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第8章经络第9章形体官窍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68551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基础》第8章经络第9章形体官窍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医学基础》第8章经络第9章形体官窍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医学基础》第8章经络第9章形体官窍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医学基础》第8章经络第9章形体官窍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医学基础》第8章经络第9章形体官窍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第8章经络第9章形体官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第8章经络第9章形体官窍(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八章 经 络【目的要求】1.熟悉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 和生理功能。2.熟悉十二正经的循行分布规律。灵枢经脉篇“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不可不通”张从正:“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李梃:“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概 说一、经络学说的含义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等相互联系的学说。二、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形成1经络发于四肢腧穴说 (1)经络是体表反应点和针刺传导感应现象的归纳。体表反应点:传导感应现象 (2)经络是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点”“线” 经络 2先经络后腧穴说(1)五十二病方中只有脉名而无经名,且没有一个穴位

2、。(2)内经详于经络,略于腧穴。三、经络的实质1、现代科学的证实2、现代科学对经络实质的探讨3、经络的实质-似乎包括了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神经-体 液调节系统的部分形态和生理功能及病理现象。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内容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路径;“络” ,网络。经络是遍布周身,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全身气血 运行的通道(系统)经:为主干,大多直行,位置相对较深,数量少。络:为分支,纵横交错,位置相对较浅, 数量较多。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四个部分组成 。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皮肤。灵枢海论说:“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经络经

3、十二经脉:手足三阴三阳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 阳维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最大分支络十五别络:列缺、通里、内关、支正、偏历、外关、 飞阳、光明、丰隆、公孙、大钟、蠡沟、长强、鸠尾 、大包孙络:最细小之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之络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一、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十二条主体干线, 它包含:【特点】 特定的阴阳属性 相应的脏腑所属、手足所属有规律的循行分布有其所属的腧穴二、十二经脉的特点(一)特定的阴阳属性阴和阳

4、根据其阴阳之气的多少而各再分为-三阴三阳。三阴:太阴最盛、少阴次之、厥阴再次。三阳:阳明最盛、太阳次之、少阳再次二、十二经脉的特点(二)脏腑所属:每条经脉均有其所属的脏(或腑)1、阴经属脏手手 三三 阴阴手太阴手太阴肺肺手厥阴手厥阴心包心包手少阴手少阴心心足足 三三 阴阴足太阴足太阴脾脾 足厥阴足厥阴肝肝足少阴足少阴肾肾2 2、阳经属腑、阳经属腑手 三 阳手阳明手阳明大肠大肠手少阳手少阳三焦三焦手太阳手太阳小肠小肠足 三 阳足阳明足阳明胃胃足少阳足少阳胆胆足太阳足太阳膀胱膀胱二、十二经脉的特点(一)特定的阴阳属性(二)脏腑所属 (三)分布循行有规律内行部分行于胸腹联络脏腑;外行部分左右对称地分

5、布于头面、躯干、四肢。(四)每条经脉均有其所属的腧穴。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规律(一)走向规律(二)分布规律(三)流注次序(四)交接规律(一)走向规律手三阴手三阴胸胸 腹腹 手手手三阳手三阳头头足三阳足三阳足足足三阴足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一)走向规律手三阴手三阴胸胸 腹腹手手手三阳手三阳头头足三阳足三阳足足足三阴足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6、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二)分布规律1、内行分布 ( 1)阴经属脏:手三阴联系胸部,内属肺、心包、心;手太阴肺经 属肺,络大肠。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阴心经 属心,络小肠。足三阴联系腹部,内属脾、肝、肾。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二)分布规律1、内行分布 (2)阳经属腑:腑位于腹部 手三阳内属大肠、三焦

7、、小肠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足三阳内属胃、胆、膀胱足阳明胃经经 属胃,络脾。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2、外行部分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在头面、躯干、四肢。手、足阳明经面额部 手太阳经面颊部 足太阳经头顶、枕项部 手、足少阳经头两侧部(1 1)头面的分布)头面的分布(2)躯干的分布阳经:手三阳行于肩胛部足三阳行于躯干前 足阳明胃经侧 足少阳胆经后 足太阳膀胱经阴经: 手三阴均从胸腋部走出 足三阴均行于腹面自脐向外的顺序为: 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3)四肢分布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 前缘阳明 中线

8、少阳 后缘太阳 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面 前缘太阴中线厥阴 后缘少阴 (三)流注次序十二经分布在人体内外,其经气运行循环贯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于手太阴肺 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经络走向规律手三阴手三阴胸胸 腹腹手手手三阳手三阳头头足三阳足三阳足足足三阴足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

9、经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手阳明大肠大肠经经 食指端 足阳明足阳明胃胃经经 鼻翼旁 足太阴足太阴脾脾经经 心中足大趾端 手少阴手少阴心心经经 手太阳手太阳小肠小肠经经 小指端 足太阳足太阳膀胱膀胱经经 足少阴足少阴肾肾经经 足小趾端 胸中 手厥阴手厥阴心包心包经经 手少阳手少阳三焦三焦经经 无名指端 足少阳胆经 目外眦 足厥阴肝经足大趾 肺中 目内眦食指端 鼻翼旁 足大趾端 特点:()始于手太阴肺经,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又往复传至于 是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每两条阴经分别与相表里的两条阳经交替相传。()阳经之间是手足同名经相传,且

10、从手经传至足经。()阴经之间是依太阴 少阴 厥阴太阴相传且 从足经传手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 心中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 小指端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 足小趾端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 无名指端 足少阳胆经 目外眦 足厥阴肝经足大趾 肺中 目内眦食指端 鼻翼旁 足大趾端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手三阴与手三阳在上肢的末端足三阴与足三阳在下肢的末端()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阴经在胸腹部交接(四)交接规律(四)交接规律手

11、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 心中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 小指端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 足小趾端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 无名指端 足少阳胆经 目外眦 足厥阴肝经足大趾 肺中 目内眦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奇经八脉是异于十二正经的经脉,它包括:督脉、任脉 、冲脉、 阴跷脉、阳跷脉、 阴维脉、阳维脉。奇、异:1、无特定的阴阳属性;2、无直接的脏腑络属关系;3、无总体循行分部规律,无手足表里相配关系;4、除督、任二脉之外,其余六条经均无

12、本经腧穴。(一) 循行分布规律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行,分布于 腰背胸腹等处,“一源而三歧”。 督脉从会阴向后再向上,分布于腰、背正中线,再经项、头顶 、额到口唇;任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分布于腹、胸正中线,经 咽喉、口唇以至目眶下。督任二脉不仅是同一起点,而且在口唇 部位相连接。冲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夹脐而行,直冲而上,主要分布于腹 、胸。带脉横围于腰腹,绕身一周,状如束带。跷脉与维脉均分阴阳,左右对称(略)。(二)循行分布部位(略)。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一、经络的基本功能(一)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二)通行气血阴阳(三)感应与传导(四)调节机能活动二、奇经八脉的功能(一)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络与沟通(二)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与阴阴(三)参与女性的特殊生理活动-冲任督带三、十五别络的功能(一)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间在肢体的联系(二)加强十四经脉与躯体组织之间的联系第九章 形体官窍第一节 五体脉、筋、肌肉、皮肤、骨(内容已在“脏腑”章中论 述,此略) 。第二节 五官九窍舌、目、口、鼻、耳、二阴(内容已在“脏腑”章中论 述,此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