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7课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68528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7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7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7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7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7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7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7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7课(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高三一轮复习考点: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 民族 精神是什么 为何弘扬怎样弘扬 基本内涵 核心特征 重要性必要性中华 文化集中表现为植根于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知识网络(1 1)发挥)发挥“主心骨主心骨”作用作用(2 2)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继承发扬优良传统(3 3)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4 4)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应成为民族精神 的传播者、弘扬 者和建设者(1 1)增强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竞争力(2 2

2、)提高全民族综合)提高全民族综合 素质素质(3 3)坚持社会主义道)坚持社会主义道 路路维系维系.精神纽带精神纽带. . 支撑支撑精神支柱精神支柱推动推动精神动力精神动力.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以“中华民族精神”为主线,从“是什么”的角度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核心和时代特征;从“为什么”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地位和作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从 “怎么办”的角度阐述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此单元承接了文化的实质与作用,落脚在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所以复习本单元要与其他 三个单元联系起来。复习本课时,要结合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

3、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结合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理 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还应与第四单元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联系起来。高考复习策略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1.民族精神的含义、地位含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 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地位: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 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 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 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 (结晶)精华,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 分。

4、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灵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优秀传绵延数千年的植根于深深中华民族精神,之中统文化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3.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关系:精神纽带精神支柱 精神动力(现实 ) (未来 )(历史)四精一魂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形形成于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之中 熔炼熔炼于于近代中国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近代中国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之中 彰彰显于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发展中国特色社

5、会主义的事业之中。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基本内涵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团结统一在任何时候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提醒 不能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等同于其全部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除了这五个基本内涵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

6、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合作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地 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作用、意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特 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期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要 求提倡理性爱国,反对民族主义情绪。应该表现在 实际行动中。如: 辛勤劳动、建设祖国;反对侵 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

7、特征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特征内涵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时代性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先进性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魅力在于它的活力,在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其他特征:继承性、相对稳定性等6.正确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区 别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 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 息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 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 神风貌和

8、优良品格。以改 革开放为核心联 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 大实践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 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 系 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典例1 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自强不息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爱好和平C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9、)勤劳勇敢D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团结统一A A跟踪训练1 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A. B. C. D.B B矫正训练2 (2014全国)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

10、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 B. C. D.B B典例2 (2015全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 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 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

11、澜等爱国将领,“狼 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 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 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 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 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 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 的关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

12、不竭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考点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

13、本1.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考点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怎么办)途径内容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 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 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 良传统 正确对待外来思想 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 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 化、分化的图谋与弘扬时代精神相 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14、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伟大实践立足实践民族精神产生于社会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挥人民的主体作 用每个公民都要积极投身文化建设的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 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典例1 (2016全国丙卷)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5、观增添时代内涵 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A. B. C. D.C C跟踪训练1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国精神”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 是中华民族之魂 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 B. C. D.D D跟踪训练2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呼唤中国精神,民族复兴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弘扬,中国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16、中重铸。材料主要是告诉我们中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动力 中华文化是中国精神的精髓 弘扬中国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A. B. C. D. C C矫正训练1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C C矫正训练2 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该发言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