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导堤安全监测与评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8531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淞导堤安全监测与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吴淞导堤安全监测与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吴淞导堤安全监测与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吴淞导堤安全监测与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吴淞导堤安全监测与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淞导堤安全监测与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淞导堤安全监测与评估(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淞导堤安全监测与评估 中期成果汇报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1.工程概况 为了发展上海港的需要,本世纪初开始整治黄浦江河口。 19071911年在河口左侧,即浦西侧,建导堤,即人们惯称 的吴淞导堤(如图1-1所示);19111921年在河口右侧, 即浦东侧,抛石建石埂,埂顶仅高出滩面0.20.3米; 19631964年沿石埂抛钢碴筑堤,堤顶高程6.0米左右(吴 淞零点,下同)。 现在导堤堤根是导堤和海堤(八十年代初加高加固为宝钢江 堤)的结合部;984米导堤伸入江中,扼守在黄浦江口门左 侧。导堤东临黄浦江深泓,北瀕长江口宝山支水道,西靠炮 台湾浅滩,南接黄浦江西岸,距堤根

2、上游约60米处为吴淞水 位站,再上为海军码头。 导堤始建时堤顶高程33.5米,堤顶宽5.0米,内坡 (黄浦江深泓一侧)、外坡(炮台湾浅滩一侧)坡 度1:2.5,堤脚宽40米;堤身为柴排、木桩、抛石结 构。由于堤身沉降,堤脚刷深,堤面坍落,现在堤 顶高程仅2.02.5米,内外坡坡度约为1:3,内坡坡 脚刷深下坍至-10-12米上下,外坡浅滩淤高,堤根 滩地高程1.5米以上,堤头滩地高程-1.5米上下。 导堤断面如图1-2所示。 受上海市航道管理中心(甲方)的委托,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 公司承担了“黄浦江吴淞岛堤安全检测与评价”的任务。主要完成了以下 工作:2.1导堤探地雷达检测及面波勘探于2

3、011年10月22日11月20日对吴淞口导堤及护坡结构内部进行了探地 雷达及高密度面波勘探的现场试验,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主 要检测内容见表2-1。表2-1 主要检测内容探地雷达表面波勘探 勘探位置剖面数每剖面长度(m)勘探位置剖面数每剖面长度(m) 堤坝顶 部32 (50 MHz、500 MHz)984堤坝顶 部1984护坡42 (50 MHz、500 MHz)9841402 (50 MHz、500 MHz)10图2-14 沿堤坝轴向检测测线平面布置图 (测线17)下图为探地雷达现场数据采集及数据采集结果图例。下图为 面波探测现场 数据采集及数据采集结果图例。图2-22 数据采集与记

4、录图2-23 采集的波形图探地雷达完成情况:完成全部现场检测以及基本的内业计算成果,通过探地雷达 和高密度面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对吴淞口导堤进行了内部结构检测。(1) 对导堤轴向测线,利用500 MHz及50 MHz探地雷达对堤坝的坝顶每间隔 约1.5 m进行连续约1.0 km的测线检测,对堤坝的坝中段、坝脚每间隔约1.5 m进 行连续约1.0 km的测线检测,共7条测线,编号分别为,共采集7 984 m2(天线) = 13776 m探地雷达记录。其中:1)导堤顶部测线3条,测线间距 1.5 m左右(因实际导堤不同位置坝顶宽度略有差异,届时将根据情况酌情调整 );2)导堤两侧护坡设置轴向测线4

5、条(内外侧护坡各2条)。测线布置如图2- 14所示。(2) 对导堤分区横向检测,利用500 MHz及50 MHz探地雷达对沿导堤每50 m设 置的宽度约为10 m的测区每间隔约2 m进行连续约10 m的测线检测,共140条测 线,编号分别为11、222828,共采集140 10 m2(天线)= 2800 m探地雷达记录。平面布置图见2-15。(3) 雷达勘探的结果显示由于河水的影响,探地雷达信号衰减很快,50 MHz的雷 达最大测深可达6米,500 MHz的雷达最大测深可达1.5米。综合两种雷达天线的检 测结果,可以认为表层2030cm为堤坝钢筋混凝土层,混凝土内部分布不均匀, 内部存在大量的

6、残损状况。钢筋混凝土下部为堆石层,钢筋混凝土与堆石之间存在 较多大的孔隙。堆石与其下部的淤泥结合部,由于雷达信号衰减较大,无法判断。(4) 从高密度面波勘探结果可以看到,导堤的内部构造有混凝土、堆石、淤泥等组成 。其横波速度自上至下分别为300500 m/s,200300 m/s,100200 m/s,100 m/s 以下。根据导堤内部结构分布资料,可以发现横波速度300500 m/s的等值线基本反 映了上部混凝土及堆石结合的部分,而横波速度200300 m/s等值线基本对应下部堆 石构造,能够认为横波速度100 m/s以下等值线基本反映了充满水的孔隙。可以看出 导堤内部结构存在较大的疏松现象

