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化验单生化和血常规 ppt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8374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看化验单生化和血常规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怎样看化验单生化和血常规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怎样看化验单生化和血常规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怎样看化验单生化和血常规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怎样看化验单生化和血常规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看化验单生化和血常规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看化验单生化和血常规 ppt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看检验报告单怎样看检验报告单肝功能肝功能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 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 ,肝功能检查包括胆红素、转氨酶、蛋白测 定、胆汁酸等。总胆红素(TBil) 5.1-21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1.7-6.8umol/L 间接胆红素(IBIL) : 3.4-13.7umol/L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 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 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 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 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 (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 ,均可使人发生黄疸。 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

2、,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 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 疸。一般TBil 85molL ,直接胆红素总胆红 素20; 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 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 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 细胞性黄疸。一般TBil200molL ,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35; 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 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一般TBil 340molL ,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 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 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 直接胆红

3、素升高为主。总蛋白(TP)60-80g/L 白蛋白(ALB)35-50g/L 球蛋白(GLO) 22-36g/L TP是血清所含各种蛋白的总称,包括血清白蛋 白和球蛋白,各占60%和40%。 TP升高见于1)血液浓缩,重度腹泻、呕吐、 高热、休克等。2)蛋白质合成增多,主要是 GLO,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骨髓 瘤、淋巴瘤等。3)生理性总蛋白升高:剧烈 运动、饮酒过多、休息不好引起,一般是暂时 性的升高,过一段时间后总蛋白值会回到正常 值范围。 总蛋白降低见于1)肝细胞受损,肝功能出现 障碍,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白蛋白下降明显 ,造成总蛋白低。2)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 面积烧伤、大量血

4、浆渗出、大出血;肾病综合 症时,尿液中蛋白质长期被丢失;溃疡性结肠 炎时,可随粪便排出一定量的蛋白质。3)营 养不良或消耗增加,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 不足或慢性肠道疾患所致吸收不良。4)患有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肝硬化 等。 白蛋白(ALB)为血液中主要蛋白质,由 肝脏合成,其半衰期为15-19天。白蛋白 是血浆中含量最多、分子最小、溶解度 大、功能较多的一种蛋白质。主要生理 作用包括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 物质结合和转运、协调血管内皮完整性 、保护血细胞,调节凝血、抗氧化,损 伤修复等 ALB 降低见于1) 合成不足,常见肝脏损害(慢 性肝病时,ALB下降比急性肝炎明显;

5、失代偿 期肝硬化低于代偿期肝硬化)。2) 原料不足 长期饥饿、腹泻、消化道肿瘤和消化不良等。 3)去路增加,丢失过多如肾炎、肾病综合征、 大量胸腹水、严重烧伤和失血消耗过多:甲亢 、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ALB升高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 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球蛋白 (GLO)为血清总蛋白中除去白蛋 白以外的蛋白质(TP-ALB=GLO) ,是多种 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含量较多的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各种糖蛋白,脂蛋 白、金属结合蛋白和酶类等,球蛋白主 要是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合成,与机体 免疫有关。 GLO增高见于1)慢性炎症和感染,

6、如结核、寄 生虫病等。2)慢性肝病:肝硬化,慢性活动 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3 )M蛋白血症:骨髓瘤,淋巴瘤 。4)自身免 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A/G比值(白球比)反映A、G浓度变化的关系 ,正常值1.5-2.5/1,肝功损害严重时,A下降 ,G上升,使A/G比值变化,当A/G500,随病情好转逐渐下 降至正常。在急性肝炎的恢复期,如转氨酶在100左 右波动或再上升,提示急性转为慢性。 在重症肝炎时,病情恶化,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 转氨酶反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 现“胆酶分离” 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 慢性肝炎和脂肪肝时轻度上升(1

7、00-200)或正常。 肝硬化、肝癌时轻度上升(100-200)或正常。-谷氨酰转移酶(-GT)11-50U/L GT在人体细胞的微粒体中合成 ,主 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 。其活性与年龄、性别有关,男性高于 女性,新生儿高于成年人58倍。 在胆汁淤积、炎症等刺激下肝合成-GT增加 ,因此大多数肝胆疾病血清-GT可有不同程 度的增加。 急性肝炎-GT中度升高,一般7.8mmol/L,其中服糖后2h的血糖水平是最 重要的判断指标。 糖耐量受损(IGT):此为轻度的耐糖能力下 降。在非妊娠的成年人,空腹血糖在6.11 7.Ommol/L,120min血糖水平在7.8 11.1mmol/

