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88549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中 1-40 小题每题 1 分,41-5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60 分。 )1公元前 5 世纪后期,也就是约当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前期,在地中海希腊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希腊城邦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奴隶主民主政治 B封建贵族民主政治C平民民主政治 D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梭伦改革后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是A中

2、央议事会、 公民陪审法庭 B公民大会、公民陪审法庭C长老会议、公民大会 D公民大会、长老会议3公元前 7 世纪后期,雅典统治者采取了把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等调整统治政策的措施,其直接原因是A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雅典发生了以奴隶为主的武装暴动C雅典发生了以平民为主的武装暴动 D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趋尖锐4梭伦改革前,在雅典城邦要求打破政治专权,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的是A山地派B平原派C海岸派D长老派5 “解负令”的颁布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A奴隶对人身自由和权利的要求 B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C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D工商业奴隶主对奴隶的需求6之所以梭伦改革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为雅典贵族政治转变

3、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依据是限制了贵族土地财产的扩展壮大了平民的经济实力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A B C D7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陪审员低级官吏2A B C D8为发展雅典社会经济,梭伦实行的改革措施中,不包括A鼓励发展工商业 B废除长老会议制度C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D提倡种植经济作物9奴隶社会的瓦解在经济上最突出的表现是A铁器使用,牛耕的推广 B农业生产的进一步推广 C诸侯拒绝向周王交纳贡赋 D公田转化为私田10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社会阶

4、级关系的变化奴隶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封建制度得到确立ABCD11元人陈采正诗曰:“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 。它所反映的是 A管仲改革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B初税亩的实行使井田制瓦解C商鞅变法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 D诸侯争霸使分封制崩溃12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 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中央集权建立起来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A B C D1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与春秋时期的变法运动相比较,其最大特点是A客观上瓦解了井田制 B明确废除了井田制C瓦解了西周所形成的宗法分封制 D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14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的说

5、法,不正确的是A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B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C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15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16 “男子授露田 40 亩、桑田 20 亩;妇女授露田 20 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 70 岁后3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 10 亩、女子 5 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文中所反映的土地制度首先开始于A

6、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北魏时期 D唐朝时期17下列对北魏统一北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B改变了北方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C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D为各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8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19北魏孝文帝亲政后,其实行的改革措施是推行均田制推行新的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兴办学校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ABCD20 “熙宁(宋神宗年号) ,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敝。 ”这段话反映出 A新

7、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B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C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D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2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22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23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24王安

8、石对科举制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 ”这说明他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4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25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主张的核心是A整顿吏治 B轻徭薄赋C精简军队 D限制“恩荫”26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 1 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 。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 ,又称“卡诺莎晋见” 。这

9、件事集中说明当时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德意志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 B C D27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 B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C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D为德意志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28下列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主张神父可以娶妻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A B C D29卡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

10、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主要体现了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30下列有关宗教改革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31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或措施中对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借鉴的是A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 B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 C加尔文主张勤勉敬业和积极进取 D因信称义53216 世纪英国国王推行的宗教改革A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B实行

11、共和式的长老制C否定教皇的权威 D废除了主教制度33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A B C D34至 18 世纪末,埃及政治上已被马木鲁克控制,土地和赋税收入的大部分则通过包税制落入马木鲁克的手里。这时的马木鲁克代表的是 A奥斯曼帝国的傀儡势力 B封建统治集团 C反抗英国和法国入侵的进步势力 D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35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B推广改良农具,鼓励农民广泛种植经济作物 C实行土地和赋税制度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开

12、凿苏伊士运河,便利农产品出口3619 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导致国内市场狭小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农奴起义不断A B C D37从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你能获得的信息有俄国当时工业落后交通运输工具落后俄国人民生活贫困俄国自由劳动力过剩A B C D38造成俄、日与英、法改革和革命后不同体制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B资产阶级没有登上历史舞台C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D没有经过激烈的战争39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生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6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C高价赎回

13、一小块份地40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期间欧洲和亚洲发生的重大事件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资产阶级代议制正在欧洲大陆开始建立 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紧锁两百多年的国门被打开A B C D41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42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是通过A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十二月党人起义D俄国二月革命43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44868 年日本大政奉还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日本历史上所产生的最主要成果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B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4519 世纪后半期,日本以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