7、,下部淤泥也存在较大的起伏。2.2导堤表面结构超声波检测及综合评价2.2.1导堤顶部混凝土结构的超声波检测 为全面评价导堤整体的质量情况,沿导堤轴向设置检测区域20个,每 5m布置一条测线,约200条测线,且在每条测线上设置三个基准点,并在 横向与纵向方向上对该点测区范围内进行多点密集的超声波检测,以反映 该测区范围内的混凝土内部质量情况。多点密集的示意图3如所示,在其四 周,每10cm进行一次超声波测量,则一个基准点共有20个检测数据,以综 合评价该区域的混凝土质量情况。图4、图6展示了导堤面上的打磨作业。图A 测线放大图图4 导堤测线图6 打磨作业图5 基准点的超声波测点示意图图图19 混

8、凝土试块试块 取样样图22 切割木桩导堤表面维护结构的现场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特性试验以及木 桩结构受损状态检测等三方面内容,从11月3日开始进场,到目前为止, 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如下现场工作(目前工作的完成情况具体可见表1), 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请见下表4。 表4 吴淞导导堤检测项检测项 目下一阶阶段工作计计划日期项目试验 内容备注12011/12/21- 2011/12/24导堤顶部混凝土 超声波检测局部缺陷区域 进行加密检测22011/12/22- 2011/12/28木桩切片检测32011/12/26- 2011/12/28混凝土块力学特性 室内试验2.3水下地形检测导堤顶面 5

9、 座灯标及 1 座灯塔的中心连线作为导堤的轴线, 长度为984米,在轴线两侧距轴线 100m的范围内进行水下地形测量。 (1) 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包括从施工控制网布设的基本控制、断 面基点的加密控制。 (2) 横断面间距为20m,共100条横断面。 (3) 对于加密测量,水下横断面测量间距 5m(线距),共396个断 面,点距 2.5m。 (4) 绘制纵横断面图,并对测区地形图进行数字化。图24 水准高程引测及GPS布设图25 声纳扫测及导堤GPS测量 完成全部外业和内业计算成果,根据水上、水下GPS及声纳测量结果, 解算出断面数据表及相关三维图、断面图和等高线图,得到如下结论: 2.3.1

10、 高程引侧依据J2-1(高程:4.034,位于牡丹江路182淞宝路),测 得堤角高程为3.918,往返测量闭合差为0.465mm。 2.3.2 平面GPS解算参数依据上海市测绘院提供的GPS平面坐标G3271(X: 17147.662,897.120),G3279(X:16125.256,2173.419), G4206(16687.635,2241.819)。中央子午线取121.28,平面四参数依次为: X:-3457100.8334616702;Y: -499970.0997159930;:- 0.00001991793013482;k:0.99998569358268408。 2.3.2

11、 对吴淞导堤两侧地形进行比较,显然,长江侧淤积几乎接近导堤高度 ,导堤两侧高程高差约为716米不等,对导堤产生较大的横向泥砂压力。 2.3.3 从吴淞导堤的断面测量图进行比较看出:靠近黄浦江侧,其中122、 123、126、127、128、130、137、138、139、140、141 、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 154断面下部坡脚有冲刷情况。2.4水下探摸与水下摄像为了确保水下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具体了解水下坡脚底的土工布、 碎石铺面、块石护坡等部分的构造与破损情况,需要潜水员进行水下探 摸,对水下声纳检测的可疑目标,进行潜水员交互探摸。检查导堤

12、坡面 是否存在塌陷、空洞、碎石以及块石被水冲走或土工布露底等结构性破 坏,检查导堤结构质量状况。水下探摸指挥与潜水员通过潜水通讯系统 ,对水下目标的构造进行感观判断。并针对重点部位进行局部的水下摄 像。并根据潜水员水下探摸的情况做详细记录,对重点部位的摄像资料 制作成光盘。具体步骤如下: 目前已完成导堤水下探摸,正在进行下一步水下摄像与重点部位 探摸。本次探摸共在岛堤边取了97个点,并用gps记录下坐标,来确定位 置。在固定住船后潜水员先在船上下水,通过从船上拉到岸边的绳子来确 定走向,垂直于岛堤向外探摸40米到50米,并通过潜水电话及时向水面 上人员汇报情况,由水面上人员进行记录。详细情况见附录A0水下检测 现场记录表。除了探摸,水下录像也先进行了多种方法,受水质的影响,录像的效 果不是很理想,后续会重点把水下录像的工作完成。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