8、L之间。 糖化血红蛋白3.8-6.1%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 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 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由于红细胞 的平均寿命是1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可以 稳定可靠地反映出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 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 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 推出了新版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规定 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 准”。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 意饮食结构及运

9、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 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 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 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 毒等急性合并症。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是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 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 。 测定血气的仪器主要由专门的气敏电极 分别测出PO2、PCO2和pH三个数据,并推 算出BE、TCO2、HCO3-、SO2等一系列参数 。 1. pH:指体液内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参考值7.357.45。 7.45为失 代偿性碱中毒。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 除无酸碱失衡。代偿性酸或碱中毒时PH 均在7.357.45的正常范围之间。

10、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参考值35 45mmHg。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 生的压力称PCO2,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 高、低碳酸血症。50mmHg有抑制呼吸中 枢危险。PCO2是酸碱平衡中呼吸因素的 唯一指标。 3.氧分压(PO2):参考值80100mmHg, PO2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2分子所产生 的压力。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 30mmHg可有生命危险 4.剩余碱(BE):参考值:3mmol/L。定义 :在37 ,一个正常大气压、Hb100%氧合、 PCO2 40mmHg的条件下,将1L全血的PH调到7.4 所需的酸或碱量。意义:1)是反映代谢性因 素的一个客观指标。2

11、)反映血液缓冲碱绝对 量的增减: +碱超;-碱缺。3)指导临床补酸 或补碱量,比据HCO3- 更准确。 5. 实际碳酸氢盐(HCO3-):参考值值:22 27 mmolL,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 验条件下所测的血浆HCO3-值。 动、静脉血 HCO3-大致相等, 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 素的指标HCO3-22mmol/L,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HCO3-27mmol/L,可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6.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 32mmol/L,血浆中一切形式存在的CO2总量。 95是HCO3-结合形式。意义:1)受呼吸和代谢双重影响,主要受代谢 因素影响。2)增高:PH增高,代碱

12、。PH降低,呼酸降低:PH增高,呼碱PH降低,代酸 7.血氧饱和度(SO2) :参考值:95 99。是指动脉血氧和血红蛋白结合 的程度。SO2可直接测定所得,但目前血 气分析仪上所提供的SO2是依PO2和pH推 算所得。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O2)可以 对肺的氧合和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估 计。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 。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 、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 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 球蛋白)中。免疫球蛋白可以分为IgG、 IgA、IgM、IgD、IgE五类。 参考值: IgG 8-17 g/LIgA 0.7-4.29 g/LIg

13、M 0.28-3.44 g/L 免疫球蛋白常用于感染的治疗及预后观察; 增高:感染、慢肝、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 减低:免疫功能缺陷或降低;单一IgA降低常 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补体 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 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它是新鲜血液中含有一种不耐热的成分 ,可辅助和补充特异性抗体,介导免疫 溶菌、溶血作用,故称为补体。 参考值:C3 0.78-2.1 mg/dLC4 0.17-0.48 mg/dL 增高:急性炎症; 减低:1)补体合成能力降低,如肝病; 2)补体合成原料不足,如营养不良;3 )自身免疫反应后,其缺乏与反复感染 有关; 注:补体增高的临床意义没有

14、补体降低 大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 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 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 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 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 ,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 助检查手段之一。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比容(HCT) 红细胞平均值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Hb(g/L)RBC(10e/L ) 男性1201604.05.5女性1101503.

15、55.0新生儿1702006.07.0* 按Hb 30、60、90、正常低值将贫血分四级 生理性贫血: 3个月15岁以前的儿童,比正常成人低 10%20 部分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妊娠中、晚期,血液稀释 病理性贫血: 生成减少 破坏过多 丢失过多 相对性增多: 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量减少,红细胞相对增多 ,多为短暂性的 病理性增多: 各种原因导致EPO增多,从而使红细胞生成增多 缺氧、肿瘤性(肝Ca、肾Ca)、非肿瘤性( 以肾脏疾患为主) 造血系统疾病所致的红细胞生成增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MCV平均红细胞容积80100fl(飞升)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量2632pg(皮克)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浓度310350g/L (31%35%) 1)大细胞性贫血: (MCV100 fl) 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抗代谢药物导致的贫血等。 2)正细胞性贫血: (MCV 80-100fl, MCHC 31-35%) 再障贫血、骨髓病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 血、继发性贫血。 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fl,MCHC31% )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等 。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 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异质性的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