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文科毕业论文格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8379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9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理工大学文科毕业论文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理工大学文科毕业论文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理工大学文科毕业论文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理工大学文科毕业论文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理工大学文科毕业论文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理工大学文科毕业论文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理工大学文科毕业论文格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二章中学历史校本教研中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师校本教研的现状分析一、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问卷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中学历史校本教研中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因此本文主要采用问卷法进行问卷调查。 本文所设计的问卷涉及内容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多方位的第一手数据。本次调查问卷共计20 题。为保证调查的准确、全面,该问卷设有多种不同的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和评分题四种。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 4 个方面: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受访者参与历史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所在学校的历史校本教研开展现状和学校对历史校本教研的重视程度。此外,本次调查问卷还将验证以

2、下四项假设:1.中学历史教师校本教研的参与度与其性别有关;2.中学历史教师校本教研的参与度与其所在学校的办学性质有关,公办学校教师要高于民办教师;3.中学历史教师校本教研的参与度与其教龄有关,教龄越长的教师参与度越高;4.中学历史教师校本教研的参与度与其学历层次有关,学历层次越高的教师参与度越高。本文以扬州市中学为例进行研究, 因此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扬州市各所中学的历史教师。考虑到扬州市地域广,且各区的经济、教育水平相差很大,因此本问卷发放的中学所在地涵盖了扬州的多个子行政区。除了问卷发放, 我们还对各中学的历史教师进行访谈,重点了解他们在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3、为便于发放,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网页问卷形式,受访者一律匿名填写。 本次2 问卷共发放 55 份,有效回收 53 份,有效率为 96.4%。1.所在地表 1 受访者所在地区分布情况学校竹西中学梅岭中学翠岗中学扬中树人文津中学梅苑双语中学教院附中合计份数6 7 5 8 10 8 9 53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本次问卷的受访者遍布扬州各区的多所中学,说明本次问卷说明本次调查的对象覆盖全面。因此,该问卷数据具有充分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从而也保障了论文结论的可靠、准确。2.性别图 1 问题 1:性别从图 1 中可以看出,本次问卷的受访者男性占56.6%,女性占 43.4%,两种性别的比例较为接近,这样的

4、平均可基本消除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影响。3 3.年龄图 2 问题 2:年龄(选项“D. 50-60 岁”因无人选择未被列出)从上图 2 可以看出,受访者涵盖了多个年龄层,且主要以青年(40 岁以下)受访者为主,这部分人超过了总受访总人数的八成。4.所在学校性质图 3 问题 3:所在学校性质从图 3 中可以看出, 受访者所在学校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但绝大多数 (七成)的受访者来自于公办学校。目前公办教育仍是我国教育的主体1,因此这样的比例分配也是符合我国教育的实际的。4 5.教龄图 4 问题 4:教龄从图 4 中可以看出,受访者的教龄不尽相同, 但总体而言他们的教学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 5年以上的占

5、到受访总人数的79.22%。6.专业和学历图 5 问题 5:专业和学历(选项“A. 历史专科”因无人选择在图中未被列出)从图 5 中可以看出,受访者的学历都在本科及以上,说明目前扬州市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师资的学历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历史教师的学历水平以历史本科(含历史专业为其二学位)为主,这部分人占到了总受访人数的六成。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小部分非历史专业的教师参与中学的历史教学工作,这部分受访者比例为15.09%。这说明是否接受过该学科的高等教育不是成为历史老师的必然因素,同时也说明了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背景具有一定的多样性。5 三、中学历史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状况分析表 2 问题 19:中

6、学历史教师校本教研参与度描述是否本校规定教研 (备课)组要定期召开校本教研吗?43(81.13%) 10(18.87%) 本学科能保障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吗?38(71.7%) 15(28.3%) 本学科有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吗?42(79.25%) 11(20.75%) 您有教学反思的习惯吗?48(90.57%) 5(9.43%) 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校本参与的情况,总体而言还是非常积极的。 从表 2 中可知,首先,超过八成的教师表示其所在学校的历史教研(备课)组会针对历史校本课程召开教研活动。在这一部分的教师(43)中,又有88.37%的教师( 38)表示此项教研活动的举办频率至少为一周一次。其

7、次,建立历史校本课程备课制度的学校达到了近八成。同时,还有超过九成的教师表示其对历史校本教学有反思的习惯。以上结果十分令人乐观, 不仅表现出历史校本教研在扬州市已经具有了一定普及度,还反映出中学历史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参与热情极高,并且已经培养出良好的教学习惯。 另一方面, 各中学也对历史校本教研采取了一定保障措施,这也是促使中学历史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 我们也了解到中学历史校本教研的开展也受到了一定阻力。 对此,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调查影响中学历史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影响因素的问题。表 3 影响中学历史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积极性的因素描述是否A. 中/高考升学率13

8、24.53% B. 课时紧16 30.19% C. 没有研究信心6 11.32% D. 课时紧5 9.43% E. 信息闭塞1 1.89% F. 外出交流机会少6 11.32% G. 缺乏专家指导4 7.55% H. 欠缺经费支持2 3.77% I. 其他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53从表 3 中不难看出,影响中学历史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积极性的因素既有客观方面,也有教师的主观方面。6 初中是义务教育的结束, 高中又是为考取大学努力学习的三年,家长和社会也都对此给予了很高的厚望, 因此无论是中学的学生、 教师还是学校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所以课时安排紧、 升学压力大也成为了最主要的因素。这两个问题

