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69178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6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总览知识体系生产与经济制度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生产与 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 、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 :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对象动力反作用生产与经济制度 大力发展生产力 由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原因以 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完善措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生产与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 制为 主体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增强公 有制主

2、体地位 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 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主 体地位的 主要体现 公有资产在 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上控制力影响力 集体经济、合作 经济 社会总资产主导作用控制力生产与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多种所 有制经 济共同 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范围: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坚持和完 善我国现 阶段基本 经济制度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原因措施适合我国国情 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符合“三个有利于

3、”标准研析高考考点考点一 生产与消费知识清单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2)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 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3.发展生产的意义(1)原因:必然性: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 求。

4、(2)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 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要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思维拓展1.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市场不旺,需求不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5、,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必须做到:(1)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3)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5)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新的消费热点。(6)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特别提醒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反作用包括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因此不能把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等同于消费促进生产。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

6、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具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命题探究命题角度 消费的反作用。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例1】 在制造空调的24年里,海尔不断进行消费调研,其研发、设计的源泉均来自消费需求,节能环保空调便是根据消费需求设计的,更给广大消费者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材料体现了 (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 费对象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A.B.C.D.解析 海尔研发、设计的源泉均来自消费需求,其节能环保空调是根据消费需求设计的,这体现了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答案 C【例2】(2

7、009全国)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政府对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给予补贴。家电下乡受到农民的欢迎。“家电下乡”活动的推出有利于 (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 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A.B.C.D.解析 家电下乡有利于刺激农村的消费,从而带动我国家电企业的生产,体现出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材料没有体现,不选。B错题诊断【误点警示1】生产和消费相互决定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二者关系不能颠倒。矫正训练1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8年 第三季度后期开始,我国高速前进的“经济列车”开始减速。为应对经济下行的风险,我国适

8、时实施了“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包括家电下乡和汽 车、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我国这么 做的依据在于 ( )A.生产与消费相互决定B.消费能促进生产的发展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D.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解析 本题易误选A、B,原因是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认识不清。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不能决定生产,消费只对生产具有反作用,A错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包括促进和阻碍两种情况,B说法绝对化。本题意在考查消费对生产发展的拉动作用,D正确,C不符合题意。答案 D【误点警示2】弄不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在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

9、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矫正训练2 (2009浙江文综)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等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这表明 (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量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 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A.B.C.D.解析 “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属消费范畴,“3G应运而生”属生产范畴。因前者而后者,正说明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应选。随着3G时代的到

10、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等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则说明一个新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应选。消费增加不会产生产品质量提高的必然结果,错误。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错误。因此答案为B。答案 B考点二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知识清单1.公有制为主体(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 有和集体成分含义社会全体 劳动者共 同占有生 产资料部分劳动 者共同占 有生产资 料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 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 或经营的所

11、有制形式中 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地位处于支配 地位公有制经 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作用控制国家 经济命脉, 在国民经 济中起主 导作用体现共同 富裕原则 ,吸收资 金,缓解 就业压力 ,增加积 累和税收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制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

12、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5)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了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1)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2)体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3)意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

13、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含义劳动者个人或 者家庭占有生 产资料从事个 体劳动和经营以生产资料私 有制和雇佣劳 动为基础,以 取得利润为目 的依法在内地设立的 独资企业及中外合 资、中外合作经营 企业中的外商投资 部分特点以手工劳动为 主,规模小, 投资少,设备 简单,经营灵 活规模较大,设 备较先进,劳 动生产率比较 的规模大,技术水平 先进,管理水平高作用在利用分散的 资源发展商品 生产,促进商 品流通,扩大 社会服务,方 便人民生活, 增加就业等方

14、面,发挥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可集中和利用 一部分私人资 金,吸收劳动 者就业,增加 劳动者个人收 入和国家税收 ,对提高综合 经济实力有积 极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2)地位: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国家的政策: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1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思维拓展 1.我国经济制度的几组易混概念(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因为公有制经济还包括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上、分布上的优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仅要有数量上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或劳动群众集体占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地利用。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之外,还应积极发展股份制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等经济形式。2.对比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