通、烟草、商业等部门所属37个有关单位 及个人广泛征求意见,9月底共收到16个单 位和个人的返回意见。编写组对这些意见 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完成了规程

6、送审稿,规程编写说明(初稿)和 规程意见处理表(初稿)。 1993年12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粉尘防爆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对规程进行了审查。 会议认为:规程吸收了国内外粉尘防爆方面 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基础可靠,结构合理, 条文表达明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先 进性和实用性,是我国第一个粉尘防爆方面的通 用技术规程;颁布实施后,将对防止和减少粉尘 爆炸事故,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起到重要的作 用;建议国家技术监督局将规程作为强制性 国家标准颁布。 会后,规程编写组对规程的用语进行了仔细 斟酌,反复推敲,对有关数据进行了查证,最终形成规 程报批稿、编制说明和意见处理表。国家技术监督局

7、于 1995年6月19日以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形式将其颁布实施。 规程颁布实施九年来,推动了我国粉尘防爆标准化 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为国家安全监督提供了依据,为我 国形成综合配套的粉尘防爆安全体系奠定了基础。近几年 ,粉末加工新工艺、粉末新产品及防爆新技术不断涌现, 同时,许多生产使用单位也对规程提出了许多建议。 为使规程更好地符合我国国情,规程编写组于 2001年提出修订规程的建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于2002年批准了修订计划。 2002年5月,在充分考虑各有关单位的意见 后,规程编写组完成了修订稿。2002年11月 ,在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届三次会 议上,与会代表对规程进行了逐字

8、逐句的讨 论,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会后,编写 组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整理,完成 了规程送审稿、编制说明和意见处理表。 2006年8月28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粉尘防爆分技术委员会对规程进行了会议 审查,根据与会专家意见,会后,编写组又对 规程进行了逐词逐句修改并形成报批稿。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规程与有关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规程是为了防止粉尘爆炸和推动粉尘防 爆技术发展而制订的。规程参考了挪威正 式防爆安全规程,贯彻了国务院颁发的工厂 安全卫生规程和国家标准GB12801生产过程 安全卫生要求总则的精神。它是挪威正式防 爆安全规程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的产物

9、 ,是生产过程安全要求总则、工厂安全卫 生规程等在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具体应用。 本规程与国家有关标准(含规程、规范) 相衔接,协调一致,没有矛盾,采取了等效采用 和引用有关条款的办法。 2、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进行规程整体构思 分析粉尘爆炸的各种事故,其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 全行为、物和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的缺陷等四个 主要方面。在有粉尘爆炸危险的作业场所,人、物、环境 和管理四因素均客观存在,熔为一体,四因素如能同时处 于最佳安全状态,则不可能发生事故。基于此,应对人、 物、环境和管理作出系统全面的规定,达到系统安全运转 ,防止事故之目的。 根据上述原则,按照粉尘爆炸的条件及爆炸过

10、程、特 征,遵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 和编写规则,确定了本规程的章节结构。 3、运用事故预防原理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发生后使损失尽可能减小,本 规程在规定技术措施时,严格遵守下述原则: a.消除通过合理的计划、设计和科学管理,尽可能从根 本上消除危险和有害因素。 b.预防当消除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 c.减弱在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害的措施。 d.隔离将人员与危险和有害因素隔开。 e.联锁通过联锁装置,终止危险进行。 f.警告在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识别标志。 4、条文中粉尘、粉料、粉末、粉尘云等四概念的 说明 a.粉尘在该规程中,系指工

11、业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呈微细颗粒状的固态伴生物。 b.粉料在该规程中,系指呈微细颗粒状的 固态工业品、半成品和原料。 c.粉末在该规程中,粉末是粉尘与粉料的 总称,即微细颗粒状的固态物质总称。 d.粉尘云粉尘、粉料悬浮于空气或气态氧化剂 中称为粉尘云。当其与“爆炸、防爆”等词连用时 ,一般简称为“粉尘爆炸”、“粉尘防爆”。 5、关于标题的说明 规程标题中“粉尘防爆”概念包括两层 含义:一是粉尘爆炸事故的预防;二是粉 尘爆炸事故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危险而 采取的保护措施。其内容亦是围绕这两个 主题而展开,具体包括:总则、建(构) 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 着火、降低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

12、二次爆 炸的预防、个体防护和救援等内容。 前 言 本标准除5.2 ,5.3.1,5.4 ,5.7,6.6.1 ,7.3.1 ,8.4.2条 外,其它所有条款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GB 15577-1995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本标准与GB 15577-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章节结构顺序作了调整(1995年版的10 ;本版的5) 增加了电气设备及电力设计的规定(本版的 6.3.3和6.3.4) 增加了通风除尘内容(见本版6.6) 增加了抑爆内容(1995年版的6.3;本版的 7.3)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尘防 爆分技术委员会归

13、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武汉厚博 安全技术研究所、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豪、徐国平、王志、王贵 生、朱贤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5577-199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 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设 计、生产管理及粉末产品的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山和火炸药粉尘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 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14、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J 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2476.1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 第1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 GB/T 15605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T 17919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GB/T 18154 监控式抑爆装置安全技术要求 GB 50057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可燃粉尘 combustible du

15、st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 尘。 3.2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area subject to dust explosion hazards 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的场所。 3.3 惰化 inerting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足够的惰性物质,使粉尘混合物失去爆 炸性的技术。3.4 抑爆 explosion suppression 爆炸发生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 控爆技术。 3.5 阻爆 (隔爆)explosion arrestment 在含有可燃粉尘的通道中,设置能够阻止火焰通过和阻波、消波的器具,将爆 炸阻断在一定范围内的控爆技术。 3.6 泄爆 venting of dust explosion 有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存在的围包体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