9、就我国现有教育制度而言,恐怕在短期内很难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排在并列第三位的选项是“没有研究信心”和“外出交流机会少”。对此,我们认为,学校应该多邀请校外的名师、 教育专家对历史教师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指导、示范,增强他们校本教学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多组织这方面的校际交流活动,帮助历史教师拓宽眼界,培养更好的校本教研能力。历史校本课是历史常规教学的补充,是特别热爱历史的中学生的兴趣园地2。只有历史教师对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上去了,才能充分发挥历史校本教研的作用。我们希望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在其所在学校的帮助下不断努力,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校本教研活动中去。第三节 中学历史教师背景差异对校本教研参与

10、度结果的影响分析每位历史教师之间的背景存在着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对其校本教研参与度有怎样的影响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采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SPSS ,将问卷受访者的性别(问题1) 、所在学校性质(问题3) 、教龄(问题 4)和学历背景(问题5)与其参与度(问题19,下分为描述1、描述 2、描述 3、描述 4)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为了便于数据的处理统计,问题19 的“是”选项对应得分“ 1” , “否”对应得分“ 0” 。7 一、不同性别的历史教师表 4 参与度与性别的T 检验学历N M SDT 值显著性( P)描述 1 A. 男30 0.8000 0.40684 7.228 0.00

11、0*B. 女23 0.8261 0.38755 描述 2 A. 男13 0.7667 0.43018 7.277 0.000*B. 女11 0.6522 0.48698 描述 3 A. 男13 0.8333 0.37905 6.848 0.000*B. 女11 0.7391 0.44898 描述 4 A. 男13 0.9000 0.30513 6.686 0.000*B. 女11 0.9130 0.28810 注: *P0.05 ;*P0.01 ;*P0.001 (以下 T 检验表、 ANOV A 分析表同此)表 4 反应出,参与度具体的四项表现与性别的相关显著性均小于0.01,这充分说明了性

12、别会显著影响中学历史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相对于男教师, 女教师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工作任务和心理负担都比较重。同时,大部分女教师除了做好学校工作之外,在家庭方面还要负责照看孩子,承担大量的家务。 这对女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也是可以理解的3。二、不同学校性质的历史教师表 5 参与度与学校性质的T 检验学历N M SDF 值显著性( P)描述 1 A. 公办学校38 0.7895 0.41315 5.585 0.000* B. 民办学校13 0.8462 0.37553 描述 2 A. 公办学校38 0.7105 0.45961 6.104 0.000* B. 民

13、办学校13 0.6923 0.48038 描述 3 A. 公办学校38 0.8158 0.39286 5.277 0.000* B. 民办学校13 0.7692 0.43853 描述 4 A. 公办学校38 0.9211 0.27328 4.610 0.000* B. 民办学校13 0.9231 0.27735 由于所在学校为混合性质学校的受访者只有2 位, 其所作答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此处只列出学校性质为公办和民办学校受访者的数据。从表 5 中可以看出,在四条关于历史校本教研参与度的描述中,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相关性,可见学校性质对中学历史教师校本教研参与度的影响还是很大8 的。由于学校性质的

14、原因,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在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领导层对于校本教研活动的引导和管理也因而有所不同,这可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三、不同教龄的历史教师表 6 参与度与教龄ANOVA 分析学历N M SDF 值显著性描述 1 A. 2 年以下13 0.8462 0.37553 0.054 0.983 B. 35 年11 0.8182 0.40452 C. 510 年19 0.7895 0.41885 D. 10 年以上10 0.8000 0.42164 描述 2 A. 2 年以下13 0.5385 0.51887 2.579 0.064 B. 35 年11 0.8182 0.40452

15、C. 510 年19 0.6316 0.49559 D. 10 年以上10 10.0000 0.00000 描述 3 A. 2 年以下13 0.6923 0.48038 1.266 0.296 B. 35 年11 0.8182 0.40452 C. 510 年19 0.7368 0.45241 D. 10 年以上10 10.0000 0.00000 描述 4 A. 2 年以下13 0.7692 0.43853 1.428 0.246 B. 35 年11 0.9091 0.30151 C. 510 年19 0.9474 0.22942 D. 10 年以上10 10.0000 0.00000 从表

16、 6 中可以看出,中学历史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与教龄没有表现出任何显著的相关性。校本课是从国外传入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直到上世纪90 年代才开始在我国逐步兴起4,而且它的教学要求和目的与传统的应试型“满堂灌”的日常理论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在教学形式上也更加灵活、多样、生动,这也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展开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很快的接受新思想、新理念。虽然老教师因为教学的时间更长, 拥有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但相比而言, 年纪轻的老师的思维更加灵活, 因而也能够更快地接受新生事物。这可能是中学历史教师教龄未对其参与校本教研积极性产生显著影响的最主要原因。9 四、不同学历背景的历史教师表 7 参与度与学历ANOVA 分析学历N M SDF 值显著性描述 1 B. 历史本科27 0.7407 0.44658 0.684 0.606 C. 双学位5 0.8000 0.44721 D. 历史硕士7 0.8571 0.37796 E. 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